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开征求《安康市中心城区商品批发市场规划》意见的公告
第一部分:规划概述。包括第一节规划背景、第二节指导思想、第三节发展原则(统筹规划,优化布局;民生为本,保障供给;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开放协同,区域联动;动态调整,风险可控6个原则)、 第四节规划期限和范围及对象(规划期限为2025-2035年,规划范围主要包括安康新城办片区、老城办片区、建民办片区、江北办片区、安康高新区片区、关庙镇片区、吉河镇片区,规划对象主要为批发市场,涉及农产品、小商品、工业原料等多种品类)、第五节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与战略路径5个方面。
第二部分:发展现状分析。包括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发展困境、第三节发展机遇、第四节面临挑战4个方面。
第三部分:总体空间布局。包括第一节分级定位原则、第二节核心举措(1.明确三级网络体系架构,补齐功能短板;2.实施存量市场提质升级,强化保供体系;3.推进老旧市场迁址与现代化改造,优化空间布局;4.新建批发市场综合体,构建单核驱动优化格局)、第三节空间布局3个方面。
其中空间布局是:围绕构建“1+8+N”核心构架,即原址提升形成1个一级核心市场,选址新建、原址提升及迁址改造形成8个二级品类市场,谋划布局N个三级特色市场,将安康市中心城区现有批发市场布局(如图1)进行规划改造,改造后布局如图2所示。
图1 安康市中心城区现有批发市场布局示意图
图2 安康市中心城区批发市场规划示意图
图3 安康市中心城区(特色)批发市场“N”功能分区示意图
第四部分:重点任务与行动计划。包括第一节规划实施七大抓手(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市场集聚发展;推动规模升级,提升市场软实力;促进产业融合,拓展发展新空间;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能力;强化规范管理,聚焦纳统成效;推进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强化应急保障,提升抗风险能力)、第二节“一场一案”实施方案2个方面。
其中“一场一案”实施方案:即原址提升形成一级核心市场1个:
序号 |
名称 |
所在位置 |
经营类型 |
实施方案 |
1 |
中国西北(安康)天贸城 |
安康高新区高新大道8号 |
综合 |
作为陕南规模最大的家居建材专业市场,拥有19万平方米超大体量,预计对其进行原址优化升级,深度融入高新区“智慧新城”发展战略,实现从专业家居市场向综合百货批发的战略转型,形成集“展示、交易、物流、服务”于一体的一级核心批发市场。
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聚焦基础再造与物流升级,通过空间整合与重构,保留A区(8万㎡)为家居建材核心区,升级为“智能家居+定制整装”展示交易中心,引入国际品牌旗舰店,完善设计、检测、售后全链条服务,现有家居商户经营不受影响。优化交通网络,扩建包茂高速出入口连接线,增设货运专用通道,规划5000个车位立体停车场,开通至周边县市(汉中、十堰、达州)的定点货运班车。二期拓展主体业态,改造B区(6万㎡)为“多品类百货批发区”,按品类划分为服装鞋帽馆、小商品集散中心、家居生活用品馆、数码电器批发区、跨境选品馆。三期完善外贸与智慧赋能,改造C区(5万㎡)为“配套服务综合体”,包含智慧物流中心(自动化仓储、区域分拨站,对接顺丰、京东物流建立区域仓)、商务会展中心(定期举办百货新品发布会、采购洽谈会)、跨境电商服务站(对接中欧班列,引入东南亚小商品跨境批发业务)。升级智慧化基础设施,搭建“天贸城智慧批发平台”,实现线上展厅(3D商品展示、一键下单、大宗交易撮合)、供应链管理系统(库存共享、智能配货、物流追踪)、大数据中心(实时发布区域百货批发价格指数、消费趋势报告)。
