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719776475-GK-2014-65489 发布日期 2014-03-10 10:37
来源 白河县
内容概述 白河县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字体: 分享:

2014年2月11日在白河县第十七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的宏观形势和繁重的发展任务,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不移地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县人民,抢抓机遇、苦干实干,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稳定、人民乐居安康的良好发展局面,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多项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在建设美丽富裕新白河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全年完成生产总值41.56亿元,增长15%,增速位居全市第二;财政总收入2.54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15亿元,分别增长21.1%、18.5%;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6∶58∶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92元,分别增长11%、13.7%。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汉江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亿元,增长27.8%。总投资110亿元的“十大工程”强力推进,当年完成投资16.2亿元,有力拉动了经济增长。避灾扶贫搬迁工程完成搬迁安置2000户7600人,县城防洪保安、国道316县城过境段改线及地方道路改造、标准化高中建设推进有力,汽车装配产业发展成效显现,河街综合改造、百线影院暨狮子山体育场建设、红石河景区开发稳步实施,纳入省级重点项目的汉江白河电站、金属镍循环产业硫精砂制备工程有序推进。“十天”高速全线贯通,打开了我县连接东部发达地区的便捷通道。全年实施92个县级重点项目,当年竣工51个。全民创业蓬勃发展,民间投资占投资总量的6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96亿元,引进境外资金实现零突破。争取到位各类项目资金7.2亿元,增长20%。投资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
  新型工业克难前行。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1亿元,增长30.5%,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户。汽车装配、医药化工、新型材料、白河木瓜四大支柱产业增长40%,成为推动工业较快增长的关键因素。实施工业项目30个,完成投资9.16亿元。“两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入园企业总数达56户,当年新增投资千万元以上企业6户。市委、市政府将我县确定为“飞地经济”试点县,启动了安康高新白河工业园区建设。天尔秀服装服饰、康泰鑫制衣等企业建成投产,庆华化工、永宏化工、金龙水泥等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特别是俊达公司投产后实现产销两旺,年产值达5.1亿元,仅省环保厅去年就首批采购350辆环卫车和1500个垃圾箱面向全省配送,“圣宝”牌低速货车项目正式获得工信部备案公告。神达公司建成涂装及上装生产线,专用车产品已经工信部准入审查。我县积极融入周边江汉经济圈,加强省际交界区域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汽车装配制造产业,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并总结为白河经验。
  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农业完成增加值6.82亿元,增长4.6%。天宝、中营、晨合等6个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完成投资1.5亿元,当年实现产值近亿元。10个重点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益逐步显现,20个农业产业示范点不断壮大,家庭农场等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兴起。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万人,培育职业农民120名,劳务经济收入7.5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5.6万吨,生猪出栏16.02万头。新发展良种茶园、中药材、核桃园、设施蔬菜等产业面积近5万亩。木瓜规范化管理不断加强,被授予“中国生态富硒木瓜示范基地”称号。特色养殖业逐步兴起,培育规模以上水产养殖大户5户。黄姜规范化种植3万亩,绿化造林4.98万亩。新修基本农田6000亩、河堤10公里、安全饮水工程30处,治理水土流失60平方公里。修建各类涉农道路近500公里、便民桥梁490延米。
  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城南片区、河街片区、桥儿沟及白石河右岸棚户区等旧城改造工程有序推进,狮子山、向荣片区等新城开发建设稳步实施,绣屏山公园、城区垃圾填埋场、文昌路停车场等一批市政设施建成投用。扎实推进避灾扶贫搬迁工程,带动7561名农民进城入住,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35.85%,“移民搬迁建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招商引资办工厂、农民就地变工人、贫困人口有保障”的白河扶贫搬迁经验得到省、市高度肯定,再获全省“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工作先进县”殊荣。累计筹资2亿元,实施12个连片开发整村推进项目村建设,8724人实现脱贫。茅坪枣树、仓上裴家、西营天逸和蔓营的农村社区管理创新试点成效明显,探索总结出“原籍管理地和林,社区服务房和人”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服务经验。
  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坚持以创建惠民生,扎实推进“六大创建”活动,国家卫生县城通过验收命名,省级生态县通过评估初验,市级流动人口“一盘棋”示范县通过考核验收,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全面启动,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双高双普”通过达标验收,成为全省第11个合格县;高考再创佳绩,3名考生获市政府励志奖;特别是近3年累计筹资近5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17万平方米,装配各类现代化功能部室722个,建设标准化操场22个,学校成为全县最安全、最漂亮、最具现代气息的场所。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探索的公共卫生管理模式在全市推广,组建的“秦楚医疗联合体”投入运营,使白河广大群众不出县城就可享受十堰“三甲”医院医疗服务。科技工作不断加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文明和谐新家园创建工程,成功举办第二届农民文化节,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实现全覆盖,“秦风楚韵”合唱团登上国家大剧院,各种健康向上的群众文体、健身和娱乐活动蓬勃兴起,城乡文明呈现一派新气象。