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秋后喜算丰收账

    作者:王建春 董明汉 时间:2019-09-04 08:29 来源:平利县 字号: 打印

      2017年,对于世代居在平利县广佛镇闹阳坪村3组尖嘴崖半山腰的陈世才来说,最大的喜事是终于从山上危房搬到了山下,一家六口住进10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新房。
      据老陈的帮扶人村监委会主任李兵介绍,陈世才自小面部意外烫伤,右眼失明,老父亲今年83岁,妻子智力障碍,3个子女,大的15岁,小的5岁,正处最困难时期,对于挪窝建房,他是连想都不敢想。针对他家既无劳力又无资金的现状,镇村组织工程队实施统规统建,解决了他缺钱缺劳力的问题。按脱贫攻坚政策,政府补助9万元,他实际出资1万多元。新居结实、美观,周围平坦、热闹,水、电、路“三通”,上学、看病近便,老陈喜不自禁,发誓要干出名堂。
      李兵分析他家情况,只有陈世才半个劳力,除了种水稻、苞谷、洋芋、红苕,最好的项目就是喂猪。李兵因户施策,动员他到镇农商行贷了4万元贴息款,在新房边上建起两间猪圈,帮他买来猪仔。老陈本是个勤快人,在李兵这个“高人”的点拨下,种了两亩水稻,6亩坡地种满了洋芋、苞谷和红苕,基本解决了猪的饲料问题。老陈懂得“喂猪没得巧,窝干食要饱”,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的养猪事业,不但起早贪黑领妻子打猪草,还实行大猪和仔猪分开喂养,圈舍打扫得干干净净。猪仔圈在半坡上的老房里,远离人户,场地宽敞,25头猪仔不仅少生病,而且长得快。
      老陈喜滋滋地给我们掰指头算他的致富账:水稻熟了吃新米,苞谷、洋芋、红苕喂猪仔,父亲高龄补贴、养老金和自己残疾人补贴权作零钱花,已经出售14头仔猪这一项,收入现金7000多元,6头300多斤的猪,头头膘肥肉壮,少说也值1.5万元,11头猪仔不急出栏,等紧俏季节卖好价。对于今年的脱贫目标,老陈信心十足:“没麻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