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专题文章>狠抓落实 > 正文内容

    2014年重点任务及“十件实事”公开承诺(市文广局)

    作者: 时间:2014-04-15 11:04 来源: 字号: 打印

     

      

      安康博物馆新址占地面积41亩,建筑总面积14825平方米,总投资约1.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陕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安康博物馆效果图

      作为地标性建筑,安康历史博物馆建成以后,既是安康文化的展示中心,又是广大市民休闲中心,必将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汉江大剧院新建也必将有力推动汉剧振兴。
      市文广局承诺:安康博物馆年底前对外开放,完成汉江大剧院前期各项工作。安康博物馆建设预计5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安装工程,6月底前完成文物及办公搬迁,10月底前全面完成广场建设,11月底前完成布展施工和开馆筹备,保证年底前对外开放。汉江大剧院前期工作上,市文广局将立即会同市规划、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认真做好选址和设计工作。

       
      安康市图书馆位于安康学院江北校区内,总建筑面积18246.9平方米,五层框架结构。设阅览座席1500个,功能区设置动、静分区,设立学术报告厅,交流区,演艺厅。特设少儿阅览区、老年阅览室,并设有无障碍通道。计划投资约5500万元。

    安康图书馆效果图

      市文广局承诺:安康图书馆二季度开工建设,2016年春节前建成投用。安康图书馆属院地共建项目,接下来,市文广局将督促安康学院成立专门工作班子,在项目建设上尽最大努力做好工作协调和支持帮助;目前工程土方开挖外运已完成,公开招标已经结束,计划在4月底主体建设开工,力争在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封顶,2015年8月主体工程竣工,2016年春节前图书馆投入使用。
       
      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是一项国家层面的重大文化创新工程。我市申报的《保护利用优秀传统文化遗产,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安康市“汉剧兴市”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获得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的资格。
      市文广局承诺:全面启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工作。市文广局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理清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思路,突出机制体制创新,加强协调指导,夯实县区和相关部门责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动创建工作。特别是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非遗保护、推进汉剧民歌“五进”、促进优秀地方文化向文艺产品转化、扶持文艺班社、打造具有影响的品牌文化活动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确保2016年通过国家验收。
       
      省第七届文化艺术节,将于今年10月在西安举行。第三届全省社区文化节将同时举办。由省文化厅和陕南三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陕南民歌大赛,旨在“出新作、推新人”,彰显陕南民歌的艺术魅力,推动陕南民歌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扩大陕南民歌影响,满足群众文化需要。
      市文广局承诺:认真组织好陕西省第七届文化艺术节、第二届群众(社区)文化节和首届陕南民歌大赛安康赛区等赛事。市文广局将自下而上组织,突出参与性和群众性,通过赛事推动以紫阳民歌为主的陕南民歌的传承普及与创新提高,努力实现全省“十佳歌手”保三争四的目标。 

      安康日报点评: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是城市生命力之本、凝聚力之魂、创造力之源。当前,市政府紧紧围绕打造“秦巴明珠”这一新的城市形象定位,不断加大中心城市文化项目建设力度,中心城市文化元素不断增多,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和赛事,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城市文明程度得到较大提高。随着安康博物馆等又一批文化项目的相继建成投用,将为把中心城市建设成为秦巴腹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奠定坚实基础。

      安康电视台点评:一系列文化场馆的建设,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叶苗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