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与服务”是今年中消协确立的主题。为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石泉县消费者协会牵头组织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各司其职,仅仅围绕群众、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在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开展“天天3.15,爱心满三秦”宣传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市场、进机关、进企业”,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宣传和专项检查、受理投诉、严打假冒伪劣产品,隆重纪念第27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据了解,2009年石泉县消费者协会开展各类市场专项整顿和专项执法行动40余次,受理、处理消费者投诉案件158起,全部查结。捣毁食品加工黑窝点3个,查扣各类过期、变质的食品2256公斤,不合格籽种250公斤、化肥15吨、农地膜6.1吨、农机具5台、钢材25吨、塑料购物袋3.6万个、手机133部,傍名牌酒93件、假冒润滑油73桶,集中销毁假冒伪劣商品15吨;查处取缔黑网吧3户、无证照电子游戏厅5处。为消费者追回经济损失15.8万元,为受害者争取赔偿金1.8万元。
今年,按照中消协确立的“消费与服务”主题,为切实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由石泉县消费者协会牵头组织、石泉县工商局具体全面安排部署、各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开展“天天3.15,爱心满三秦”宣传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市场、进机关、进企业”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价格法》、《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惠民政策,专项检查、受理投诉、严打假冒伪劣产品,隆重纪念第27个“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时值春耕黄金时节,农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到春耕顺利进行、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食品安全与日常用品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健康与生命和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在“六进”宣传活动中,石泉县工商局等成员单位将农资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列为重点,对城乡结合部所有农资生产、销售企业及个体户进行专项检查,严查掺杂、掺假,以次充好;购买真品与假货现场对比着指导群众如何鉴别,积极推介放心产品;集中宣传与流动宣传相结合,现场受理、处理群众的投诉;整个三月份,消费者协会办公室24小时值班,工作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待命,随时受理群众的投诉。
家住迎宾路的鲍先生手持印有消费者投诉热线电话的“石泉县工商局便民服务卡”欣慰地说“以后再买到假货吃坏了孙儿就知道怎么办了,免得以后吃哑巴亏!”鲍先生去年在城内一处商店给孙儿买了一罐婴儿奶粉,吃后引起孙儿脐带鼓起、呕吐。经县医院诊断,怀疑奶粉所致。鲍先生购买时因没索要购物发票,找到商家也只能心疼、怄气。3月13日,在县城中心广场举行的集中宣传活动现场,鲍先生现场投诉,经工作人员耐心解释后才知道如何正确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看到了以前的损失可以得到挽回的希望。
按照统一安排部署,各成员单位将按照各自的职责,密切配合、重点突出开展执法检查,坚决查处取缔制造假黑作坊、黑窝点和无证、照经营活动,严打各种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和欺诈行为,做好各类申诉举报的受理、调解和查处工作,普及识假、辨假常识,为促进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消费者、服务于扩大内需工作要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