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阴 > 正文内容

    “双带双促”富山乡

    作者:孙立柱 时间:2006-05-22 09:52 来源:汉阴县政府信息网 字号: 打印

    对于只有800多户、3000多人的汉阴县石条街乡来说,"小"——是对它的直接印象,这里每平方公里才有50人居住,山大人稀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链条上的一把锁。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时期,如何聚沙成塔,改变山乡面貌,该乡积极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途径,实施"双带双促"工程,走"支部+合作社+党群信用联合体"之路,使之成为群众致富的桥梁和平台。
    合作社上建组织。按照"合作社建到哪里,党组织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对具备条件的合作社及时建立党小组,对暂不具备建立党小组的合作社,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指导合作社开展工作。该乡在实施"双带双促"(支部带合作社促产业发展,党员带群众促农民致富)工程中,对本地特色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努力在"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上求突破,建立了"三社一校",即蚕桑合作社、畜牧养殖(猪、羊、牛等)合作社、特色种植(中药材、魔芋)合作社和农民素质培训学校,实行产业分类。乡党委重点抓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和党员干部培训,全乡建成党员培训基地2个,对5名党支部书记、40名村组干部和126名党员每年进行1-2次有组织的培训。止目前,全乡在蚕桑合作社、畜牧养殖合作社、特色种植合作社分别建立了党小组,选派协会党建联络员7名,较好地实行了党对合作社的领导。
    支书创办专业合作社。该乡积极培养"双强"村支书,带头创办领办各种协会。在龙兴村二组,记者在村支书兼养殖大户熊孝春家中看到,他家每年喂养10头猪,仅去年卖猪崽就有1.5万元左右的收入,再加上饲养的牛、羊以及一个粮食加工厂,去年他们家总共有4万多元的收入,而这还仅仅是他保守的计算。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像熊孝春这样的"致富带头人"一般都是当地的村委会负责人,而该乡的专业合作社基本上又都是由他们领办、创办的,这样的模式较为直接、更为有利地实现了党支部对合作社的领导和指导。
    党员干部积极介入合作社。该乡实施支部建设与产业建设"双带双促",坚持认真落实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村级党建制度,实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在各专业合作社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培训机制、工作机制和党员发展机制,通过培训,全乡共培育农村党员致富能手25个,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2005年,该乡生猪出栏3400头,出栏羊4000余头,出栏牛230头。鼓励党员干部依法加入合作社,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党员干部的政策宣传、结对帮带,使一批经济能人、种养大户迅速成熟起来,按照"双向培养、双向进入"的要求,使一批党员干部成为致富带头人,使一批符合入党条件的经纪能人、致富能手加入党的组织。目前,石条街乡加入合作社的党员占全体党员的60%,新发展党员中90%是致富能手。
    "支部+合作社+党群信用联合体"的工作模式,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协调优势同协会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搭起了桥梁,解决了个体农户在大市场形势下难以解决的资金、技术、信息和产品销售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通过"双带双促",石条街乡与雷氏魔芋精粉厂签订了魔芋收购协议,在汉阴县率先实现了"订单农业",培育魔芋种植基地1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