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胡世杰最近有点“小忙”。担任白河县仓上镇裴家社区党支部书记的胡世杰,正在准备两个场次的座谈交流发言。白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黎点名,让他给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讲讲,怎么与老百姓打交道、怎么与群众建立感情。
王黎告诉记者,现在不少大学生村官、甚至一些乡镇干部,在对群众工作的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不知道怎么去和老百姓打交道。而通过像胡世杰这样一些村官的现身说法,有利于消除误区,增强基层干部的群众工作本领。
胡世杰,你爷爷看你来了!
7月16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到裴家社区采访,正值村民刘唐富家的房屋被拆迁。推土机敲打着破败的土坯房墙体,关注这个拆迁场景的,只有记者一行数人,以及长相酷似歌手韩磊的项目经理李胜国。百米开外,就是刘唐富的新家。对老房的拆除,刘唐富一家没有半点留恋。
对这场拆迁,项目经理李胜国则有些无奈。在他看来,短期内没有启动新建设项目的打算,这处房屋拆不拆关系不大,并且从目前情况看,拆迁付出的成本大了、不划算!
在刘唐富一方,则对小胡迭声感谢。老房已经是危房,早急着要搬,要不是小胡站在他们家一边做工作,协商督促,现在啥情况很难说。100多平方米的住宅、30平方米的门面房,老刘满心欢喜,房子今后咋安排,只等儿子媳妇回来定了。
为弱势群众着想,是胡世杰一个基本站位。
裴家村段久英夫妇俩年近70,按照政策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但因户口簿上年龄只有50余岁,且夫妇俩均是智障人员,儿子儿媳文化程度也很低。结果该享受的政策没有享受。胡世杰迅速帮老两口补办了相关手续,一月后,养老金就打到段久英的“一折通”里。
为弱势群众着想,不仅是从利益方面着想,也包括从心理方面去贴近、去理解。
裴家社区有个五保老人,性情有点偏执,总觉得自己的养老金数目不对,动辄要出门上访。蛇皮袋子装一床被子,是他的标准配置,经常扛起就上北京。胡世杰挂联这位老人后,刚开始是老人三天两头到镇上找胡世杰。镇上干部一看见,就喊胡世杰,你爷爷来看你来了!胡世杰说,有时候也烦得不行,觉得太不讲道理了,但想想老人也是太寂寞,又同情体谅起来。不仅定期送粮食,还不时考虑粗细粮搭配。大烦小事,接到电话第一时间赶到。比对自己亲爷爷还好。”
胡世杰笑着说,自己的爷爷还没有做到一月抽出时间回家看一次,对这个五保老人,每月却要上门去看好几趟。
从去年12月份到现在,大半年过去,老人没有提出门的事情。
一个村民可能好几年才找你办一件事,而且可能还是一件很小的事。
仓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治波十分欣赏胡世杰的服务意识。
他向记者举了一大堆的例子。有个叫李生志的村民,曾经与镇上关系紧张。小胡了解他住院药费没有报销的情况后,主动上门代办。报销结束,得知有二次报销的政策,又迅速为老李办理。小胡并没有高出政策规定、破格去为老李办什么事,但却让老李很感动。他对小胡表态,只要你在这里,我不找镇上任何麻烦。黄治波说,虽然疙瘩还没有化解,但是已经难得的有了开端。
特困户柯曾全,住在高山上,自己有病,上有80多岁的父母,下有孩子上学。2012年,家里办了两次丧事。他们却很要强,没有找任何一级组织反映自己的困难。胡世杰走访时发现了他家的困境,回来向镇上反映,又在村低保会上介绍了他的情况,给他家评了两个低保。
群众生活需求要考虑,精神生活的需求更值得重视。裴家社区建立时间短,最初没有人组织群众文化活动。胡世杰鼓励引导,群众积极性逐渐高涨。为了让群众的文艺活动形成气候,开初一段时间,他和社区妇女干部轮流值守在社区广场,为群众提供音响服务、做好开水供应等后勤保障。那阵子,为了让社区群众玩得尽兴,他下午基本不回机关食堂就餐,都是用方便面解决。后来活动氛围浓了、高音扰民的矛盾凸显起来,小胡又想办法做工作,把音量降下来。
胡世杰对记者诉说他的想法:一个大学生村官也好、还是一个支书也好,能够做的事情都很有限。想要为群众办多大的事情,则显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现在要做的、也能够做到的,是一定要把当前的小事给群众办好。
胡世杰总结,大多数群众几年难得找咱们办一件事情,找来了,往往还是一件小事情,比如复印几张票据之类的事情。我们答应下来,负责任地帮他们办好,给他们送回到手中,在他们看来就是帮了大忙。我们干部所需要的,就是把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当作大事,当成一项重要任务,去负责任地完成好。
胡世杰经常给社区工作人员打比方,群众到办公室来了你倒杯水,你到他屋里去了他肯定连忙给你烧水让茶、烧菜煮饭。和群众打交道,一定要将心比心。
黄治波介绍,就是这种服务的心态、服务的理念,使得胡世杰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得到社区党员的认可。2014年2月,胡世杰全票当选为裴家社区党支部书记。
做农村工作,他的方法并不多,都是很原始很简单的办法。
生在农村,对农村算不上熟悉;大学所学的专业,与农村工作也毫不搭界。仓上镇党委副书记李庭奎评价胡世杰说:做农村工作,他的方法并不多,都是很原始很简单的办法。比如,胡世杰喜欢用面对面的方式做工作。最近因为改造社区供水系统,经常会区域性停水。胡世杰不是在广播喇叭上喊一喊,也不是贴一个停水通知了事。他还要沿着街道走一圈,挨家挨户去打个招呼,告诉大家为什么停水、怎么个停法,问问人们有没有提前作准备。甚至恢复供水后还要再走一圈,问问还有没有水没有恢复的。
如果是给五保户困难户送粮食等物资,胡世杰经常选择的方式是自己扛着送上门去。胡世杰觉得,只要时间充足,送到群众家中比让群众自己来领,效果要好上一百倍。你再坐到群众家中拉拉家常,效果就好上一千倍了。
因为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很多东西显露出积极的方面。有位村民法律意识很强、对法律法规了解不少,以前老觉得他在给镇村社区挑刺搞对立。面对面接触,沟通到位,其实都是一个目标,让我们的工作更完善。最后刺头变成顾问、挑刺成为监督。相信群众,就有了可以依靠的群众。
像裴家这样的农村新兴社区经常头疼的事情,是居民的卫生习惯问题。随手乱扔乱丢垃圾、乱倒剩饭剩菜,在住宅楼上养鸡……规章制度上了墙,群众大会屡次讲,可效果不甚明显。胡世杰在与群众深入接触中找到办法。在他建议下,由社区聘请12名正义感强、群众威望高的居民担任“巾帼卫生监督员”,发放聘书和证件,不仅负责日常监督和督促,每两周还组织一次大规模的突击检查,优者授予流动红旗,在“红榜”公示奖励;差者落实专职监督员进行帮扶,并在“黑榜”通报批评。短短2个月,乱倒垃圾、乱堆杂物、乱泼脏水、散养家禽等现象基本消除。
王黎对胡世杰这种方式很赞赏。他感慨,我们一些干部下到村组,总抱着救世主的心态、总想干大一点的事情。结果群众反映的问题、期望建设的项目又不是自己轻易就能够解决的,于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畏难情绪严重,怕到基层、怕见群众。更不要说去做群众工作了。
他认为,让干部们听听胡世杰是咋想的、咋干的,很有必要。胡世杰的群众路线实践、值得干部们学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