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河县城向南10公里,穿过构朳集镇,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阔整洁美观的彩虹公路,这就是高庄、玉门、东坡群众翘首期盼的构坪公路了。
连绵的秋雨,将群山清洗的格外空灵通透,也将山下的彩虹公路映衬的愈发夺目。
肖作方家的新盖的两层小楼就坐落在构坪路边,前面是构坪路,后面是青山,田园式的农家院,让这个66岁的老人生活的很惬意。“路没改造前,就想攒钱赶紧从这里搬走。去一趟县城得个把小时,没车不说中途还得倒几趟车,太不方便了。”说起以前破败的村道,肖作方直摇头。
从羊肠小径到3.5米宽的村道,再到如今宽阔美丽的柏油路,73岁的刘大运老人见证了构坪路的巨大变迁。“听说要改建路,我们都很高兴,没想到修的这么漂亮。”看着眼前不断伸展的路,老人喜不自胜,“现在到哪儿去找这么好的地方哟。”
湖北随州人陈德胜对路的渴盼最为强烈。作为来到白河9年多的招商企业家,东坡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质的石板材资源让他毫不犹豫地在白河投资建厂。可囿于交通条件的制约,陈德胜厂子的生产规模一直上不来。
“要致富,先修路。”2017年,投资1.2亿元的构坪路升等改造项目开工建设,经过1000多个日夜的奋战,2019年国庆节前,全长16.6公里的构坪公路投入运行,原本制约东坡村发展的“肠梗阻”,如今成了通衢大道。
“这是一条名副其实的脱贫路、工业路、旅游路。”构朳镇党委书记难掩兴奋地介绍说,随着构坪路的全线贯通,改变的不仅是高庄、玉门、东坡三个村5000余人的出行状况,发展致富的门路也豁然敞开了。
“以前运料车最多拉三四趟,现在一天可以跑七八趟了。”道路条件的改善让陈德胜发展信心十足:“我将把构坪路沿线打造成石材产业带,真正把它打造成为就业增收的富民产业。”
路好了,也让返乡创业大学生柯昌勇看到了发展前景。依托东坡千年银杏及木瓜、野生葛根等资源,他将木瓜葛根药食同源加工项目选在了构坪路沿线。“路不行,虽然生态环境好,但运输成本高,效益发挥不出来。”柯昌勇介绍,目前厂房建设已基本完成,困扰产业发展的交通问题已成为了过去。
随之兴旺起来的还有乡村旅游,东坡千年银杏、响水岩瀑布、棺材岩等景点因道路的改善成为乡村游、自驾游的打卡网红景点。
“你看我们这地方多美,城里人都想来这儿住!”贫困户石昌英有一手闻名乡里的好厨艺,因交通条件的制约,困在深山无人识。路好了,来东坡旅游的人多了,石昌英的好手艺也有了用武之地,她注册了一家农家乐,绿色原生态的加工方式和良好的口感受到游人的追捧。“没想到这门手艺还能挣钱。”受惠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如今的石昌英不仅脱了贫,而且有了持续增收的基础。
公路通,产业兴。随着道路条件的改善,信息传递快捷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变了,农家乐开起来了,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多起来了,更多的村民突破家庭小作坊经营,把腊肉、甘蔗酒、魔芋、蜂蜜等特色农产品搬到了城里人的餐桌。“现在,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精气神也提起来了,原本的穷山沟也焕发出了新气象。”构朳镇人大主席汤波颇感自豪的说。
“路通了,脱贫的希望也通了”。对于地处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白河县来说,道路建设的重要性更显突出。构坪公路升等改造项目建设给地方群众带来的实惠,只是白河发展交通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一条条道路的建成通车,不仅改善了群众出行方式,而且有效带动了白河乡村旅游、农业和工业的发展,让数以万计的贫困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公里”打下了坚实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