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立足残联职能实际,坚持把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相结合,把完善机制与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有效实现了教育活动与推进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领导带头作表率。班子成员始终牢固树立“标杆”意识,从思想行动上自觉向中央基准看齐,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中、省、市领导讲话精神,认真研读必学篇目,深刻理解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认真组织开展延安精神、焦裕禄精神学习讨论,始终坚持“带头学习、先学一步、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带头辅导学习,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为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做出表率,形成领导带头、层层示范的局面。谈心谈话不走过场,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负责人首轮谈心谈话坦诚相见,触及思想灵魂,突出“四风”表现,为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打下了坚实基础。
立行立改抓落实。对照理想理念、党章党纪、民心民声、先辈先进“四面镜子”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对于征求意见建议,建立台账,落实责任,明确时效,整改工作扎实推进,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如对县区反映公文质量不高转发多的现象,进一步明确办文程序,减少发文数量,提高文件质量。对党员教育形式单一领导领学多的情况,创新了学习形式,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季度由科室负责人进行业务辅导,以提高党员干部业务素质。对市政府办交办“市人大代表规范办理残疾人证的建议”,及时转交汉滨区残联开展自查,规范残疾人证办理程序,核准发放对象,严防损害残疾人利益的现象再次出现,将办理结果及时回复市政府和代表本人。对“加强残疾人工作者业务培训”建议,5月15日举办了全市残联业务干部培训班,增强服务残疾人能力。对“残疾人就业困难”问题,组织举办了残疾人就业招聘洽谈会,制定下发《安康市扶持千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实施方案》、《安康市扶持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实施方案》。争取省上资金134万元,自筹资金60万元扶持残疾人集中就业和自主创业。
推进工作求实效。注重完善帮扶残疾人政策机制,着力从机制上促进残疾人工作开展。提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2014年继续为全市残疾人办好十件实事的通知》,联合市委组织部印发了《安康市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实施方案》,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扶贫工作由点及面展开。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制定了《安康市残联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安排意见》和《安康市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实施意见》,争取省级扶持资金135万元,自筹资金10万元,设立扶贫基地13家。活动期间,我市推荐11家单位和个人受到全国、全省第五次残疾人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市康复托养中心被评为“全国残疾人之家”,中心负责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会见;吴祺、周云庆、邓德松、余荣权4名残疾人获“陕西省自强模范”称号;白河县残联理事长张清风、紫阳县城关镇残联专职委员欧前雄获“陕西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市地税局获“陕西省助残先进集体”称号;市义工联联合会会长王瑛、安康市精神病医院院长魏代金获“陕西省助残先进个人”称号;市残疾人辅器适配中心获“陕西省残疾人之家”称号。会党组组织专题学习,对照身边的先进典型,继续着力查找“四风”问题,激励党员干部立足岗位创先争优,践行群众路线,抓好工作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