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汉阴县城,首先看到的是一条清澈的人工湖把城区一分为二,湖的南面一座座高楼矗立在新修的广场四周,格外耀目,她向汉阴人民展示着充满现代气息的魅力;湖的北面被誉为陕南第一街的汉阴北城街与316国道接壤,横亘县城东西,促进了汉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也见证了老街古巷的古朴典雅和汉阴人民日渐富庶的生活。优美的人居环境,靓丽的园林县城,勤劳的汉阴人民,每一刻都诠释着日新月异的城镇建设。
近年来,汉阴县围绕“强力推进山水园林县城,着力构建优美人居环境,建设陕南最佳人居县城”的奋斗目标,以城南新区开发、老城改造、村镇建设、环境整治为重点,以“经营城市”和强化城市管理为手段,不断加大城乡建设管理的力度,城南500亩城市建筑开发全面建成,拓宽改造老城主次干道20余条总长10公里,建农贸市场2处,全面完成了18个乡集镇和100个村的集镇和村庄规划设计工作,城镇建设取得了不斐的成绩。
多方融资,快速推进城南新区开发。按照“城镇靓县、北充南扩”的战略,以打造投资“洼地”为举措,通过土地统征,竞卖增值,招商引资,吸纳民间注资,政府各部门项目争资,财政补资,市政工程节资等多渠道融资。三年来投入5亿元,开工建成了以城南凤凰大道、滨湖路为代表的主次干道21条4740延长米,以滨河世纪花园为代表的各类商住楼50幢、20万平方米,以凤凰广场、人工湖为代表的城市景观、绿化工程4处11万平方米,以文化艺术中心、县政务大厅为代表的县直机关南迁单位9个,以双星一组为代表的新村村民安置区3处200户6万平方米,新增日供水能力6000吨的供水工程1处,容量100立方米的燃气供气站1座,铺设雨污分流排水管网5000延长米,供水管网4000延长米,并同步实施了电力、通讯、有线电视的迁改。2004年该县还被省政府表彰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县”。
改造老城,靓出县城风姿。该县投资2000万元的北城街建成后,全面铺开加快了老城的改造。去年,汉阴县委、县政府将老城改造列为全县十件实事,相继完成了富强东路、龙岗路、北城街西段、迎宾路等9条街巷的改造,投资500余万元建成了占地1.3万平方米的东城集贸市场。投资50余万元完成了人工湖两岸光亮工程建设,新安装路灯60余盏,改造路灯70盏、新增16盏中华灯、8盏椰树灯,在繁华的南大桥还安装了泛光灯和LED装置。并先后改造县城公厕7座,安装改造路灯600余盏,栽植行道树3000余棵,购置果皮箱300个。老城的改造力度逐步加大,不仅净化了城市环境,靓化了市容市貌,美化了居民生活,也使该县2005年被省政府授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县”,进一步推动了汉阴又快又好的发展。
科学规划,村镇建设起步良好。汉阴县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工业区、农产品经济区和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位居公路沿线、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关镇、涧池镇、平梁镇、蒲溪镇实施了小集镇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2个集镇和8个村的规划修编,投入150万元,完成村级公路改造硬化34公里,改造垃圾厂7个,新建集镇农贸市场1处。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准和道路、绿化、照明“三配套”,功能、环境、造型“三统一”,生态、景观、格局“三协调”的要求,完成了城关镇龙岭村、涧池镇花果村、平梁镇安合村的建设规划,并全面启动了10个重点村的建设,川道集镇也积极展开了集贸市场的改造开发 。如今,该县的小集镇道路平坦、房屋整齐、物资丰富、商贾云集,不仅方便了周围群众的生产、生活,丰富了文化生活,而且有力的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十一五”是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期,该县为进一步加大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力度,纵深推进“城镇靓县”战略,开工9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投入1600万元加强市政工程建设,并抓好6个重点集镇和10个示范村建设 ,开工房地产4万平方米,启动城南精品住宅园和行政办公区的建设。掀起了新一轮的城镇建设新高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