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顺利推进,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正式命名。各项惠民政策全面落实,新增城镇就业1450人,新增五保集中供养500人,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43套,建成特困户安置房300套。强化重大事项社会风险评估,深入排查矛盾纠纷,集中力量化解了一批信访突出难题。扎实开展以“包联帮促”为载体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化“连心工程”和“三联共建”,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群众办成一大批实事、好事。深化“法治白河”、“平安白河”建设,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强化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有效做好秋季胡蜂防治工作,有力维护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秩序。各行各业、各条战线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做出了新的贡献。
  政府效能明显提升。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满意率进一步提高。坚持依法行政,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政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县政务大厅建成运行。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资金使用和管理,“三公”经费压减10%。认真执行各级有关作风建设的规定和要求,坚持狠刹“五股歪风”,干部法纪意识明显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政府执行力明显增强。
  各位代表,回首2013年,虽然我们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遇到的困难超出预期,付出的努力非同寻常,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改革发展的征途中,县域经济实力更加雄厚了,城乡环境面貌更加优美了,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了。一年来,避灾扶贫搬迁工程、汽车装配产业、河街“三项工程”、农业园区建设、“飞地经济”试点探索、扶贫开发、“六大”创建活动、公立医院改革等多项工作亮点纷呈,得到省、市的赞誉。这些都为我们聚集了加快发展的巨大能量,营造了克难奋进、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我们深知,每一个微小的进步、每一项事业的发展,无不归功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归功于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归功于全县人民的艰苦奋斗。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离退休老领导和老同志、社会各界人士,向全体武警官兵、政法干警,向所有融入白河发展的外来投资客商和国内外关心、参与家乡建设的白河儿女,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一年来的发展与实践,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加快壮大以新型工业、现代农业、三产服务业为支撑的循环产业体系,扩张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质量效益,在加快发展中破解难题;必须坚持以民生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富民产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群众对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美好期待变为现实;必须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锲而不舍地争取项目,不断深化全民创业,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强力推进以“十大工程”为核心的重大项目建设,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必须坚持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凝聚强大的工作合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不足是白河最大的实际问题,富民强县仍是群众的最大期盼。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宏观经济形势仍然错综复杂,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更为凸显;工业支撑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三产发展趋缓,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仍不稳固;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有所减弱,“十大工程”总体进展不平衡;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民生建设任务繁重,保障服务能力不足;群众诉求日趋多元,社会矛盾不断增多,社会治理和安全维稳压力增大;政府执行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这些外部的风险挑战和内在的困难问题,需要我们直面应对,下大力气破解。
  二、201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新的一年,挑战和机遇并存。从宏观环境看,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趋势,全国、全省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我县也处于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不稳定、不确定、不可持续因素依然较多,区域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难度加大,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加突出;同时,今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正式调水,作为汉江陕西出境断面的核心水源地,将对我县工业发展、项目建设、环境容量等方面带来更大的制约,保护环境与生态建设的任务将更加艰巨。