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今年以来,全市气温偏高,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84.6%,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在田农作物大面积受旱,播种种苗难以下地。为最大限度减轻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市农业农村局扛牢农业抗旱责任,加强组织发动,压实镇村责任,强化技术资金支持,助力主体(农户)科学应对旱情,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聚力组织发动。旱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调研农业抗旱工作,市级组织召开了全市抗旱减灾工作视频会和旱情形势会商研判会,全面安排部署抗旱救灾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全力做好抗旱保粮夺丰收的通知》《关于用好财政资金做好农业抗旱救灾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抗旱保粮夺丰收工作的紧急通知》等文件,督促农技部门加强“三情”调查,会同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研判旱情发展趋势,4月中下旬和“五一”期间,派出11个包县工作组下沉一线指导各县(市、区)全力开展抗旱保粮行动,确保农业抗旱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
落实关键技术。根据作物生育期和气象条件,农技部门印发《种植业与畜牧渔业抗旱减灾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抗旱。综合水源条件和旱情,指导经营主体和大户能浇尽浇,浇灌在关键时节;抓实抓细小麦“一喷三防”油菜“一喷四促”实施,抢抓抗旱窗口期,及时喷施叶面肥、抗旱剂等,提早作物抗性,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全市累计浇灌小麦2.24万亩、浇灌油菜4.8万亩,完成小麦“一喷三防”面积55.41万亩次,完成油菜抗旱减灾措施70.67万亩次。
抓实夏收夏播。组织镇村对重旱地块进行排查,全面统计已绝收地块面积,落实补种改种措施;动员指导主体(农户)对成熟地块及时收获,加紧腾茬整地,抢抓后期降雨墒情改善时机,及时播种大豆、玉米等生长期短的粮油品种或改种速生菜等作物。目前,水稻育秧3.9万亩、红薯育秧1.98万亩,等待后期降雨趁墒移栽,全市已收小麦0.06万亩,油菜0.38万亩,夏杂1.4万亩。
强化保障服务。积极同上级汇报衔接,争取更多支持,最大限度发挥小麦“一喷三防”和中省抗旱救灾资金效能,全力支持镇村抗旱救灾。同时,发挥农业政策保险兜底保障作用,以村为单位,组织申报灾情,配合保险公司及时核灾定损,提振农户信心。截至4月底,保险机构已完成小麦、油菜查勘定损4.25万亩,预估赔付640余万元。市县农技部门共下派农技干部人员3674人次,组织宣传培训1630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统筹人财物全力保障农业抗旱救灾工作。
当前,抗旱形势仍然严峻,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立足‘抗大旱、抗长旱’,按照‘蓄住天上水、保住土中墒、节约地下水’的思路,持续加强旱情监测研判,强化抗旱工作调度,继续组织干部下沉一线、靠前服务,指导群众落实抗旱保供水、保生产各项措施,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全方位强化农业抗旱服务。同时,深化部门协作,汇报争取利用一切有利气象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根本上减轻旱情影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我市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取得佳绩[ 05-07 ]
下一篇:没有了!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