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岚皋 > 正文内容

    岚皋,挺起不屈的脊梁

    作者:吴少华 李炳智 鲍先耀 时间:2010-07-25 15:56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岚皋,生态良好,风光旖旎,美景荟萃,曾荣膺50佳“中国最美的小城”和10个“全国最具自然和谐的小城”。
      然而“7.18”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灾害突兀袭来,美丽的岚皋顿时变得满目疮痍。山洪咆哮肆虐,滑坡险情不断,泥石流触目惊心,给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惨重损失,全县4.14万人紧急转移,倒塌房屋6688户18754间,造成危房6149户17608间,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大面积瘫痪。县城及17个乡镇12.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3.78亿元。
      风口浪尖上,岚皋县委、县政府反应迅速,临危不惧,指挥有力、果断处置。全县人民挺起不屈的脊梁,众志成城奋起抗洪救灾,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敢于胜利地壮美赞歌!
      危难时刻,各级领导以最快速度现身灾区靠前指挥,惊涛骇浪中涌动着股股强大暖流。
      灾后的岚皋,惨不忍睹。不通路、不通电、不通电话、不通水,县城街道堆积着厚厚的淤泥,农村随处可见洪水退去后留下的断檐残壁。岚皋罕见的灾情,让各级领导牵挂揪心。
      7月22日,省委书记赵乐际在市委书记刘建明、市长方玮峰的陪同下,沿着崎岖泥泞的山路,冒着滑坡和岩石崩落的危险,深入岚皋县四季乡木竹村实地察看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救灾工作,对岚皋救灾是个极大的鞭策鼓舞。
      7月21日,国家民政部减灾中心副主任冯金社,在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郑光照的陪同下,深入岚皋县城关镇方垭村和四季乡木竹村、长梁村视察抗洪救灾和灾民安置情况。
      7月19日,副省长姚引良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启方的陪同下,深入岚皋县城关镇水田沟村、仁爱村、方垭村和四季乡杨家院子等地查看山体滑塌情况和了解灾情监测信息。
      7月18日,岚皋县四季乡木竹村突发重大灾情后,在安康城区指挥抢险救灾的市委书记刘建明、市长方玮峰多次打电话了解灾情。7月21日至22日,市长方玮峰还深入岚皋县铁炉乡柳林村和四季乡木竹村、长梁村检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
      7月19日以来,市人大常务副主任吴德珠坐镇岚皋指挥救灾,白天深入灾区察看灾情、慰问灾民,晚上研究问题、联系支持、督促救灾。7月19日,市政府副市长王安利带领灾情检查组深入岚皋查灾救灾,并全力以赴组织抢通安岚路。
      7月18日晚,是个暴雨肆虐、大地颤抖的夜晚。虽然灾害已渐渐远去,但那全县人民惊心动魄勇斗洪魔的一幕,至今依然鲜活地铭刻在岚皋人的脑海里,无论怎样都无法挥抹。
       7月17日,岚皋县防汛便开始进入临战状态,县委、县政府将强降雨天气信息及时传达到全县,发出了做好防汛防滑的紧急通知。随着雨情和汛情升级,18日再次作出紧急安排,并于中午12时果断启动预案,及早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
      7月18日下午6时,县城5000居民紧急大撤离。县委书记鲁琦在指导城区抗洪的同时,从16日开始通过短信向分管领导及各乡镇一把手连发了7道防汛“金牌令”。木竹村重大灾害发生后,县长周康成凌晨两点徒步20公里山路于19日早晨抵达木竹指导救灾。20多名县级领导连夜赶赴乡镇临阵指挥。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岚皋各级各部门立即紧急行动起来。从县城到乡村,从河谷到高山,县乡村干部、共产党员和公安武警以最快速度出现在群众面前,同广大群众携手并肩奋起抗灾,置生死度外成为全县抗洪抢险的中流砥柱。
      在岚皋县17万人民的心中,党组织就是冲不垮的山峰,党员和干部就是坚强的脊梁……
      洪魔如恶龙,暴雨如倾注。7月16日19时开始,岚皋普降大到暴雨。河沟山洪狂涨,滑塌险象环生。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和干部的身影,洪峰浪尖记下了党员干部的忠诚。
      18日下午4时,铁炉乡干部温光旭、龚太华和新风村主任陈永才在组织群众撤离时泥石流裹挟着滚石迎面扑来,好党员温光旭当场牺牲,龚太华身受重伤,陈永才至今不见踪影。
      18日傍晚时分,岚皋县蔺河乡棋盘村四组组长周尔军在狂风暴雨中成功转移了78名群众,当他组织最后一户村民撤离时大方量泥石流突如其来,周尔军顿时被这股泥石流吞没。
      18日晚8时,四季乡木竹村五组组长何远志的妻子袁光月在协助组织撤离群众过程中,被倾泻而下的滑塌泥石流掩埋不幸牺牲,何远志强忍丧妻之痛至今坚守在抢险救灾一线。
      汛情就是信号,灾情就是命令。在岚皋1956平方公里风雨飘摇的大地上,危险面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员和干部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风口浪尖始终冲锋在前。