但我们更要看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新任务,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和创新活力将叠加释放;国家力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层面的全国主体功能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经济社会发展、秦巴集中连片区“三大规划”全面实施,东部及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省委、省政府强化对陕南循环发展、避灾扶贫搬迁等重点领域的支持,以及“十天”高速全线贯通,这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坚持打基础、利长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和招商引资,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新的发展潜能将逐步凸显,这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我们既要坚定信心,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更要审时度势,准确把握政策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开创循环发展、富民强县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紧紧围绕县委关于“生态美、城乡美、和谐美”和“产业强、百姓富、保障好”的整体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坚持改革统领、项目攻坚、产业支撑、城乡统筹,突出生态优先、基础先行、循环发展,狠抓“十大”工程,加快“三园”建设,鼓励全民创业,改进招商方式,力促“三化”同步,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不断谱写美丽富裕新白河建设的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主要发展指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1%和1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污染减排控制在市上规定的指标范围以内,汉江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
  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坚持项目支撑,拉动投资稳定增长。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我们将把促项目建设、保投资增长作为重要任务,以“十大工程”为带动,扎实抓好90个重点项目,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增长20%。
  集中精力推进“十大工程”。避灾扶贫搬迁工程完成安置搬迁2500户9250人;县城防洪保安工程完成主体工程;标准化高中按期建成投用;县城文化体育中心完成百线影院暨狮子山体育场建设;国道316县城过境段改线工程主体完工,完成冷厚路、红顺路等地方道路改造和高速路建设损路重建工程;河街棚户区改造完成一期征迁及安置房主体工程;汽车装配产业重点是稳定生产、扩大销售;红石河景区开发要按照规划做好主景区配套设施建设;汉江白河电站建设有序推进,跨江大桥投入使用;硫精砂制备项目完成环评,启动厂房、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
  持之以恒深化全民创业。大力实施“创业人才工程”,鼓励支持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创业,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型,促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实施“招智引企”,重点引进支柱产业、重点项目等领域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支持帮扶创业主体创办小微企业、家庭工厂和兴办三产服务业。抓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提高创业成功率,真正让一切会创业、能创业的人才在白河找到广阔的创业空间。
  全力以赴争取和落实项目。密切关注中省宏观政策导向、资金扶持重点,结合财政专项资金改革,认真策划、论证一批重点项目,编制100个以上重点项目前期文本,力争达到可研深度。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白(河)郧(西)跨江大桥、白界路改造、棚户区改造、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集镇垃圾和污水处理、城市基础设施等一批重点项目立项或实施,全年争取中省项目资金7亿元以上。加大项目跟踪落实力度,保障建设要素,增强工作力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加快“三园”建设,打造县域经济增长极。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将从机制创新、产业培育、设施配套入手,努力把“三园”打造成为各类要素聚集、最具发展活力的县域经济增长板块。
培育现代农业园区。按照县上抓省级园区、部门抓市级园区、各镇抓县级园区的思路,明确发展规划和功能定位,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重点打造提升仓上天宝省级农业园区,促使城关中营省级农业园区实现提质增效,中厂晨合农业园区建成省级示范园区。加大卡子茶叶、歌风茶叶、绿韵药用牡丹等市级园区建设力度,建成卡子木瓜、红石河苗木花卉、药树茶叶、三院核桃、田湾茶叶等一批县级产业示范园。
  做强“两河”工业园区。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力争引进过千万元入园企业2户以上,新增产值过5000万元企业1户,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3户。加大规模企业的跟踪培育力度,认真落实领导包联、部门帮扶重点企业制度,因企施策,积极协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品牌创建、要素保障、技术改造等难题,力促现有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满负荷生产。
  加快“飞地园区”建设。抓住全市“飞地经济”试点县机遇,加快推进安康高新白河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征地搬迁、基础建设和企业入园工作,力争年内有3至5户企业落户,努力打造成为白河新型工业聚集区、风土人情展示区、“飞地经济”示范区,有效破解工业用地紧缺的矛盾,减轻县内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开辟白河发展新空间。
  3、突出示范引领,推动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集中连片开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将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2.3亿元,增长11%。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扎实推进养殖小区、家庭农场、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建设。抓好以永宏化工、逸牌木瓜酒、天裕木瓜饮品、安凯肉食品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建成中厂恒昌年产1200吨杏鲍菇生产线。建好一批以茶叶、林果、畜牧养殖为重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规模经营示范点,每个镇建成两个以上标准化“家庭农场”,引导种养业向特色加工和市场销售型转变,促进产业提质增效。
  扩张农业增收产业。把木瓜产业作为 “一县一产业”来培育,抓好8个生态富硒木瓜示范镇和40个示范村建设,加强木瓜园的规范改造和病虫害防治,着力推动大户流转、集中管护,不断提升产业建设成果和产出效益。畜牧产业重点培育养殖大户,鼓励发展特色养殖,通过组建一批养殖合作社,发展陕南白山羊10万只,生猪出栏16万头。茶叶产业重点推进产品开发和品牌融合,抓好卡子、宋家、茅坪、中厂等4个茶叶基地镇建设,新建标准化茶园5000亩。粮食生产稳定种植面积28万亩,烤烟保持种植面积7000亩,建成规范化蔬菜生产基地2000亩,新发展连片核桃园1万亩。着力抓好黄姜、蚕桑、中药材、魔芋等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进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条。坚持立体综合开发山林资源,每个镇建成2至3个山林经济示范点。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积极开展定点、定岗、订单培训,努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务工,实现劳务输转6.5万人次、劳务收入10亿元以上。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支持农民以土地入股等方式参与现代农业经营,引导工商资本进农村,切实增加农民土地收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覆盖。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脱贫8000人。
