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白河确保一江春水送北京

    作者:吕昌明 吴磊 伍冬梅 时间:2010-06-22 08:42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为积极支援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多年来,白河县坚持综合治理,大力弘扬 “三苦”精神,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防治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作为三项重要措施,对改善水源水质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该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及丹江口水库尾水区。汉江在境内流程37km,全县有大小河流765条,其中:白石河、冷水河、麻虎沟三大河流直接汇入汉江。境内水资源利用率不到1%,99%以上的水量直接输入丹江口水库。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历届县委、县政府组织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几十年如一日的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2006年被国家列为“丹治”工程重点县以后,县委、县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改进完善治理模式,不但提高综合治理水平,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土流失面积由1128平方公里下降到725平方公里,1993年在陕南地区率先实现人均一亩基本农田,先后多次赢得省市农田水利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并多次获得省政府授予的水利振兴杯,2008年度获得国家农田水利先进县。
      该县立足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为出发点。自2006年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以来,工程范围辐射茅坪、西营、双河等7个乡镇,鲶鱼套、构潭河、朱家河等14条小流域,规划治理涉及自然面积762平方公里,其中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23平方公里,工程设计投资1.05亿元,其中国家补助5250万元。截至目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00多平方公里,新修和改造基本农田5万亩,增加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栽植经果林7万亩,水保林8万亩,封禁治理38万亩;新修道路55公里,田间道路120公里,河堤150公里,灌溉沟渠80公里;架设便民道桥30座,修建农村人饮工程200多处,解决了6万多人的饮水困难;修建集雨水窖6万口,蓄水180万方,实现户均一口窖,新增窖灌设施面积6万多亩。
      该县坚持建设与有效保护水源相结合。综合治理程度由过去的22.2%提高到50%以上,林草覆盖率由18%提高40%左右。据测算,通过工程的实施,该县每年可减少150多万吨的泥沙输入江河,涵养水源量达2000多万m3,空气湿度增加,霜冻、干热风危害减轻,局部小气候明显改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输入汉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多年保持在三级以上标准,为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一江清水供北京目标任务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邓康萍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