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县三阳镇四措并举推进茶饮产业率先突破

    作者:佚名 时间:2005-09-02 16:26 来源:平利县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三阳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生态立县”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茶叶产业经营机制,狠抓规范管理、科技提效,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进了茶饮产业率先突破。
    一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茶饮产业提供技术保障。三阳镇在全县率先恢复茶业站建制,成立茶饮产业服务队,统一指导服务于全镇茶饮产业发展,科学合理布局、规范化建设加工厂、茶叶基地,狠抓茶饮产业规范管理、科技提效,强化技术培训,提高采摘、制作、包装工艺,统一品牌,改采大为采小、改采迟为采早、改采一季为采三季、改制大路茶为制精品茶,极大的提高了三阳茶饮产业的精细化生产水平,促进了茶饮产业效益的发挥。同时,积极拓宽营销渠道,规范市场秩序,推行诚信经营,保护茶农利益,促进茶农增收。
    二是狠抓茶饮产业规范管理、科技提效,为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三阳镇首先从转变群众观念入手,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今年3月份,三阳镇组织全镇14个村支书和12个茶叶大户召开茶叶产业观摩会,巡回各村参观茶园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提高了茶农的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其次是抢抓夏秋茶园管理的关键时节,组建茶园规范管理服务队进村入户,高质量、高标准地进行老茶园改造和高效茶园定型管理;第三是成立完善村组集体连片茶园经营机制领导小组,摸清了全镇连片30亩以上的村组集体茶园底子,采取拍卖、长期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彻底解决、完善了集体茶园经营机制,夯实了茶园管护权责。截至目前,全镇9200余亩新老茶园权责明确,全部按技术操作规范进行了修剪定型、深挖除草、追肥灌溉等标准化管理,茶园长势良好,春季产茶72吨,产值300余万元。
    三是坚持抓点示范、“强村大户带动”战略,为实现茶饮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提供有力保证。三阳镇全面推行抓点示范的工作方法,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带动整体均衡发展。主要领导分别包抓1个强村,班子其他成员抓一个5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示范点,一般干部抓一个30亩以上的示范点,把各示范点有机地串接起来,形成示范带,带动全镇茶饮产业上台阶、上水平。全镇共培育扶持了尚家坝、梁家坝、牛角坝、蒿子坝等4个强村和罗显财、孙自明等10个规模大、意识强、效益好的大户,有力地推动了三阳镇茶饮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四是创新机制,为茶饮产业大发展、快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三阳镇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干部领办绿色企业,积极投身于转换职能、创新机制的新实践,投身于产业发展、经济建设主战场。今年以来,已有3名干部走出机关,离岗创办绿色企业,广播站干部陈广来离职在上河村承包老茶园120亩,联营高效茶园20亩,兴建了小型茶叶加工厂;茶业站干部陈诚、陈志权承包小富沟村原村办茶场100亩,组建了泗王庙精制茶厂,采用传统工艺,纯手工制作毛尖茶,在首届长安之春茶文化节上荣获毛尖茶评比第一名。同时按照“政府引导、能人带头、农户参与、典型带动、规范运作”的思路,组建茶叶业主联营大户10个,吸纳了近300户茶农700余亩高效茶园参与,形成了以联营业主为龙头、各茶农户为基础的茶叶产业联营体,镇政府多方筹资进行起步扶持,2004年以来,共投入资金近10万元,妥善解决了茶叶加工业主无基地、农户分散经营不能统一管理加工制作标准、茶叶精细化生产水平不高的问题,带动全镇茶园管理进一步规范,茶饮产业效益明显提高,坚定了群众“调结构、兴产业、谋发展”的信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xinwei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