通过强化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构建“线下实体展销+线上数字平台+智慧物流配送”三位一体生态,形成与周边农批市场的错位协同发展格局,打造“买西北、卖全国”的区域供应链中枢。 |
序号 |
名称 |
所在位置 |
经营类型 |
优化方向 |
实施方案 |
1 |
金州汇贸城(拟起名称) |
赵台路与翠屏路交叉路口东南角 |
百货 |
选址新建 |
空间布局采用多区域协同模式。综合商贸区设置多个专业品类专区,涵盖百货、农特、针织、办公、厨卫、五金交电等品类专区,配备智能导购系统;仓储物流区建设自动化立体仓库及冷链物流中心;配套服务区包含商务酒店、会展会议、金融服务中心及检测认证中心等。
交通组织创新采用立体化分流体系。地下停车场提供充足车位,配备新能源充电设施;独立物流通道实现客货分离,保障物流高效通行;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有效缩短车辆寻位时间。减少交通拥堵。
构建智慧化管理体系。全封闭管理系统集成先进安防技术,智慧物流平台融合多项创新技术;5G网络覆盖支持多种数字化应用场景。 |
2 |
安康高新区第一农贸市场 |
安康高新区316国道北侧、付家河桥东北侧 |
农贸 |
选址新建 |
总投资20000万元,占地80亩,总建筑面积约7万㎡,一期建设4万㎡的综合性农贸街区,二期建设农贸综合大楼,同步配套建设交通路网、停车场等附属设施,建成集交易、集散、基础仓储、配送、信息、食品安全保障、便民服务于一体的高效、智慧、整洁的区域性农贸平台,服务高新区及邻近区域居民、餐饮企业、中小超市的“菜篮子”需求。 |
3 |
安康启云生鲜冷链交易基地 |
高新区创新路与冉河西路交汇处 |
农副、生鲜 |
原址提升 |
毗邻安康富强机场,邻近阳安铁路五里货运站、西康高速富强机场出口、包茂高速、316国道,可快速接入全国高速路网,交通通达便利。隶属于安康市高新区智慧物流园内,是安康智慧物流园的重要业态板块,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是陕西省“十四五”物流规划重点项目,目前已成为陕南最大智慧农批市场。该市场紧邻3万吨冷库、中央厨房、检疫检验中心及智慧化配送网络,形成“冷链仓储+加工+配送”全链条服务。
预计对其进行原址优化提升,建成围绕陕南及毗邻城市的一级冷链物流节点,整合物流企业运输数据,形成覆盖“生产-仓储-流通-消费”的全链路数据库,辐射关天、成渝、江汉三大经济圈,形成“路铁空水”联运优势。 |
4 |
宝业陕南农特产品物流园 |
安康市汉滨区环城南路 |
农贸 |
原址提升 |
紧邻十天高速、安康汽车站,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目前是陕南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现有停车位800余个,于2023年通过国家4A级仓储型物流企业评审,配套设施相对完善。
预计对其进行原址优化升级,进一步整合安康市中心城区其他批发市场的农特经营户,以及城区其他分散经营特色农副产品的小型批发部,并将宝业陕南农特产品物流园的百货区域迁出,形成品类集聚的专业型二级品类市场。 |
5 |
城东农贸批发市场 |
安康市汉滨区新城办高井村 |
农贸 |
原址提升 |
毗邻安康汽车站,靠近G211国道,距安康东高速出口2公里,便于农产品物流运输与区域集散。
预计对其进行原址优化升级,依托安康城市东扩趋势,定位“城东农贸产品批发市场”,二期增设冷链仓储与线上配送功能,联动邻近宝业陕南农特物流园,构建“大流通(区域集散)+小终端(社区直供)”互补网络,既保障本地民生供应,又深度嵌入陕南农产品流通体系。 |
6 |
安康市满意建材市场 |
环城南路与建材路交汇处 |
建材 |
原址提升 |
交通便利,主营一站式建材家居,涵盖陶瓷卫浴、家具家电及装饰设计服务,占地10万平方米,辐射南部地区建材需求。
预计对其进行原址优化升级,以“安康市城南建材批发市场”为定位,通过空间治理(重构人车分流交通动线+智能仓储配套)、管理升级(搭建智慧运营平台实现停车引导/商户管理/数据分析三端协同)、服务创新(信用评价体系+数字化公共服务)三重路径,推动传统建材集贸向规范化、集约化、数字化的区域流通枢纽转型,全面提升市场辐射力与竞争力。 |
7 |
兴华建材市场 |
巴山东路与高井路交汇处 |