  4、壮大主导产业,力促新型工业提速增效。主导产业是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我们将坚持本地企业与招商企业并重扶持政策,大力发展主导产业,着力扶优扶强,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25亿元,增长20%。完成工业投资4亿元以上。
  推动汽车装配制造业规模化发展。协助神达公司专用车产品通过工信部备案公告,推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支持俊达公司研发系列车型,加大品牌创建和营销力度,争取将环卫系列车辆纳入省政府采购目录;积极引进开发零部件生产项目。
  不断壮大医药化工产业。支持庆华化工实现扩能增效;协助永宏化工完成项目环评验收,建成沼气循环利用系统;推动秦巴中药材、大地药用植物开发投入生产。
  推进新型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加强市场监管,促使白龙公司技改、创源节能建材项目建成投产,促进好表现涂料、城投建材、利民建材、汉石科技实现产销两旺。
  加快发展木瓜饮品产业。加大木瓜系列产品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提升现有企业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积极策划引进企业实力雄厚、木瓜消耗量大的精深加工项目,切实提高木瓜的利用率和商品率。
  积极培植新兴产业。支持天尔秀服装服饰公司、康泰鑫制衣公司等新投产企业正常运营,扶持恒达废弃资源综合开发公司、康洁纸制品公司、林帮木业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促使步入规模化运营轨道。
  5、扩大消费需求,着力培育三产增长点。扩大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我们将面向市场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激活城乡消费市场,改善生产服务,力争三产增加值增长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新增限上企业10户。
  力促三产企业正常运营。抓住“十天”高速全线通车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有利时机,支持发展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休闲观光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仓储行业,规范发展邮政通讯、金融保险业务,鼓励本地企业开展产品网上直销,推动县旅游商务接待中心投入运营。积极帮助宾馆餐饮业转变经营理念,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在适应和服务大众消费需求中赢得发展。用足用活农民进城落户政策,引导搬迁群众购买商品房,提高县城和集镇社区商住房的入住率,激活房地产市场。
  扩大城乡消费市场。围绕面向一产、二产提供配套服务,培育发展信息咨询、家政服务、社会养老、休闲保健等服务产业,满足群众消费需求。积极引进推广专业市场、大型卖场、品牌连锁、特许加盟等新兴业态,打造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到农村建设批零网点,采取直营连锁和特许经营等方式,扩大农村消费市场。足额征收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支持农副产品平价商店建设,扩充茅坪、冷水等集镇网点,发展惠康、千百惠等平价超市,有效降低群众消费成本。认真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挖掘公众新的消费热点。
积极培育特色旅游业。推进城关文化旅游街区建设,有序实施桥儿沟明清古街修复,完成张家大院下院B栋修复工程,建成白河民俗博物馆。以红石河核心景区建设为带动,开发平顶山、庙山寨等自然生态旅游和梁家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结合现代农业、林业示范园区建设,抓好旅游示范镇村建设,积极培育农家乐示范户,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及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包装开发白河木瓜、“春燕”茶叶、根雕盆景等特色旅游商品,培育三产新的亮点。
  四、着力改善发展基础条件
  基础是发展的先决条件。我们将突出以人为核心,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为先,做到建设与管理并重,加快完善“11135”规划体系,推进以集中安置为主的避灾扶贫搬迁工程,着力构建空间布局合理、产业支撑有力、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社区体系。
  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按照县城—集镇—新型社区“三位一体”的布局,推进县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和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四规合一”。有序推进县城城南片区、河街片区、向荣片区改造建设,完善狮子山新区配套设施,抓好“气化白河”、排污管网、公厕改造、集贸市场等市政建设,建成县城供水备用水源,更新城区街道标识标牌,逐步完善县城服务功能。按照规模适度、生活便利的要求,抓好茅坪、西营区域重点集镇建设,着力改善中厂、仓上、冷水集镇基础条件,提升构扒、双丰、麻虎集镇建设品味,推进小双、宋家、卡子集镇合理有序开发,逐步完善集镇广场、农贸市场、公共厕所、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着力扶持城镇产业发展,切实提升集镇的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按照服务周到、便利生活的要求,加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抓好100户以上移民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教育文体、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强化社区产业支撑,积极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力发展配套产业,提高社区就业增收能力。
