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全省科学技术大会上,我市有八项科技成果喜获省政府的表彰奖励,获奖数量名列全省前茅。受表彰的成果中农业类五项,工业类一项,医疗卫生类成果两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统计,这是我市改革开放30年多以来获奖数目最多、成果技术水平最高、涵盖领域最广的一年,不仅刷新了我市科技成果荣获省级奖励的新记录,而且也为我市“十二五”科技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安康科技事业新的里程碑。
据悉,由安康市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站、安康市蚕桑试验场、汉滨区蚕茶果技术推广站共同完成的“桑树新品种‘农桑14号’引繁与推广”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由安康市金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的“高效环保型生物防锈颜料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平利县绞股蓝研究所完成的“绞股蓝四倍体新品系选育与应用”, 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秦芋31号选育”, 宁陕县龙泉大鲵繁育场、陕西省动物研究所、陕西省渔业局共同完成的“秦岭山区大鲵规模化高效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河县科学技术局共同完成的“木瓜功能成分分析提取及果酒果醋果脯加工技术研究”,安康市中心医院完成的“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和安康市中医医院完成的“泌尿系腔内钬激光碎石临床应用研究”七项成果荣获省陕西科学技术三等奖。
“十一五”期间,我市科技人员围绕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选择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集中科技资源,开展科研攻关、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共取得科技成果142项,其中获省级奖励23项,获市级奖励119项。通过这些科研课题的研发和转化,不仅破解了我市新型材料、富硒食品、生物医药、安康丝绸等主导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而且促进了我市传统产业生产技术的升级换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