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县加快城镇化进程 倾力打造安康副中心

    作者:陈龙 时间:2012-10-31 08:17 来源:石泉县 字号: 打印

      近年来,石泉县坚持以统筹为抓手布局谋篇,按照“做强县城、做优集镇、做好社区”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县城建设“44432工程”,不断完善城镇建设体系,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倾力打造安康副中心城市。
      规划引领,实施全域规划。一是精心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按照“功能区域划分科学、人口空间布局合理、城乡产业有机对接、公共服务相互配套”的要求,形成了以县城为龙头,以重点镇为依托,以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农村居民居住点为支撑的“12591”城镇规划体系(1个中心城市、2个县域副中心,5个重点镇,9个集镇,100个新型农村社区)。二是积极修编县城总体规划,围绕建设“陕南最美丽的县城”目标、按照“山水园林城市”的风格定位、“旅游休闲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安康副中心城市”的区域定位,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全面修编,县城规划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形成了“一江两岸四片”(即汉江两岸、老城片区、东延片区、杨柳片区、江南片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建设布局。三是不断完善村镇建设规划,编制完成了11个集镇建设总体规划,68个村庄发展建设规划和30户规模以上集中安置点规划。
      做强县城,扩大县城规模。一是优化行政资源布局,拉大城市骨架。计划在老城、东延、新堰、杨柳四大片区新建行政资源21处,搬迁机关单位44个。二是以配套设施建设为核心,完善城镇功能。推进县城路网建设,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19条,改造背街小巷45条,完成北环路和滨江大道延伸改造,建成广场7个、公园2个,垃圾厂和污水处理厂即将建成投用。三是以园区建设和发展旅游产业为载体,提升城镇化硬实力。以古堰和池河工业园区为平台,实施园区承载、集群发展,建成县城古街、熨斗燕子洞、中坝大峡谷、后柳水乡、子午银滩5大景点。四是强化政策保障,为城镇发展兴业聚人。制定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鼓励全民创业试行办法》、《鼓励农民工进城居住和就业创业的十条意见》等配套政策,引导产业、人口向城镇聚集。
      做优集镇,加快集镇建设。将池河、后柳作为县城副中心进行了全力打造,构建“三镇一体”建设格局,将熨斗、两河作为旅游型重点集镇,扩张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设施。同时,整合移民搬迁安置、农民进城入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产业园区建设、重点集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加大以集镇扩建为重点的新型社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做好社区,逐步推动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以城带镇、以镇促村、村社共建、梯度推进、整体协调的发展格局。
      强化措施,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实现管理全域覆盖。设立乡镇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全县11个镇均成立了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配齐乡镇规划管理助理员。同时,结合城镇监察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原有3个城市监察管理中队的基础上,又分区域及时组建成立了3个基层城镇监察管理中队,其中成立的后柳中队,具体负责后柳、喜河、熨斗3镇;池河中队具体负责池河、中池、迎丰3镇;杨柳中队具体负责饶峰、两河、云雾山3镇以及县城杨柳新区,城镇管理范围不断延伸。二是加强环境卫生整治,设立环卫咨询站、环卫监督岗,完善环卫清扫保洁机制,推行环卫工人绩效工资制和清扫保洁奖惩制,加强对各类饮食门店、摊点的卫生管理。三是狠抓占道经营专项治理,对出店经营、乱摆摊点、流动占道经营等现象进行重点、持续清理整治。加大对城市“牛皮癣”、广告、横幅、乱牵乱挂、乱搭乱建的治理力度。四是加强城区绿化管理,大力推行拆墙透绿、见缝插绿、一街一景、绿化工程,全力营造 “适宜创业发展,适宜生活居住”的城市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广娟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