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爸爸妈妈,待到天上飘雪花,我们就回家……”这是一群外出打工者在离开家乡,告别亲人的动人旋律。这旋律在我的心中久久回荡,让我震撼,也将我的思绪带向了遥远的南方,带向了祖国的边陲,带向了如火如荼的建设工地。此时,跃入眼帘的则是无数的铁臂在上下挥动,无数的机器在轰鸣,无数的装载机、载重卡车如潮水般涌动。喧嚣声、命令声、争论驳斥声,伴着尘土在工地的上空弥漫着。嗅着浑浊的空气,你可以看到:在庞杂的工地上每个空间都有带着红,黄,蓝安全帽的人头在攒动。有的在高空起重架上正操纵着起重吊车不停地来回调运材料;有的在地面上正观察着飞速运转的搅拌机;有的正在设计房屋的结构,房柱的钢筋比例,还有许多人开着大卡车源源不断地运送物资。整个工地沸腾了……
这时,在某个工地后面小山顶上,一群红、黄、蓝正在进行实地勘察,研究,他们是南方城市的开拓者和实践者。这中间有高级工程师,有操作技术员,更有默默无闻的建设者,他们一会儿指指点点,一会儿又围在一起画着什么。正是这一群人,当改革开放的重锤第一天在祖国的南海边农村敲响之时,他们激动,被久久压抑的改革开放的冲天热情,霎时犹如决堤的洪水,澎湃激荡,又犹如滚滚的春潮 ,势不可挡。红,黄,蓝终于可以甩开臂膀,带领全国的农民工投入到史无前例的改革大潮中,他们是这大潮中的中流砥柱。
浩浩荡荡的务工大军,在红,黄,蓝的指挥下源源不断地走进适合自己的岗位,各尽功能,尽显神手。用智慧编织着她们美丽的人生,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他们为了摆脱家乡的贫穷面貌,远离亲人,来到遥远的他乡,来到他们的用武之地,将他们的青春年华,尽情地挥洒在惊天动地的祖国伟大经济建设中。他们从不怕苦,从不叫累,为了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他们租民窟,住帐篷,睡露天,吃着清茶淡饭,硬是在荒山秃岭,废墟凹地上筑起了座座高楼,巍巍大厦。他们把挣来的钱带回家乡,架大桥,建学校,修道路,使家乡走上富裕之路。就这样,他们在红,黄,蓝的带领下,从一个工地移到另一个工地,从一个大城市来到另一个城市。从内地走向南方,从东部迈进南部,从国内跨向国外。红、黄、蓝每到一处,迎接他们的则是片片废墟,座座古老的城堡,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街市则是寂静,冷落,萧条,更谈不上文化娱乐,整个城市和农村都被贫穷、愚昧、无知笼罩,古老而陈腐的生活模式如沉重的枷锁死死死锁住人们的手脚,使他们无法解脱,令人窒息。是红、黄、蓝的到来,唤醒了这一块块沉睡而神奇的大地,传来了现代文明的信息。是红、黄、蓝送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令人惊喜的春雨,激活了华夏的故园,暖透了大江南北。让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风帆好好扬起;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走改革开放,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总目标深入人心坚定不移。
红、黄、蓝走了,他们带走了片片荒凉,却留下了灿烂与繁华。望着他们一个个远去的背影,眼前则展现的是:一所所学校,一个个医院,一幢居民豪宅,别墅与亭台,一排排机器正在轰鸣的厂矿企业。巍巍的办公大楼,气势雄伟,金碧辉煌的大酒店,这一砖一石,一门一窗,无不浸透着他们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
三十年过去了,中国在红、黄、蓝的手中不断地舒展开新的画卷;世界上最大的一座杭州湾跨海大桥早已建成;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已成为世界史上的一大奇迹;刘家峡气势宏伟的结构在世界建筑工程史上堪称一流;举世瞩目的“鸟巢”,奥运村无不显示着祖国的雄姿与辉煌;南水北调、西气东送的宏伟工程已经启动,国民经济的总产值稳步上升,国防高科技领域已跨入世界的最前列;神五,神六,神七载人航天飞行,穿越宇宙,直击苍穹,嫦娥奔月,太空行走已载入中华民族航天史册,成为中国人民的自豪与骄傲。这一切无不展示着我国雄伟的综合国力,中国正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她让国人,海内外华夏儿女扬眉吐气,尽显风流。她让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惊叹不已,刮目相看。她让全世界人民为之震撼,昂首向往。
如果说打工者是祖国的建设者,是推动时代文明进步的主力军,那么红,黄,蓝则是高举党的改革开放的大旗傲立潮头,主宰潮流奔涌的方向,他们将为祖国进一步腾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描绘出更新更美的蓝图。
世上的花儿纵有千万种,最美不过的还是红、黄、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