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浊扬清谱新篇——镇坪灾后重建与经济建设两手抓、两促进纪实
索引号 | 719776475-GK-2010-33417 | 发布日期 | 2010-09-14 20:00 |
来源 | 安康日报 | ||
内容概述 | 激浊扬清谱新篇——镇坪灾后重建与经济建设两手抓、两促进纪实 |
镇坪县在“7.18”特大洪灾发生以来,一手抓灾后重建不懈怠,一手抓经济发展不松劲,力促灾后恢复重建与经济建设发展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灾后重建紧锣密鼓。洪灾导致镇坪10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5500多万元,受灾人口14000多人。灾害过后,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迅速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中。成立了灾后重建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县级领导牵头、部门分工负责的灾后重建工作推进机制。围绕居民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项目等重点,分系统、分行业及时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并按照规划有步骤实施重建。至目前,已投入资金353万元;启动重建房屋150余户;落实职能部门责任,安排危房修缮加固专项资金,维修加固房屋812户1938间。坚持自救为主、扶持为辅的原则,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组织补种蔬菜,以秋补夏,降低灾害损失。现已恢复农田1100亩,以秋补夏农作物320余亩。按照先通后畅的原则,抓紧抢修因灾受损的交通、供电、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保证救灾物资运送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迅速组织开展对矿山企业、在建筑工程、在建电站等水毁设施受损情况的安全检查,指导业主做好设备修复及隐患排查处理工作,达到安全生产条件后,迅速恢复生产。
为确保大灾之年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该县及时调整突破发展的思路与措施,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大力发展项目建设、生猪“一县一业”,坚持将经济发展和灾后重建同步推进,齐头并进。
该县围绕农民增收规划,在持续推进生猪“一县一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渔业和林业、药材等产业,打造一业主导、多业兴旺的格局,确保大灾之后不减产、不减收。据统计,新建标准化圈舍2.45万平方米,新增良种母猪1400头;生猪出栏6.39万头、存栏12.3万头,分别增长29.3%和15.9%。建设生漆、板栗、核桃等林业产业园示范点40个,发展中药材6.18万亩;发展大鲵、淡水鱼等渔业养殖示范点24个。
以“项目建设年”为载体,继续落实县级领导包抓、部门全程服务、目标责任考核的项目工作机制,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用地规划等问题,切实解决洪灾带来的不利影响,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同比增长12%。2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3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7.3%。县城过境路、宝塔梁滑坡治理、60万吨水泥粉磨生产线等一批新项目相继开工,南江河干支流水电开发、生猪良繁体系、石煤开发等一批产业项目已摆脱洪灾影响,正如火如荼的赶进度。
该县以壮大规模企业、培育新兴企业为重点,对全县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盘点,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发展困难,最大限度挖掘企业增长潜力。积极为企业创造优质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市场环境,力促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使一批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在全县经济的比重逐步增长,占GDP比重已达46.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