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县着力打造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平台

    作者:汤 庆 时间:2010-10-21 13:18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力度,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县科级干部平均年龄40.3岁,35岁以下155 人,30岁以下32人。

           更新观念,营造良好氛围。一是破除终身制、铁交椅的思想,树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观念,消除对年轻干部不信任、不放心的思想顾虑,树立早压担子早成才的观念;二是破除论资排辈,全面、正确地看待年轻干部,尊重和爱惜年轻干部,大胆提拔使用实绩突出、群众信任的优秀年轻人才;三是破除“因循守旧”,在严格选拔标准的前提下,打破身份、资历、年龄界限,不拘一格选人用人;四是破除求全责备的思想观念,切实把实绩和群众公认度作为首要尺度,对能力强、素质高,懂经济又有政绩的年轻干部大胆使用。

           强化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一是加强理论培训。坚持不懈地对年轻干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共产主义理论教育。同时,加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所需的法律、经贸、金融、公共管理、应急处置等知识的培训。2008年以来,组织年轻干部到延安、重庆、井冈山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300多人次;到江浙、福建、四川等地学习参观考察500多人次;二是抓好学历教育。鼓励和支持年轻干部通过函授、电大、农广校和自学考试等多种途径进行学历进修,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获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目前,参加本科学历进修的187人,参加党校研究生班进修的12人。

           多措并举,搭建实践平台。采取轮岗、挂职、交流、外出学习考察以及到基层锻炼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年轻干部到上级部门、企业、新农村建设和矛盾纠纷较多的基层调研、工作和锻炼,使年轻干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长才干,积累经验,缩短成长期,尽快成熟起来,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的执政能力。2008年以来,全县选调247名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开展包帮企业、帮联产业大户等轮岗锻炼活动,选调89名优秀年轻干部参与到“双创”、土地流转、林权制度改革等重大活动和难点工作中,选派8名干部到信访部门担任信访专员、6名干部到市直部门上挂锻炼,先后有32多名干部在干部调整中被予以提拔使用、5名干部被交流到党政正职岗位上予以重用。

           注重选拔,加大配备力度。一是全面考察按绩用人。严格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对那些政治素质较高、工作能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群众公认的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做到谁干出政绩就用谁,谁先成熟就用谁。2008年来,通过全面考察,有88名业绩突出的年轻干部得到了提拔或重用。二是公开选拔因才用人。先后组织公开选拔领导干部8次,共拿出46个职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44名。同时通过公开选拔,3名能力强、政绩突出的基层副职领导干部被相继提拔到主要领导岗位上,1名被调整到重要岗位上。15名参加公开选拔的基层一线年轻干部,虽然在公选中未能被选拔到领导岗位上,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陆续走上领导岗位。

           加强管理,实现规范管理。一是分类管理。将年轻干部分为经济类、党群类、政法类、科教文卫类、行政类,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有针对性地培养锻炼。二是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年轻干部考评、考察、谈话、思想工作情况汇报等制度,规范年轻干部行为,促其健康成长。三是动态管理。对年轻干部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管理,明确岗位职责,量化责任目标。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奖优罚劣,对于年度考核基本称职、不称职、群众反映比较强烈或出现违纪违法问题的年轻干部,严格按照制度给予诫勉,乃至降免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