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旬阳 > 正文内容

    旬阳县卫生局念好“三字经”做好纠风“大文章”

    作者:龚永武 时间:2014-03-12 07:56 来源:旬阳县 字号: 打印

      医疗卫生系统是一个队伍庞大、工作量宽泛、管理难度较大的行业,如何加强和改进行业作风,既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更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的现实需要。旬阳县卫生局作为全县医疗卫生行业的主管部门,充分履行和发挥“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职能,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全市“创三无、促三好、提三率”医德医风建设活动为载体,深入贯彻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突出“强”化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规”范从业人员行为、“提”高全县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制度建设、深化医改、监督检查四个方面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全县医疗卫生系统的行风建设工作。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端正从业人员行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克服过去医疗机构重业务轻教育的思想,强化行业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和自律。内容上突出法律法规、医德医风、公民道德教育,内容上突出法律法规、医德医风、职业道德教育,形式上实行每月一次全院医德医风教育大讲堂、每周一次科室集体医德医风学习会、每日一句医德医风提醒语。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塑造良好的职业精神。
      加强机制制度建设,规范从业人员行为。严把医疗质量关,完善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和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完善和坚持执行医疗机构管理十五项核心制度。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全面推行质量控制工作。大力推进“四合理”工作。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严格执行费用清单制度,严格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严格处方书写管理,限制处方药品品种和金额,制止“大处方”、“问题处方”现象;严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禁止超标准、超频率使用抗菌药物,防止滥用抗生素的现象发生。推行病人选医生,公开服务程序、内容和收费标准,不断推出优质服务新举措,积极探索简化服务流程的新模式,逐步由经验管理向人本科学管理的新模式转变。认真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定制度和财务“三审一签”制度,扩大党务、政务、院务、财务公开范围。建立和推行医务人员医德医风量化考核考评记录制度。坚决杜绝和查处收受“红包”、开单提成、违规统方等现象,达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把从业人员的行为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目的。
      加强深化医改,净化从业人员行为。全面推行药品“三统一”,实行“零差率”。既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又从源头上堵住了从业人员在医药购销等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风。大力推进公立医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按接诊数量、诊疗质量、满意率等服务质量和行为作为评价工作优劣的标准,逐步推行全员聘任制。健全和创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推进中心卫生院长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制;加强领导干部、专业人才梯级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工作,重视年轻干部、专业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着力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制度,对在权、钱、人、项目等重点岗位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干部,进行轮岗交流。规定药剂、药品及医用设备、耗材采购以及财务、人事等重点岗位负责人实行定期轮岗。推进医疗机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推进预防腐败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加强行风建设监督,约束从业人员行为。全面落实实一级抓一级、上级带下级、级级抓落实的行风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对医疗机构举报投诉、群众测评、“两代两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行风监督评议、纪委巡查、内部监控等行风测评考核制度,形成长效纠风工作机制。加强督查,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推行行风评议到科室、到人头考核挂钩制度,开展“六个十”典型评选活动,在县电视台《卫生之窗》栏目开辟行风建设“红绿灯”专栏,定期弘扬行风建设中的正面典型和曝光负面的人和事,用正面典型凝聚正能量,用负面典型案件警示教育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琼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