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丰富镇距离县城150km,总面积81平方公里,是最偏远贫困的乡镇。该镇辖4个村12个村民小组,年均气温11.6℃,森林覆盖率90%以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发展林下经济创造了优厚的条件。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丰富镇党委政府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效能督查,以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有效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等方式,通过技术下乡、科普宣传等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和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在全镇营造积极参与的氛围;通过算对比账、算效益账,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与优势,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激发广大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扩大发展林下经济的宣传力与影响力。一方面,让“走出去”的群众解放思想、开拓眼界,增强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与决心;另一方面,让“引进来”的投资者能扎根林下经济,起到导向作用。
明确思路、引领发展。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上级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强县”战略,镇党委政府反复调研、论证,提出了围绕“绿色种植”建设“和谐丰富”目标,强化项目建设、环境保护两大抓手,加快推进特色产业、绿色农业、林下经济、等实现新突破。
创新方法、狠抓落实。该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把发展种植业作为解决边远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全力争取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天麻、猪苓,精管板栗、核桃园。该镇先后在猴子坪、北沟2个村建成千亩核桃种植基地和猪苓、天麻种植示范基地,培育大户上档次、成规模。同时,充分发挥合作社、协会、基地+支部+农户的带头示范作用,达到以点带面共同发展的目的。为了使林下经济发展步入正轨,该镇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的林下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关事宜。副科级以上领导落实了片区责任,包村干部、连心干部落实地块,责任细化到人头。为确保林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镇党委政府邀请县林业局专家多次送技术下乡,进行种植基地现场培训指导,解决技术难题。为林下经济示范园在发展模式、品种引进、技术支撑等方面提供服务,极大的鼓舞和推动了林下经济的发展。全镇已种植天麻28万窝,猪苓种植10万窝,板栗科管6500亩,新建矮化核桃园800亩。仅林下经济农民可望实现人均增收1000余元。从而提升了林地经济效益,形成了良好的利益导向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强化考核、激发动能。该镇把林下经济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措施;实行领导负责制,完善激励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并将其纳入干部考核内容;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注重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实行一周一督办、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检查、半年一考核、一年一兑现的效能督查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干部个人季度年度考核,同时作为干部评优树模、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严格奖罚,激发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动力,有效保证建设产业强镇的各项工作任务高效落实。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镇始终坚持以“群众得实惠”为目的,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千方百计帮助群众办实事,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在走村入户时发现,群众对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很高,天麻种植、猪苓栽培、核桃板栗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在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和创造力的同时,不搞一刀切。确定林下经济发展为该镇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以后群众增收的主要途径。目前,该镇努力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加大林下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增强农民持续增收能力,林下经济产值和农民林业综合收入实现稳定增长,林下经济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显著提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