  综合治理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积极探索县城管理服务新机制,着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出店经营、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以及运输车辆抛洒渣土等突出问题,切实改善县城环境面貌。加强县城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监管,完成枇杷沟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启动茅坪、西营、冷水、构扒等集镇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冷水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铺设中厂、构扒、茅坪等镇连接县城污水处理厂的管网,建成中厂镇垃圾中转站。加快汉江及白石河沿岸、重点村镇、县城临江住户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集中收集处理工作,坚决防止污水、粪便直排乱倒。以清洁水源、家园、田园、能源为目标,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抓好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和循环利用,着力整治农村乱倒、乱放、乱排、乱烧等突出环境问题。加大搬迁群众教育培训力度,改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尽快实现农民向市民转变。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中、省、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坚守生态“红线”,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决不新增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坚决整治超标排污、总量超限的企业,严厉查处破坏资源环境的违法行为。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沼气、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全面加强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节能。扎实抓好天然林管护、丹治二期工程、中小河流治理、高标准基本农田、沟渠整治等项目,启动茅坪、宋家段及冷水河流域防洪堤建设工程。深入推进汉江综合整治,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建立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严格落实涉水涉河项目前置审批制度,规范开山采石、削山建房行为,启动仓上镇钉耙沟滑坡、狮子山后山滑坡等治理项目。严守限额采伐和林地征占用红线指标,维护林业生态安全。抓好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严格矿产资源管理。攻坚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创建省级生态镇2个,市级生态镇1个、生态村3个。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长防林工程,造林2.5万亩。突出抓好城镇社区周边、汉江沿岸、公路沿线等区域绿化,大力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新建一批绿色道路和公共绿地,让广大群众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努力建设碧水青山、绿满城乡的美丽家园。
  五、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将坚持深化改革不动摇、扩大开放不止步,切实改善投资环境,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活力。
  推进重点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和对接中省市各项改革部署,把握政策实质,从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最紧迫的地方入手,加快实施一批条件成熟的改革事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该放的彻底放,该管的管到位,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力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管理缺位等问题。改进政府支持企业的方式,加快以市场信息、人才培训、贷款担保为重点的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融资服务机制,搭建政府、银行与企业沟通联系的平台,促进项目与资金的快速有效对接。鼓励各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规模,支持县农商行增强服务发展的能力,有效发挥县城投公司融资平台的作用。改进绩效考核和评价办法,加强公共财政、生态环保、城乡规划、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信访维稳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
  提高招商质量。把提供就业岗位、税收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标尺,策划包装一批集聚性、配套性、特色性的招商项目。改进招商方式方法,突出招商重点,着力选优引强、招大扶优、集群承接、延链引进,切实增强招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健全有效的招商工作机制和考评措施,建立重点招商项目联席协调和预审制度,探索开展项目集中服务活动。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以企招商、以商引商、代理招商力度,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亿元以上。
  优化投资环境。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市场监管,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强化县政务大厅运行管理,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逐步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升政府公信力和企业信誉,全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守信践诺的信用环境。抓好企业周边环境整治,规范涉企检查行为,严肃查处欺外排外、蓄意滋事、刁难客商等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严厉打击各种恶意阻工、强揽工程、欺行霸市、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努力让所有在白河创业就业的人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实现梦想。
  六、在改善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
  发展社会事业是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要求,有效的社会治理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保障。我们将尽力而为,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下大力气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群众生活得更有保障、更加幸福。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巩固提升“双高双普”创建成果,实施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高考上二本线人数稳定在1000人以上。深化全省医改试点县建设,全面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推进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不断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茅坪镇文体中心。鼓励和规范发展民间文艺团体,支持文学艺术精品创作,积极培育小微民营文化企业。全面启动《白河县志》二轮续修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把惠民政策向社会底层和弱势群体倾斜,不断提高各类社会保障救助标准和覆盖面,切实做好农村合疗、城镇医保、基本养老、城乡低保、五保供养、高龄补贴、残疾人补贴等社会保障的规范管理工作。