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滨 > 正文内容

    汉滨区:富民产业满“庭”芳

    作者:周亭松 王湘 胡旋 时间:2025-04-08 09:01 来源:汉滨区 字号: 打印

      利用闲置农房开办家庭作坊,让资产活起来;做优农家美食发展乡村旅游,让人气旺起来;改善人居环境开展庭院种养,让钱包鼓起来……
      跟随春风脚步,走遍汉滨山乡,村村产业兴旺,处处生机盎然。
      安康市汉滨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改善人居环境、发展庭院经济,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织袜机:巧手编织增收链
      临近中午,五里镇朝阳社区农户李小荣在自己家的织袜工坊里忙碌并喜悦着:上一批订单刚刚完成,新的任务又接踵而至。
      小小工坊,大大能量。从最初的12台织袜机发展到如今的36台,李小荣的家庭工坊现在一个月就可以生产30万双半成品。“我们的订单量稳定,招聘有6名操作员,大伙儿每月轻轻松松都能挣到4500元以上。”李小荣自豪地说起工坊的新变化。
      过去,李小荣家一楼的房子一直闲置,空荡荡的甚至都不用打扫。为盘活闲置资产,增加群众收入,朝阳社区依托紧邻工业园区优势,动员农户量力而行开办家庭工坊,建立“党支部+企业+家庭工坊户”利益联结机制——由牵头企业提供产品设计、原料供应,负责技术指导、设备维护,定期开展质量检验、生产培训、成品回收,按期足额支付加工费,切实保障产业链上每一环节家庭工坊户的利益。
      简单改造、顺利投产,织袜机转动,家里顿时热闹起来。李小荣家编织的半成品会被运送至下一户家庭工坊进行缝头作业,直至包装完成——一条看不见的生产线在社区里流动不息,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其中,获得收益。
      当地通过“一村一企”集中牵头、农户工坊分散生产的方式,充分整合利用房屋、人力等资源,让“编织—缝头—定型—包装”全覆盖的完整袜业生产链成为农村群众居家就业的增收链、致富链。
      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陈玉玺表示:“企业有充足订单,农户有空闲房屋和人力资源,建设家庭工坊让居家就业成为现实。盘活农村闲置资产的同时破解了企业用工问题,目前已有50余间农户房屋按标准改造,并通过验收投入使用。”
      截至目前,汉滨区五里镇共发展牵头企业2家,建设家庭工坊48户,配备设备372台,带动230余人就业,其中脱贫户22人。2024年,家庭工坊户共生产袜子500万双,产值1800余万元。
     农家乐:我家大门常打开
      春暖花开,阳光正好。适逢周六,汉滨区新城街道程东村欢声笑语,人气旺盛。金牛山庄农家乐业主杨小艳手脚麻利、厨艺娴熟,她迅速烹制好拿手的农家饭菜端上桌,并热情地为客人介绍:“这是辣子鸡,还有豆腐肥肠、羊排、粉蒸肉,都是安康味道,我们香溪洞山上的特色。”
      乘着“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东风,2024年,程东村实施了3.1公里通村主干道改造。拓宽取直,铺上沥青,设置标识标线,安装防护设施;因地制宜建设会车区、小停车场。路宽了,心情都敞亮了。区上动员大家对农家乐进行改造升级,并承诺有相应的奖励扶持措施。
      程东村党支部书记李锦斌说:“要求就是要做到五统一:服装统一、碗筷统一、价格统一,还有这个桌椅板凳统一,统一在招牌前加上‘安康味道’标识。尤其在做生意的时候,不能欺骗客人,菜的价位要明码标价,要让我们程东村的品牌越来越响亮。”
      杨小艳家迅速按标准完成了厨房、庭院以及小菜园改造,还建了一个能容纳二十几桌的大厅。“现在人的消费需求也提高了,不但要菜好吃,还要环境好、风景美,服务贴心、停车方便,现在都好了,欢迎大家常来啊!”杨小艳深有体会,因为这次改造升级,年后的生意变得越来越好。
      2024年,程东村实施农家乐提升改造34户,新修排水管道30余米、垃圾分类收集亭8处,完成宜居农房改造103户,发展庭院经济136户,种植果蔬100余亩。
      小养殖:幸福生活比蜜甜
      雨水过后,气温回升。瀛湖镇西坡村九组农户曹仲岁房前屋后的蜜蜂也日益活跃起来。2月28日上午,曹仲岁挨个蜂箱察看,悉心照顾着这些宝贝,“它们睡了一个冬天,开春暖和了,起来要吃吃喝喝。这几天花还不是很多,所以要奖励给它们一些蜂蜜,还要及时清理粪便。”
      59岁的曹仲岁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养蜂专业户。因家人常年患病,曹仲岁家一度被列为防返贫监测对象。帮扶干部针对她家缺乏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动员她在自家屋檐下、场院边养殖蜜蜂,发展庭院经济,还邀请养殖专家上门培训技术,帮助推广销售。曹仲岁的蜜蜂越养越顺手,蜂群健康繁育、蜂蜜品质上乘,目前共养蜂25箱,年产蜜100多斤。曹仲岁说:“我的蜂蜜不愁卖,去年收入1万多元。有了这些蜂,日子过得像蜜一样甜。”
      在西坡村,养蜂、养鸡、养猪等小养殖蓬勃发展,庭院经济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一双袜子、一餐饭,一片菜园、一箱蜂——庭院方寸地,增收大文章。
      汉滨区制定出台了各类庭院经济奖励扶持政策,统筹苏陕和津陕扶贫协作、乡村振兴、创业就业等项目资金,在厂房装修、电力保障、技能培训、创业奖补以及用工、物流、销售等方面,开辟政策服务“直通车”,全力保障和支持庭院经济发展。
      汉滨区委书记、区长吴大林说:“我们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完善提升水、电、气、网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成和美庭院1839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春光里,汉滨区各具特色、亮点纷呈的庭院经济不断开出绚丽的花朵,传递增收的芬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