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理论调研 > 正文内容

    依托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

    关于发展我市物流业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郑芳 周云飞 时间:2013-07-17 18:35 来源: 字号: 打印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业,它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功能大,对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安康处于成都、西安、武汉、重庆等三大省会城市和一个直辖市的几何中心,是“西三角”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都----重庆经济区的商贸辐射区,也是连接成渝、关中、武汉三大经济区的重要交通枢纽,成为三大经济区商贸流通的物流中心站的地位日益凸显,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一、安康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对68家物流企业的调查分析
      为了更好的掌握安康物流业的发展现状,我们采取实地调研和书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安康10县(区)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考察调研了汉滨、石泉、汉阴、旬阳、紫阳、白河6个县(区),听取了近30余家物流企业发展情况的介绍。截止2012年底,全市共有物流企业68家(不含45家快递、52家运输企业)如表1所示。
     

    表1 全市物流企业分类明细表

    分类项目

    分类明细

    户数(家)

    注册资本

    5000万以上

    5

    1000-5000万

    28

    1000万以下

    35

    总投资

    1亿元以上

    14

    5000万-1亿元

    27

    1000万-5000万

    19

    1000万以下

    8

    项目进程

    已建成投产

    21

    正在建设

    21

    拟建

    20

    2012年营业收入

    1亿元以上

    5

    5000万-1亿元

    3

    1000万-5000万

    13

    1000万以下

    47

    物流企业类型

    农副产品加工及配送

    35

    建材物流

    14

    冷链物流

    6

    其他

    13

     
      2012年全市社会物流业增加值84.57亿元,占全社会生产总值16.5%,物流产业完成投资24.45亿元,全市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发送量6992万吨,增长11.5%,货物周转量37.17亿吨公里,增长18.6%。从物流企业的发展态势来看,安康物流企业在发展数量、规模和服务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改变,特别是商贸物流企业最为活跃。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安康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物流业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物流的需求不断增长、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就其发展理念、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挥作用程度与总体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物流理念有待提高
      从调研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和部门对现代物流的概念、地位及作用认识含糊,对现代物流新的技术模式和信息化服务不甚了解,对核心内涵掌握不够系统,对现代物流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比重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导致供应链管理低下,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了物流资源和功能的释放,束缚了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不利于现代物流业的推进和发展。
      2、社会服务功能有待完善
      物流企业专业化和精细化与供应链的一体化配套的服务水平不高,突出表现在小、散、乱。运输、包装、仓储、装卸等环节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产业链条,社会化运作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不能有效衔接,造成物流企业间以及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间的物流信息尚未达到共享共用。缺乏独立的仓储物流中心和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机构,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流通只能靠企业自己解决,增加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3、物流园区功能规划有待加强
      目前,全市物流企业还是以运输为主,其它类型的流通加工、综合承包、业内分包等成规模物流企业较少,物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度较低,开展延伸服务的物流企业数量偏少。在规划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与物流园区建设时,要综合考虑与当地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的结合,不能为建园区而建园区,一方面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土地不能满足,另一方面由于设计规划的不尽合理,造成园区土地的浪费。如何防止重复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合理规划、整合物流园区的建设,不断完善物流园区功能,是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
      4、商业经营模式有待创新
      网购已逐渐成为时下最流行的购物方式,且逐渐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景。做为新兴营销模式,网购正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搅动着传统零售业,而网络销售在安康几近空白,我市需要借助网络平台开发富硒食品及特色产品的网购潜力。
      5、物流人才短缺
      我市现代物流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物流业从业人员主要以仓储和运输服务人员为主,普遍缺乏现代物流经营、管理和运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特别是缺乏物流方案设计运作、信息处理方面的人才,制约了我市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二、安康发展商贸物流的优势分析
      商贸涉及零售、批发、餐饮、住宿及居民生活服务等行业,涉及大量的商品流通和物流服务功能,商贸物流也是最接近于市场或最终用户的供应链环节,不仅关系到消费者,而且也对后端的生产制造、原材料供应有着非常重要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西安是全国规划的六大航空枢纽和铁路交通枢纽之一,也是国家批准为21个物流节点城市之一,安康作为陕西的第二大交通枢纽中心,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是大西安物流节点城市的重要支点城市,对于承接东西部产业转移和商贸流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方向,安康将建成上游地区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可见重要的区位、交通和战略优势将迫使安康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非常重要的商贸流通的汇集地和中转地,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提高商贸物流的服务水平,既具有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为商贸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安康位于西安、成都和重庆“西三角”经济圈内,是连通关中、江汉、成渝三大经济区、耦合中西部地带和南北方地域的重要战略区域,现有316、210等5条国、省道,阳安、襄渝、西康三条铁路,包茂、十天高速等7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随着安康机场迁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快速形成,安康将逐步形成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并行的综合运输体系,为商贸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基础保障。
