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理论调研 > 正文内容

    全力打造生态休闲养老园区的构想

    作者:许启汉 叶朝晖 刘宗兰 时间:2013-12-17 15:08 来源: 字号: 打印

      201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的总构想,这既是贯彻十八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为安康今后的发展勾勒描绘出一个循环发展的美丽蓝图,必将对我市养老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和难得的机遇。鉴于此,我市提出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思路,必须与时俱进,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潮流,必须走循环发展之路,用生态的理念指导老龄产业发展。结合我市的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和旅游业发展状况,我省及周边养老需求,建议在我市打造一个生态休闲养老园区。
      一、我市具有发展生态休闲养老的独特优势
      (一)自然环境优势
      安康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居川、陕、鄂、渝交接部,位于东经108°00′58″~110°12′,北纬31°42′24″~33°50′34″之间,由于北依秦岭,南有巴山作为天然屏障,阻挡了冬春北来寒流的南侵,因而形成了安康山区独有的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常青,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水热资源丰富,南北气候兼而有之。境内物产资源丰富,有“种质资源库”、“生物基因库”、“中药宝库”和“天然动物园”之美誉。有用真菌60多种,中草药1500多种,干鲜果、林副产品、中草药、畜禽水产、山珍野味、珍禽异兽等名优特产,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长江最大的水系汉江穿境而过,水系断面水质符合I-II类水标准;森林覆盖率达42%,全年空气质量优良达345天,被称为“天然氧吧”。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发展生态休闲养老。
      (二)交通运输优势
      安康已形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4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沪蓉、襄渝、西康3条电气化铁路在安康交汇,是联络中国中原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包茂线、十天线、京昆高速公路从我市县区通过,安平高速即将开工建设,316国道、210国道过境,省道四通八达;汉江通航能力达到了30~60吨级船舶;安康富强飞机场年内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开通武汉、北京、重庆、成都、西安5条航线。我市已成为穿越秦巴,连接陕川渝,沟通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将为安康带来生态休闲养老人气。
      (三)旅游资源优势
      近几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依托绿色生态资源,已经初步形成以生态观光为主体、以休闲运动(漂流)为特色,以民俗体验、农业旅游、休闲度假为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以“瀛湖风光”、“汉江龙舟节”、“岚河漂流”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已形成一定知名度,旅游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全年接待游客216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5.3亿元。老年游客是休闲养老的主要消费群体。
      (四)硒源丰富
      硒对人体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及生理功能,在人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硒有“生命的火种”、“抗癌之王”、“心脏的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在国家目前已发现的富硒地区,我市名列其中,全市十个县区不同程度处于富硒的生态环境之中,富硒食品产业发展已初步形成规模,富硒茶叶、富硒大米、富硒魔芋等产品已占领了国内市场。拥有健康是人们的永恒追求,富硒食品保健将成为生态养老的最大吸引力。
      二、生态休闲养老成为养老需求趋势
      十二五末,安康将建成包括高速、高铁、动车、航空、航运,内畅外联的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形成西安、重庆、武汉、成都“半日经济圈”。截止2013年底陕西省60岁以上老年人达54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4.69%;安康市60岁以上老年人41.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3.73%;西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2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4.84%;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53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44%;武汉市60岁以上老年人13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71%;成都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22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9.01%。由此可以看出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潜力巨大,交通区位优势和我省及周边省市人口老龄化形势将会给我市涉老经济发展带来难得机遇。
      同时,随着经济发展,大中城市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拥堵、雾霾肆虐、生态破坏,人们更加渴望拥有生态、绿色、环保、宁静的生活环境,更加希望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活,因而生态休闲养老也将逐步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成为养老消费的主流。作为地处西安、重庆、武汉、成都“半日经济圈”内的安康,把旅游业发展与养老产业发展相融合,走出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的路子,符合我市经济发展实际。
      三、生态休闲养老园区建设构想
      通过建设生态休闲养老园区引领全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依托高新开发区、恒口示范区、瀛湖旅游风景区,统筹规划建设一个1000亩以上生态休闲养老园区,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对外招商引资,吸引独具特色、生态环保、带动力强的养老项目进入园区,建成集“医、养、娱;游、购、乐;产、供、销”为一体的生态养老基地。使生态休闲养老园区成为服务全省,带动周边,具有较强竞争力、服务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全市养老经济发展核心区。
      1、医:聚集各方医疗资源进入园区,从事医疗康复、医疗护理、养生保健、辅助器械等研究、开发和经营;有医疗培训机构进入从事医疗护理、资格晋级等培训考试,定期向社会及周边输送专业人才,满足老年人的医养需求。
      2、养:吸引房产业进入园区,开发建设养老服务社区、休闲养老公寓、安居养老公寓等多种形式、不同档次的养老机构,通过收住老年人入住或向老年人租用、购置、合作开发、无限期使用等灵活的方式经营,满足旅游式养老、候鸟式养老、居家式养老等多种养老服务需求。
      3、娱:吸引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园区,定期组织开展汉调二黄、八岔、小场子、社火和紫阳民歌等演出活动,传播我市优秀文化;组织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秧歌、舞蹈、太极拳剑等学习交流活动;创造性的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比赛活动,让老年人享受到不同的文化娱乐。
      4、游:通过对园区原有的山、水等自然资源美化改造,建成各种人文景观、生态景观、农业景观供老年人游览观赏。
      5、购:聚集富硒、食用菌、药材保健生产经营商家进入园区,从事食用保健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满足老年自己购买消费或赠送亲朋好友消费。
      6、乐:开发农业体验、水上垂钓、瓜果蔬菜采摘等项目,供老年人体验玩乐。
      7、产:将生态养老园区同时打造成陕西养老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利用我市富硒资源、中药材、野生食用菌、核桃山果、柑橘水果丰富的优势,积极研发、生产医药食品保健产品,形成拳头保健产业,叫响安康保健品牌,在全国形成一定影响力;同时,依托我市林业及劳动力优势,开发轮椅、拐杖等辅助康复用具的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8、供:养老服务园区可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各种养老服务产品供应。
      9、销:通过打造养老产品生产基地,完善营销手段,形成固定销售渠道,实现一定的产值和经济效益,使养老经济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政策支持
      1、政府统征土地。政府按公益用地统一规划1000亩以上土地,搞好三通一平,配齐基础设施,集中对外招商引资。
      2、积极搞好项目申报。进入园区的养老服务产品,符合项目申报条件的,相关部门要积极参与项目包装,向上争取项目支持。
      3、完善融资政策。增加养老服务业项目信贷投入,适当放宽信贷条件,提供优惠利率,在必要情况下政府财政可以予以贴息补助。
      4、推进医养结合。鼓励医疗机构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对养老机构内设医院、门诊等服务的,经审批合格后,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合疗定点范围。没有条件的机构,也可以与当地条件好的医院建立定点合作关系,医院要给予优惠和支持。
      5、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对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要减免相关的营业税、所得税以及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等。对城市养老机构捐赠的企业,可以抵扣企业税收。各类养老机构要实现与居民用电、用水、用气、同地同价。
      6、政府补贴政策。各级政府财政要每年列支一笔资金,对民办养老机构给予一定的开办补助。建议:新建养老床位每张补助3000元,一个民办养老机构最高补助不超过100万元;运营费按每年养老机构入住人员每人500—1000元/年予以补助,一个养老机构年补助总额不超过1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屈孝旭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