建材 |
原址提升 |
预计对其进行原址优化升级,建议将该市场西北角现有的日用百货市场商户外迁至对应农贸市场或综合市场,对原址进行硬件升级改造,以最低成本承接永昌建材市场外迁。同时将部分仓储功能转移至天贸城,通过整合智慧交通优化、供应链重构、数字监管升级、产业生态转型、政企协同创新五大维度,构建现代化商贸物流枢纽运营体系。 |
8 |
三桥农贸综合批发市场(原康宏批发市场) |
安康市汉滨区环城南路与瀛湖路交叉口 |
农贸 |
原址提升 |
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毗邻城西客运站,但周边路网密度低且停车位不足,高峰期易引发拥堵,对西客站片区交通效率影响较大。2024年为接纳兴安市场分流商户该市场进行了二期扩建升级改造,然而大批商户安置任务叠加现有场地局限,扩容需求已难以满足,且部分设施老旧、原有建筑未预留冷链物流空间,制约了市场智能化升级进程。
预计对其进行原址优化升级,更新基础设施,升级消防系统,丰富商品品类并划分独立交易区,进行立体化空间改建,新建地下停车场(2-3层)或立体停车楼,优先满足商户及冷链物流车辆需求,推动市场成为区域智慧农贸枢纽。 |
9 |
安运司批发市场 |
汉滨区巴山中路 |
百货 |
迁址改造 |
作为传统百货集散地,目前面临多重结构性矛盾。交通承载能力严重不足,大量货车通行导致周边主干道长期拥堵;市场内部存在消防通道不畅和违规搭建现象;露天经营区域占比较大,环境卫生治理压力突出;智慧化水平滞后,且商户流失率高。
建议迁址合并至金州汇贸城等市场中。 |
10 |
秦巴交易中心批发市场 |
汉滨区大桥路与较场南路东巷交汇处 |
百货 |
迁址改造 |
地处老城商业区核心,占地2000平方米,商户密集度较高。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车辆违停现象频发;平面布局导致物流作业效率低下;仓储与经营区域存在混杂现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建议迁址合并至金州汇贸城等市场中。 |
11 |
永昌建材市场 |
汉滨区瀛湖路东段 |
建材 |
迁址改造 |
周边社区密集,缺乏停车场地,容易造成交通拥堵。以建材家居为核心,覆盖陶瓷卫浴、五金交电、油漆涂料、灯具灯饰、家具等基础品类,存在出店经营、车辆乱停放、环境卫生死角等问题。此外,该市场与满意建材市场直线距离仅约1公里,不仅地理位置相近,并且较满意建材市场与兴华建材市场的规模小、品类少、覆盖范围小、功能也存在明显重合。
建议迁址合并至兴华建材、满意建材等市场中。 |
12 |
长兴建材市场 |
汉滨区新城街道巴山中路与高井路交汇处 |
建材 |
迁址改造 |
地处老城区,周边社区密集,道路狭窄老旧,停车位短缺,交通拥堵问题较为突出。该市场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毗邻兴华建材市场,同质化问题凸显,市场竞争力不足。自2005年投入使用至今已运营二十余年,房屋及配套设施陈旧老化,存在一定安全管理隐患。目前,市场内现有商户61户,经营品类主要涵盖室内装修装饰材料、厨卫电器、水暖管件、灯具等。受区位条件、设施水平及市场竞争等因素综合影响,商户经营效益下滑,空租率达60%,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亟须进行优化调整。
建议迁址合并至满意建材市场、中国西北(安康)天贸城等市场中。 |
第五部分:风险评估。包括第一节市场新建风险(市场需求与规划、资金与运营)、第二节原址提升风险(社会与环境、资金压力、管理与运营)、第三节迁址改造风险(商户迁移阻力、政策与执行)3个方面。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包括第一节加强顶层设计、第二节加强资金保障、第三节加强国企引导、第四节加强人才引育、第五节加强区域协同、第六节加强法治保障与监督6个方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的意见
- 我支持
- 我中立
- 我反对
- *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