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媒体关注 > 正文内容

    安康依托产业发展确保移民搬迁稳得住能致富

    作者: 时间:2013-12-25 16:46 来源: 字号: 打印

      陕西日报(记者:叶林斌  通讯员:胡亚斌  郭邦胜)“从山上到山下,这仅仅是第一步,让搬迁群众可持续发展、实现稳定增收才是我们的目标!”安康市市长徐启方对记者说。三年来,安康市在稳步推进避灾扶贫搬迁让群众“安居”的同时,下大力气破解“乐业”难题,确保搬迁移民收入稳定,不反弹。

      走进石泉县后柳镇中坝村移民搬迁安置点,这里文化活动中心、观光河堤、路灯草坪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胡长慧告诉记者:这里原本是一片烂河滩,通过移民搬迁已有125户村民在这里安家,三年来先后有24户办起了农家乐、农家宾馆和超市,其余的搬迁户除外出打工者外,都被吸纳到附近的三个产业园区务工,搬迁安置户基本上实现了户户有增收来源。去年该村村民人均纯收入5000多元,今年有望突破9000元。

      紫阳县双桥镇引进茶叶龙头企业,新建茶园2000亩,吸引了周边400多个搬迁户就地就业,仅靠茶叶采摘一项,一个农妇年收入能达到4000元到8000元。紫阳硒谷生态工业园吸纳蒿坪镇双星安置小区300多农民就地变成职业工人。同样,在白河县仓上镇裴家生态社区,89户搬迁群众成为当地天宝现代农业示范园的产业工人,形成了“居住在社区,增收在园区”的增收格局,农民由此成了产业工人。

      “一区一策,一户一法”是安康市解决搬迁户产业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2011年以来,安康市建设集中安置社区708个,累计搬迁安置7.5万户、28.6万人。他们在制定搬迁规划的同时也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在录入搬迁户信息时就摸清搬迁户产业发展需求,确定增收门路,制定产业扶持办法,实现了“安居”和“乐业”齐头并进。

      在具体实施中,安康市坚持“三个三”工作法,助推搬迁户稳定增收:“三个同步”,即将搬迁安置社区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同步、搬迁建房与园区建设同步、搬迁人口流动与产业聚集同步;“三个结合”:将搬迁户增收长远规划与当下增收相结合、就业与创业相结合、本地就业与劳务输出相结合;“三个优先”:对需要学习技能的优先进行技能培训,对发展产业缺乏启动资金的优先予以扶持,对想在本地就业的优先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因户施策,多管齐下,让搬迁群众吃下“放心丸”,实现了“致富梦”。目前,在搬迁的20多万村民中,有10%的能人自主创业,30%的村民在附近园区就业,60%的外出务工。移民搬迁户真正实现了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