抓好创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复转退伍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全年投放创业贴息贷款200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50个,新增城镇就业1350人。推进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运行,完善住房分配、有序退出和社会化管理机制,新建和改造各类保障性住房2000套(户)。完成300户农村特困户搬迁安置。积极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县老年公寓建设,启动农村互助幸福院试点建设。加强城区殡葬管理,做好惠民殡葬工作。加强慈善帮扶和特困救助,加大城乡困难家庭和城镇“零就业”家庭的帮扶力度,保障突发性困难家庭基本生活需要,努力使困难群众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盼头。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机制,全面推行“以房定户、以房管人”的管理服务模式。加强农村户籍管理,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积极推行网格化、信息化管理。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源头预防、属地管理、积案化解、领导接访和责任倒查机制,着力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到位、行为违法的惩处到位。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整治,有效惩处欺压百姓的街痞村霸,严厉打击带有黑恶性质的违法犯罪行为,着力解决危害公共安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治安问题,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倡导以镇、村(社区)为单位制定“村规民约”,不断推进政务、村务、校务等公开,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和谐。严格执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建立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研判长效机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和重大舆情。认真落实防灾减灾措施,加快农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扎实做好防汛防滑工作。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以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食品药品及校园、敬老院、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群众平安生活。
  提升全民思想道德素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广泛开展“学雷锋”和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道德模范和先进事迹,汇聚传播 “正能量”。积极引导公众从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推动社会风气持续好转。
  七、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新形势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我们将认真落实县委决策部署,主动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监督,切实提升政府的治理服务能力,推动政府工作提能、提质、提效。
  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着力规范政府行为。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并向其报告工作,主动与县政协协商讨论重大事项。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重视人大和政协视察、调研成果的运用。自觉接受司法、舆论和社会监督,认真听取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的建议意见,建立县政府常务会议群众代表旁听制度,开展公民代表走进政府机关活动,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社会公认度和群众满意度。坚持执行重大事项公众参与、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制度,完善行政决策机制,努力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坚持定期开展集中讲法学法活动,认真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
  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增强实干苦干意识,对于职责所在和既定事项,做到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搞短期行为,不做表面文章,确保工作定一件、抓一件、成一件。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不回避、不推诿、不退缩。全面落实岗位责任、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等制度和要求,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高效运转。坚持目标引领,强化责任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加强督导检查,坚决克服“不推不动”、“不催不办”等懒散现象,严厉查处不作为、乱作为等失职渎职行为,确保政令畅通。
  切实改进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实施意见”、市委“十项规定”及狠刹“五股歪风”、县委“七条规定”,不断深化干部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善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扎扎实实为民办事,真心实意替民解忧。大力提倡“一线工作法”,引导广大干部在一线施展才华、深入基层推动工作、到现场解决问题。从县政府做起,少发文、开短会、讲实话,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办实事、谋发展上。深入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治浮”活动,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问题。
  加强廉政建设。牢固树立党性意识、敬畏意识、法纪意识和底线意识。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更加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持重大项目全程监督,深化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推进县级部门预决算公开、公务卡管理和电子化采购改革,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改革东风起,破浪正当时。站在新的起点,肩负新的使命,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依靠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团结拼搏,奋力前行,为加快建设美丽富裕新白河而不懈努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