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团市委五项措施推进帮建村新农村建设

    作者:佚名 时间:2010-05-21 17:13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今年是团市委包抓新农村重点示范村花里镇花里村的第二年。团市委立足建设生态旅游新村、打造“锦绣花里”,充分发挥联系广泛和部门职能作用,以切实为村民办实事为切入点,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协调,真帮实扶,全力推进帮建村新农村建设。
      一是倾力服务,协建南线旅游服务区。随着南宫山南线旅游服务区的开工建设,花里村迎来了发展机遇。面对机遇和挑战,团市委派出驻村干部参与到南线旅游服务区建设中,全力为加快南宫山南线服务区建设做好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全村共生态移民8户30人,扶贫移民30户120人。同时,围绕花里村乡村旅游建设,提升农家乐经营水平和质量,团市委与县劳动部门联合举办了农家乐经营户烹饪培训,100余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引导该村村民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新型服务经济转变,全面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内引外联,筹资建设希望小学。2009年,团市委确定石门镇红光小学为希望小学援建项目后,经多方争取,最终与广东青基会联系上,广东青基会愿意出资25万元援建一所希望小学。目前,学校建设进展顺利,首期建校资金已到位,中期资金将在最近予以拨付到位,并应广东青基会要求,拟定于6月4日广东青基会将派人参加红光小学竣工典礼仪式。三是协调资金,筹建便民桥一座。自今年3月1日团市委进村指导工作以来,团市委了解到四组到五组之间需修建便民桥一座。团市委领导多次联系有关部门,积极筹措资金。为尽快启动便民桥建设,团市委从办公经费中挤出1万元作为便民桥建设启动资金。并继续协调建设资金落实,力争在年底将便民桥建好并投入使用。四是结对帮扶,积极开展联村支教。团市委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开展 “1+1”帮扶活动,结对帮助贫困学生解决上学难的问题。经联系,一名社会爱心人士捐资5400元,结对帮扶花里镇3名高中生、3名初中生和3名小学生,并将资助他们到大学毕业。同时,团市委积极开展“青春助力•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市直团组织与花里村农民工子女10人结成对子,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五是真帮实扶,全力做好支部联建。在包村工作中,团市委不仅注重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更注重花里村党支部建设。为改善村活动室办公条件,今年元月团市委在自身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挤出办公经费4000元为花里村购置电脑一台。
      截至目前,该村8杆公里农电网改造全面启动,生态移民、扶贫移民38户150人,旧房改造40户,养蚕120张,建果园100亩,培育产业大户15户,劳务输出240人,呈现农村产业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农民素质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和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丹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