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白河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纪实

    让农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作者:王海波 时间:2010-04-26 12:43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在白河县,引资兴建的工业园区实现了农民在家门口务工挣钱,深入开展的“听解帮促”活动解决了农民的发展难题,创新建设的综合服务中心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规划建设的生态新村让农村变成了社区、农民变成了居民……
      县委书记陈勇说:“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白河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要让农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顺势而为,把握城乡一体化发展先机

     

      推进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共荣,是老百姓的世代梦想和希望,也是“三苦”精神追求的崇高目标。在国家有政策、发展有基础、推进有动力的条件下,白河县委、县政府在今年1月22日召开的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体会议上,作出了“加快推进白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
      该县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白河的总目标,以推进农村城镇化为抓手,以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和服务均等化为导向,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社区的理念改造农村,用市民的理念转化农民,力促城乡构筑新环境、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居民、树立新风尚、建立新机制。决心用10年时间,在全市率先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使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

     

    统筹谋划,夯实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

     

      白河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怎么走?县委书记陈勇说:“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核心是城镇化,支撑是工业化,基础是产业化。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共荣。”
      白河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思路,坚持“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要素集合”的原则,以开放型经济为龙头,以园区经济为载体,狠抓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引资兴建城南开发区和新源工业区,沿白石河、红石河分别建设10公里工业经济带,形成“两区两带”工业经济新格局。
      推平4座大山,人造1000多亩平地,新建一座县城、两个工业园区和一个生态新村,白河人书写了愚公移山的当代传奇。引资新建的120万吨水泥粉磨站、1000吨木瓜果脯、100吨双烯沃氏、卡子矾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汉江白河电站、狮子山新区开发、十天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力神汽车工业园年产3万辆商用车、强山新型建材和金瑞编织袋项目、年产60吨黄体酮和黄姜清洁生产等项目开工兴建。
      龙头企业是实现工农无缝对接的有效载体。白河县按照现代理念抓好传统产业的提升,用工业化的手段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产业大户2000多户,建设特色产业村35个,组建各类协会合作社186个,先后引资建成了年产1000吨木瓜果脯、100吨双烯沃氏、300吨缫丝、10万吨纸浆厂、万头种猪场、循环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一大批龙头企业,实现了“一项产业有一个以上龙头企业带动”的格局,引导8000农民就近进厂实现就地就业,300余人享受扶持政策实现自主创业。
      该县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改造社会”的理念,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逐步把农民转移到城镇、转化为居民。把“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剩”作为实现教育公平和全民创业的硬性考核指标,对每年未升学的1000多名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实行“一个都不少”的技能培训,让他们成为技能型人才。同时,实行“一个都不剩”的就业推介,引导他们走出深山,融入城市,接受工业文明洗礼,快速挣回劳务收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丹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