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路线教育 > 正文内容

    双溪口碑

    作者:陈茅 康娜 时间:2014-06-26 09:44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近两年,都说双溪变化大,群众口碑好。听的议论多了,笔者动了好奇心:口碑真那么好吗?端午节一天,笔者“微服私访”一探究竟。


    双溪很干净

      恒大路正在翻修,笔者绕行汉滨北环线。近两个小时车程,终于驶入双溪辖区,一路颠簸的心情也随着细雨中青葱的小山包、潺潺的小河溪、干净平整的乡道敞亮了起来。
      沿双溪河而上,沿途的香樟树齐刷刷排列如迎宾仪仗队,路边隔一段一个标语牌,一边是红底金字的群众工作目标承诺,一边是蓝底白字的清洁工程标语;沿途直至集镇,有人家处每二、三十米置放一个绿色垃圾桶,三、五百米一座砖瓦垃圾屋;将至集镇,一排排齐整整的蔬菜大棚在群山环抱的狭长河川里显得格外宏伟;驶入集镇,整洁靓丽的街道、社区,街边和各家阳台各式各色的盆栽点缀着这个精致妩媚的小镇。小镇的干净整洁、精致典雅、一尘不染让笔者讶异。
      途遇先锋社区的袁昌红,这位性格开朗、皮肤微黑的大姐和我们说话总笑眯眯,“前些年咱农村卫生条件差,到处是粪堆、垃圾,脏得没处下脚,一出门一身灰一脚泥,都不敢穿好鞋!”
      “特别是娃们,天天趴在泥地里拍‘纸板’玩,一刮风,废纸塑料袋满天飞,娃们就追着玩,一天下来,一个个脸上黑水长流!”提起这事,袁昌红忍俊不禁。
      “这几年镇上叫搞卫生,从大前年开始,给我们办讲座、发环境卫生宣传单,每周二还组织义务大清扫,书记、镇长带头干,镇、村干部都参加,我们也不好意思闲着。这一坚持就是几年,现在大伙习惯了,每周二早上8点就等着和驻村干部们一起大清扫。平时我们清理垃圾也方便,镇上给村组社区都安装了垃圾桶,修了垃圾房,镇上垃圾车定期清运,连小娃儿都知道把瓜子皮捏手里扔到垃圾桶!这个事情搞得好!”
      说话间,袁昌红掏出怀里的智能手机看看时间,“哎呀,我得去上班啦,今天要摘辣子!”匆匆作别,袁昌红向镇上的尚硒现代农业园区赶去。
      笔者沿着细雨中光洁如镜的街道放眼望去,两旁是绿树,人家门前是盆景,各家露台有花木,小镇色彩缤纷。
      我们在一家“晓惠商店”歇脚买水,正精心修剪阳台上吊兰的店主欧阳益红应声下楼,得知笔者来意,他热乎地聊起来:“我家阳台、门前的9盆花值500多块呢,大部分都是镇上出的钱,我们负责管护,每户都一样,这是我们镇清洁工程的立体绿化项目,就像脸洗干净了还要化点妆才更美是吧!看,咱这房前屋后都成花园了!”


    搬出来的新双溪

      穿过集镇,沿着村级水泥路,边走边欣赏着乡间美景。约十余分钟,一座洋气的新社区映入眼帘。路口竖着巨幅喷绘牌——兴红社区规划图,“山里的现代农庄,入住即享受每户4万元避灾搬迁补助,体验城市生活……”醒目的标语,白墙黑瓦的洋房,让人心里泛起满满的安逸。
      走进社区,五排连体别墅和四栋六层双单元楼房被规整的丁字形水泥路和苗木花卉分成三个区域,楼房墙体上,“欢迎一期120户乔迁新居”的大红横幅格外醒目。
      笔者走进社区丁字形路拐角头一家,房主热情地迎出来。聊天得知,这位精瘦的小伙叫王良伟,30岁,以前住半山上,家庭条件较差,老房子是土坯,不安全,交通也不方便。自镇上统规统建兴红社区,他早早就报了名,现在作为一期乔迁户住进了这栋17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别墅”,除了政府补贴,连装修自己花了20余万。
      “你不是说家里条件差吗?怎么有钱到社区买房?”笔者直言不讳。
      “我先拉账(借钱)!社区一开建,我就在工地上包活,一年毛钱就能挣10来万,现在账还得差不多了,年前把房子装修了。再说新社区环境好,水电路齐全,交通方便,房子漂亮,学校、诊所就在跟前,看病、娃上学都方便,比山上好几百倍,你到我们镇先锋、大坪、兴红这三个新社区打听去,谁不想住?”谈起这些,王良伟眼里闪着兴奋。
      “那社区建好了,没有工程了,怎么办?”笔者追问。
      王良伟自信满满:“等社区全建好,我给媳妇开个小商店,让她在家里挣个零花钱招呼孩子上学,我就放心出去包大活挣大钱!而且镇上为社区规划了劳务、商贸服务、核桃、蔬菜等配套产业,以后路子宽得很!我们现在生活好过了,全是因为搬得好啊!”
     