      2、物流信息通信网络发展较快,为商贸物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以程控交换、光纤、数字微传播为主,有线与无线通信相结合的信息通信网络,成为发展商贸物流的重要支撑。
      3、物流服务方式呈现多样化,为商贸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供给能力
      近年来,安康的物流配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业务出现了积极的发展势头,各大、中型超市、专卖店、便利店等新的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蓬勃兴起,全市已发展快递45家、配送中心32个、市县连锁超市网点近百个。物流服务方式已经由传统的仓储、运输业转型向专业化服务延伸,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不同经营规模和多种服务模式构成的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群体。如汉滨康星再生资源利用中心、石泉县大型农副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平利绞股蓝茶叶冷调保鲜库等一批项目运行良好,为我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和活力。
      4、物流企业快速增长,为商贸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
      2010年全市注册的21家物流企业中主要以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服务为主,注册资金仅有3075万元,2007年省政府做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决定后,我市紧抓机遇,现代物流业有了较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12年底68户企业注册资金74213万元,尤其以商贸物流发展最为显著。2012年我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63.08亿元,增长23.5%;限额以下88.26亿元,增长7.7%。此外,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日用工业品下乡等也带来较大的商贸物流市场需求。
      5、物流资源潜力巨大,为商贸物流的发展提供了相对优势
      我市紫阳、平利的茶叶绞股蓝;汉滨、白河、岚皋的天然饮用水、黄姜、魔芋;旬阳、汉阴的绿壳蛋、葛根系列产品等地方特色产品成为带动我市物流业发展的优势潜在资源。特色农副产品日益丰硕,延伸了三次产业链条,不断壮大工业经济结构,商贸物流的相对优势不断显现,特别是商贸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商贸物流也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物流生产基础。
      三、加快发展安康商贸物流的建议及措施
      商贸物流是现代社会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领域,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部分,它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产品价格与产品销售,而且对于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商贸物流产业包括商贸业和物流业两个部分,两者间呈现相互依存的关系,商贸业是物流业的基础,物流业是商贸业的延续。发展商贸物流业可以降低商贸业和物流业企业的运作成本和流通费用,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优化与提升经济产业结构,增强城市的产业凝聚力。
      1、做好商贸物流支点城市建设规划,承接大西安物流节点的产业转移
      依托我市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物流资源,紧抓国家西部大开发、陕南突破发展及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契机,积极做好安康物流支点城市建设规划。首先围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以信息化和标准化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结合安康总体发展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分步骤建设商贸物流业。在布局与建设上要充分考虑城市人口分布、资源分布、产业布局、功能结构以及与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相协调,实现各物流节点在功能上的有机分工、功能上的相互协调、空间上的合理分布。
      2、加强物流园区的功能规划,提高物流企业专业化服务水平
      加强商贸物流理念在我市现有物流企业的普及力度,加强对商贸物流园区发展的统一规划与指导,完善与商贸物流发展的有关政策,加强监督物流供需双发的责任与义务。一方面,要求作为需求方的工商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对降低流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将大量潜在的物流需求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培养出专业化分工的第三方物流专业企业。另一方面,要求作为物流服务供给方的物流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理念的学习,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转变物流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
      3、整合安康的区域优势资源,挖掘潜在需求市场
      发挥我市生物矿产及富硒资源的相对优势,搞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加快以物流配送中心为重点的商贸流通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整合各类物流资源,通过改造、盘活、挖潜传统物流企业闲置资产,优化、整合社会闲散物流资源。加强现代化物流技术的普及,推广运用现代物流技术标准,提高物流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一方面培育农村市场为重点,抓好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专业农业交易市场建设,以投资促销费、以集市活流通,积极推进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鼓励和引导消费,挖掘潜在的需求市场,指导商贸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注重市场营销,逐步提高市场产品占有率。
      4、构筑物流企业的信息服务平台,形成物流行业数据库
      依托安康信息港、安康政府网,利用现有电子政务系统,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建设适合我市商贸物流业发展需要的公共信息平台,以“政府为基础的公用层—企业间合作为基础的共用层—企业为主体的应用层”的结构模型构建,实现政府及各行业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枢纽和节点城市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物流企业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从而形成我市物流行业的大数据库,以此推进我市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进程。
      5、加强商贸物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物流业人才支持体系
      制定切实可行的商贸物流业人才资源发展战略,优化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吸纳培养一批有战略眼光、素质全面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加快培养和吸引社会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中介服务以及熟悉商贸物流规律等方面的人才,吸引各种人才带领创办商贸物流企业,鼓励大专院校专业人才从事商贸物流业,建立完善物流业人才库和人才需求网络,为我市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琼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