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今年35岁的杨蓉,是石泉县粮食局派驻两河镇兴坪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驻村以来,她牢固树立为民服务、扶贫帮困思想,全身心投入驻村帮扶和指导工作,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初到村里,人生地不熟,工作千头万绪,一切从“零”开始,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杨蓉积极主动适应环境,在村“两委”的支持下,迅速进入角色,走村串户,和村民交朋友,在一次次的入户走访和耐心的政策解读过程中,杨蓉与贫困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常常有贫困户到杨蓉办公室给她带来自家种的蔬菜,杨蓉的心里暖暖的,对她来说群众的认同就是对她工作最好的肯定。
同时,杨蓉同村支部班子经多方考察、调研,确定了发展林麝特种养殖项目,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村干部带头出资30万元入股,先后注册成立了石泉兴坪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石泉县富泰麝业有限公司,兴办林麝特种养殖场,动员贫困户贷资入社。目前建设林麝养殖场6000余平方米,养殖林麝50头,以林麝养殖场为依托,按照分工分业的方式,通过入股分红、养殖场务工等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当年贷资入社的贫困户增收在3500元以上。
积极当好党建指导员、督办员、信息员、宣传员和矛盾排查化解员,积极协调沟通粮食局和有关部门与兴坪村的关系,积极促进包联村脱贫经济发展。由于兴坪村为合并村,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没有建立规范化的村级场所,2016年被县委组织部确定为整顿转化的后进村。杨蓉通过深入群众、走访调研,帮助村支部班子找准了问题根源,理清了发展思路,提出了以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统揽,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建立“抓班子、带队伍、强组织、夯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村支部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加强,实现了后进变先进的目标。
周末没有了,家人照顾不了,朋友说她“傻”,但杨蓉仍继续坚守,她说:“我是扶贫路上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如今,走进兴坪村,同龄人把她当姐妹、老年人把她当儿女、村干部把她当同事,杨蓉用她的“傻”换来了领导和同事的赞许,更换来了贫困户对她的认可和赞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河海大学到石泉开展党建共建对接活动[ 09-02 ]
下一篇:喜看太白岭的新变化[ 09-03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