    双溪人也是上班族

      笔者决定专程去双溪尚硒现代农业园区看看袁昌红大姐上班的情况。
      大棚里,正在摘辣椒的袁大姐热情地给我们引荐了她的“偶像”,“这是我们园区元老级员工陈家翠大姐,我们头儿!”
      “大姐,在园区工作感觉怎么样?”笔者问。
      “感觉我们也算上班族了吧!”陈家翠同样开朗健谈。
      “我们家2003年从大河镇关坝村迁来的,在先锋社区买了乡亲的私房。以前家里困难,2007年,眼看买房拉的账急忙还不上,我只有咬着牙把三个娃撂家里,和老汉(老公)一起去打工。那几年,每回回家看到娃造孽(可怜)的我就想叫唤(哭)。现在好了,2012年镇上引进企业,在村里流转土地建起了蔬菜园区,我就在家门口上班,还能招呼娃!”说到这儿,满足写满了陈家翠的脸庞。
      问及工作累不累,收入怎么样,陈家翠笑着说:“一天9小时工作制,考虑我们家里都有娃要上学,镇、村干部和老板协商作息时间,让我们早上送走孩子再来上班,中午留足时间回家给娃做饭,下午娃们放学回家写完作业,我们差不多也收工了。一个月干28天就算满工,工资1800元,连着季度满勤奖500元2000多呢!”陈家翠乐得合不拢嘴。
      袁昌红抢过话:“还有笔账!镇村干部指导我们签土地流转协议,帮我们谈工资,园区把我们分为AB两个组,等面积同品种比产量,超任务还要按比例奖励呢!陈大姐现在都升B组带班了!反正这比打工轻松多了,还在家门口,能照顾家。现在我们村的妇女都没有外出打工的了!”
      “谝(聊天)得这么热闹!”与两位大姐聊得热乎,先锋社区党支书张淑和、园区老板王采春一起走了进来。
      张淑和给我们介绍说,2012年,镇上把富硒蔬菜纳入主导产业,重点规划先锋、兴红、同心、大坪4个村,分3期建设2000亩猪沼菜循环农业产业基地,镇上鼓励群众以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搞集约化发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现在园区一期工程1116 亩已投产见效,菜定点送到喜盈门超市,每月产值120多万元,我们村和邻村200多位乡亲都在这上班!”张淑和乐呵呵地说。
      王采春说:“镇上很看重这个项目,协调服务保障得好,通过项目配套为园区硬化道路6公里,修水渠3500米、修50方的蓄水池2个,搭建育苗棚1座、搭建大棚1000多个,还积极帮我们申报成功了市级示范园区,奖励了50万呢!”
     

    双溪干部群众夸

      我们到大坪社区看望重点连心户陈前兵。
      一路上,大坪村支书唐纪长告诉我们,陈前兵从小患有癫痫病,2010年,病发摔到火堆里烧坏了膝盖骨,媳妇出走了,留下他和幼小的孩子无人照顾、凄凄惶惶过日子。由于当时住山上,换药啥的都不方便,包联他的镇党委书记祖白云亲自给他住在山下路边的弟弟做工作,这才使陈前兵安顿到弟弟家,和70多岁的老父母住在一起。
      走进光线昏暗的卧室,身材瘦小、皮肤黝黑、蜷作一团的陈前兵挣扎着要坐起来,被我们按住。笔者征得同意后,揭开被子,两个膝盖大块淤青和脓血,特别是右膝盖骨,整个陷了下去……笔者不忍,不经意地把头转到一边,“怎么现在伤口还这样?”
      “唉,这伤就这样了,镇上帮忙联系看了好多医院都没办法,反复发作,一到换季就加重,只有慢慢养着。”陈前兵叹口气说。
      陈前兵的父亲母亲端着给我们倒的水走进来,“他捡回这条命不错了,幸亏祖书记和镇上村上干部,这两年,领导们么(没)少来,不但给前兵和娃办了低保,一年给我家钱、粮资助随便超过6000元,生活不用愁。祖书记一两个月就来看一回,帮忙联系医疗、民政上给我儿解决看病困难,这轮椅、拐杖,都是祖书记送来的。前兵这伤烂的,我外甥女来都不敢看,祖书记不嫌弃,每回来都直接坐到床边问寒问暖,有时还帮忙换药……”
      “以后你们有什么打算?”
      “有镇上这么帮我们,我们也不怕,等孩子大点,日子慢慢就好了!”说到将来,陈前兵和他的父母眼中有一份坚定。
      一天的采访结束,笔者心中是满满的感慨,双溪的口碑不虚,因为双溪的百姓可以作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广娟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