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陕,随处都能看到“支部+协会,产业基地”的大标志牌。这已成为宁陕农村党支部当前参与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
“支部+协会”的党建模式,是以村党支部为领导核心,以专业协会为纽带,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的程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城关镇石沟村在2000年,初兴袋料食用菌时就自发成立了食用菌协会。原任村支书谢祖银带领全村党员干部艰难发展袋料食用菌20万袋,当年就收回投资并有盈余,这一下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第二年,全村发展了50多万袋。目前,全镇289户发展了320多万袋。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上万元,而且还带动了周边的新矿乡、汤坪镇等14个乡镇60多个村。
近几年,在城关、江口、广货街等乡镇、村组的食用菌协会带动下,一批以药材、蔬菜、养殖为主的协会组织相继成立。金川镇是全县板栗最大乡镇之一,99%的农户拥有板栗园,旬河村党支部书记秦顺娥一家发展了100多亩板栗,仅此一项年均收入达1万多元,全镇现已发展板栗2.1万亩优质示范基地。
汤坪村党支部在开展先进性教活动期间,协会调入2000只适宜林下养殖的优质鸡苗,免费发放给养殖户,进行养殖,全面带动全村养殖业的发展。为了推进养殖业发展,县上按照标准化圈舍要求,重点发展了100头养猪大户50余户,50头养猪大户100余户,计划年底前新增养殖大户50户,并完成1000户的圈舍改造任务。目前,全县14个乡镇98个行政村共有食用菌、药材、板栗等各类村级专业协会 40多个。
在农村产业调整过程中,村党支部主要是全力为村民搞好服务,协调资金、搞技术培训等;而掌握市场、了解行情、防止农户吃亏上当则是协会的主要职责。“支部抓协会,协会带农户”在全县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局面。现在,村民都说村干部是群众中的能人、信得过的人。村干部说话在村里也有了分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