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搜索
秦巴腹地,岚河之畔。近年来,岚皋县坚持“四县战略”,紧扣“五字要诀”,大力实施“六大工程”,通过项目建设筑基、节庆活动引流、品牌创建提质三大抓手,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量突破1034.8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2.59亿元,两项指标连续2年保持30%以上增速。
2025年,岚皋县以南宫山“创5A”为契机,以“游客倍增、多元增收”为总目标,不断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优化服务,接续描绘“山水共融、文旅共兴”的县域旅游发展生动画卷。
项目筑基:以“硬支撑”激活全域旅游新动能
路是出行的希望,更是发展的动脉。3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佐龙镇境内的蜡烛山旅游公路延伸工程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底基层调平施工。
“项目于2024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路基工程已全部完成,水稳拌和站已搭建并调试完毕,同时水稳铺设用原材料的备料工作也基本完成。4月将启动水稳铺设,预计6月底整体项目竣工。”岚皋县交通运输局公路建设办副主任潘小东说,该工程起点位于蜡烛村大屋梁,终点位于岚皋汉滨界,全长5.534公里、主线4.93公里,建成后有助于进一步开发蜡烛山旅游资源,连接蜡烛山景区与汉滨区双龙溶洞景区。
当前,县域旅游普遍存在“到达即终点”的痛点,而县城作为游客集散中枢,停车设施不足极易形成“达即堰塞湖”。通过增加充足的停车设施,达到“小设施大撬动”的效应,正是县域旅游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密钥。
为让客流从“过境”转为“驻留”从而实现“游客倍增”,岚皋县于2024年11月8日启动实施了肖家坝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项目位于城关九年制学校操场地下,占地面积1.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43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8749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地下停车位416个,其中充电位83个;同时配套建设公厕设施用房等内容,预计2025年12月底竣工投用。
岚皋县将项目建设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压舱石”,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模式,构建起覆盖全域的旅游基础设施网络。近年来,重点推进了南宫山基础设施提升、蜡烛山开发、巴山秋池提升、千层河创4A、大河之尚康养度假村建设等122个重大项目。2025年,岚皋县在建、待建文旅重点项目共53个,年度投资11.35亿元,涵盖基础设施提升、重点景区开发、乡村旅游建设等范畴。
活动引流:以“软实力”打造四季旅游强磁场
春风吹拂,万物苏醒,民主镇枣树村“客路故乡”民宿集群处处涌动着生机与活力。3月25日至27日,岚皋县2025年“中国岚韵—巴山唢呐·乡村民谣”展演大赛在这里成功举办,来自县内15支唢呐参赛队和西安、宝鸡、绥德、合阳4支唢呐表演队,以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技艺,为观众奉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唢呐艺术盛宴。
“巴山唢呐是我们岚皋地方吹打乐艺术文化特色的靓丽名片,筹办此次唢呐大赛也是培养民间艺术人才、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和游客群众公共文化主客共享的有效途径。”据县文旅广电局副局长唐小娟介绍,时下正是踏青好时节,将比赛地点设置在“客路故乡”就是想借助这里独特的田园风光和春日美景,以声音穿透人心,将凝聚着巴山人民的情感与记忆,融入游客内心。
“流量即经济”是发展现代旅游的逻辑,构建“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节庆矩阵和“春踏青、夏戏水、秋BA、冬玩雪”这一四季分明的文旅新模式是岚皋县对“传统资源年轻化”的理解与表达。
2024年,岚皋县成功举办了全国“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硒旺岚皋·鼓振三秦”岚皋县“城投杯”首届大道锣鼓表演赛、第二届巴山汉水“陕西岚皋村BA”体旅促商贸活动、“中国岚韵·巴山秋池冰雪嘉年华”文体旅商融合等文旅活动628场,并着力构建“主流媒体引领+网红大V带动+万人集中宣发”的宣传矩阵,借助多平台多形式开展营销,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宣传营销,其中岚皋“村BA”全网曝光量超16亿,线上线下观看量超3000万。
今年以来,岚皋县围绕“春踏青、夏戏水、秋BA、冬玩雪”文旅新模式,还将持续开展城关赏花、佐龙采茶、民主唢呐、南宫问道、岚河夜画等系列文旅活动,力争将生态资源转化为体验产品,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消费场景,将流量数据转化为客源增量,打造出属于岚皋特色的四季旅游强磁场。
品牌升级:以“创A工程”锻造旅游核心竞争力
旅游品牌是连接旅游目的地与游客的有效桥梁,是向游客传递旅游出行和消费意愿的价值期待,更是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不仅可以重塑区域旅游格局,更能通过“以点带面”效应激活全域发展动能。
5A级景区作为旅游业“金字招牌”,将直接提升县域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南宫山景区自2021年启动创建国家5A级景区重点项目建设以来,已完成北线游客中心、金顶旅游环线步道等9项基础设施升级,景区单日接待能力提升50%。但由于景区文化内涵不突出、景区内“二消”跟不上、上山方式不友好(只能徒步)、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软硬件滞后等问题,创建工作推进艰难。
2025年,岚皋县以“开年即开跑”的姿态,将旅游品牌创建工作压实落地。2月13日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岚皋县旅游品牌创建工作专班,2月25日印发了《岚皋县旅游品牌创建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2月26日召开了南宫山“创5A”暨游客倍增系统提升现场推进会,2月28日南宫山景区陆续启动实施金顶驿站改造提升、南宫山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二期项目一标段、南宫山南大门绿化、水电改造提升等项目,3月14日南宫山索道建设项目落地签约……
从南宫山景区创5A的实践可见,旅游品牌创建绝非简单的“挂牌工程”,而是通过标准引领、系统重构,以品牌创建倒逼景区基础设施提升,以品牌标准倒逼生态与文化保护升级,以实现县域经济“质”与“量”的双重跃升。
截至今年3月底,岚皋县千层河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已通过省文旅厅专家组初验;巴山大草原国家4A级景区及巴山秋池、巴人部落、梦见蓬莱、客路故乡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已启动;“岚河印象”纳入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创建名单,岚河夜画水利风景区成功入选第十四批省级水利风景区;民主镇枣树村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并获评安康市2024年“五美庭院”示范村;南宫山镇宏大村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通过省厅验收,待文旅部复核命名;鑫盛酒店、金源龙城酒店等3家酒店三星级旅游饭店创建工作启动,市场主体品牌创建活力迸发。
山水为卷,奋进作笔。从南宫山的云海到巴山大草原的高山草甸,从蜡烛山的奇峰到岚河上的渔火,从山水颜值到文旅价值,从单点突破到系统重构,岚皋这片1957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亮色,以文化魅力激活经济活力。在未来,随着西康高速、西渝高铁的全线贯通,岚皋旅游必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为秦巴山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更多创新样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岚皋:香椿抢“鲜”上市 产销两旺助农增收[ 04-02 ]
下一篇:岚皋:万亩茶山香 春茶采制忙[ 04-14 ]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