      18日晚8时,暴雨滂沱,铁炉乡武装干部和村组干部面对已经转移了柳林村200多名群众生命再次受到威胁,便组织继续向山顶撤离。刚撤上山顶,山洪汹涌奔涌而下,泥石流沿沟横扫,连不在撤离范围的4户9人也被疯狂的泥石流吞噬。
      18日下午,溢河乡天池村党支部书记高显华带领村组干部挨家挨户组织群众疏散撤离。晚8时当2万多方泥石流呼啸而下时,321名村民已全部安全转移,没有一人受伤遇难。
      18日傍晚,家住长梁村的四季乡财政所干部杨文锋听到“嘎巴”一声异响,立即同村组干部紧急组织村边的5户14人连忙撤离,随后巨大山体坐拥而下,5户人家避免了灭顶之灾。
      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在急难险重考验面前,岚皋县的党员和干部关键时刻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显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成为群众主心骨。
      19日凌晨,岚皋县城安岚街11名群众被困,武警岚皋中队5名战士趟着泥石流冒着危险砸开窗户冲上楼顶救人。此时,泥石流已封堵了二楼,武警奋战了两个小时将被困群众救出。
      18日的暴雨,导致官元镇二郎村党支部书记高富致3间住房被泥石流夷为平地,妻子、女儿、父母全部遇难。灾害过后他强忍着巨大悲痛,继续组织群众投入紧张的抢险救灾。
      18日下午5时,蔺河乡大湾村党员邓跃凤当听到芳流河水声不对,扶起腿脚不便的村民左正安边往外冲边喊撤离,15名群众逃离后,邓跃凤的房屋和药店瞬间已荡然无存。
      哪里有险情、哪里最艰苦、哪里群众最需要,岚皋的党员和干部就出现在哪里、冲锋在哪里、战斗在哪里。正是党员和干部舍生忘死的救援,才把灾害损失降了最低程度。
      大灾无情人有情,党员和干部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发动全县人民重建家园,燃起了灾民心中的希望。
      巨灾压不垮岚皋人民不屈的脊梁。面对灾后百废待兴,县委、县政府突出转移避险、人员搜救、基础抢修、灾民安置和查灾核灾工作重点,积极组织全县人民抢险救灾重建家园。
      18日20时许,四季乡木竹村发生山体滑坡灾害,造成8户人家房屋被掩埋、20人失踪。武警安康支队派出百人抢险救援队和当地干部火速赶往灾害现场施救,已确认14人遇难。截至22日,全县共搜救失踪人员26名,均已确认死亡。
      21日8时许,位于木竹村与竹园村交界的响水沟地段出现新的滑坡,在沟内已滑塌10多万立方米,形成了小的堰塞湖, 受到威胁的木竹村和竹园村50户195人已经紧急转移。伴随汛情灾情的扩大,岚皋县组织群众二次转移已达3600余人。
      7月19日,安岚路实现便道通行;7月20日,四季乡木竹村通道当晚抢通;7月21日,岚皋至民主、铁炉、石门等乡镇公路均抢通。岚皋县紧急抢修水毁公路,7月23日除横溪和官元外各乡镇公路基本可通集镇,保证了救灾物品及时送达。
      7月22日,岚皋受灾停电的17个乡镇已全部抢通恢复供电。为抢险救灾保供电,岚皋县供电分公司职工每天徒步数十里山路,靠肩挑背扛把应急抢修物资运抵现场,争分夺秒进行抢修,其中受灾停电的202个行政村已恢复供电187个。
      7月22日,岚皋县34个移动终端已抢通28个,移动通信恢复13个乡镇;联通基站5个乡镇正在抢修中,其余乡镇信号畅通;当日下午4时,17个乡镇的固定电话全部抢通。
      岚皋疾控中心除留守1人值班外所有人员全部出动,对城区和四季乡、铁炉乡等重灾区居民安置点开展消毒工作,目前消杀面积达到29.3万平方米,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
      岚皋交警大队出动警力500人次,警车300台次,设立临时执勤点5个,疏导车辆安全有序行驶5000多台次,在危险路段设立警示标牌85块,有效保障了灾后交通安全有序。
      岚皋国土局在组织干部奔赴滑塌现场开展抢险救灾的同时,对217处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别落实了负责人、责任人、监测人、撤离路线和安全地点,严密防范次灾害发生。
      岚皋拨付首批救灾资金74万元,调拨大米9吨、方便面200件、瓶装水100件、食用油100桶、棉被562床、帐篷250顶和应急消杀药品920公斤,受灾群众的生活基本得到安置。
      7月21日,商洛市政协主席许恢佩向家乡发来慰问信,祈愿父老乡亲自强不息,乘势救灾,借势发展,并捐款2000元和给老家铁炉乡寄去1万元,以尽一个在外游子的绵薄之力。
      7月22日,宁陕县政府送来了关爱和温暖,向岚皋捐赠了11万元救灾资金,帮助岚皋抗洪救灾渡过难关,兄弟般情谊将化作一股强大力量,鼓舞着岚皋人民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7月23日,通过市工信局联系,市硒源油脂有限公司向岚皋捐赠了价值8万元的食用油、衣服、棉被、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并捐给水田村3万元现金,帮助灾民平稳度灾。
      暴雨,压不弯岚皋儿女的腰杆;洪水,冲不垮岚皋人民的精神。当前,灾后自救成为主要任务。连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正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作风,重振精神地投身到重建美好家园的战斗中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琼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