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安康发展>第202406期/随笔/内容详情

书屋漫语

作者:任雪姣发布时间:2025-01-22 15:57 来源: 【字体:

  冬日虽寒,但暖阳如诗。鲜有如此温暖缓慢的时光,阳光曼妙,独倚窗前,一茶、一书、一软笔、一茶点,便是整个午后。斜阳晚照,伶俐的阳光在黄昏稳健持重的抚慰下逐渐褪去锋芒,穿上薄纱般轻盈而柔和的外衣,当那只金色的手掌掠过山峦,掠过河流,掠过亭台楼阁,缓缓地停留在书房雅室的白瓷花瓶、梅菊字画上时,几分诗意的浪漫在整个书屋中弥漫……
  常听人说,独处时总觉寡淡无味兴趣索然,身在斗室内心思却早已飘向诗与远方,非要呼朋唤友热闹一番。而我却怡然自得,难得清静,欣欣然在书屋中独享寂静。敏锐的五感随屋外风光变幻跳动,一时静听风雨流水虫鸣,一时细瞧拂晓微曦暮色西沉,一时悄叹春华秋实寒夏更迭,一时嗅闻花木暖香草色清新。四季更替,花开花落,美妙景致皆聚在书房里,着在笔墨下,藏在典籍里,唱在诗词中,一季有一季的美丽,一季有一季的馨香,一季有一季的风雅,一季有一季的感动。
  自有书屋以来,便自诩为“雅室”,取“典雅”“风雅”之意,但绝无附庸风雅之嫌,而是心向往之。为使其名副其实,下了一番苦心收拾装扮,或曰仪式感庄重感。除了三个收纳整齐的白色田园风大书柜外,还添置了同色系同风格的桌子椅子,素色碎花桌布等。书桌上一台青绿色古色古香的台灯为雅室带来光明,增添古典韵味;书桌对面墙壁上挂着书画家水墨字画,传递出浓郁书香气息;书桌上白瓷瓶是江西旅游时一眼相中的物什,瓶内常年鲜花不断,更显四季常青淡雅灵动与屏风字画相得益彰;文房四宝不可或缺,特别是那一沓泛着草木馨香而颜色略黄的宣纸是外公健在时练习书法的旧物,无尽的怀念与长情常常如茶泛起。
  静坐书屋,独酌清茶,常思外公也曾有一间书屋陋室,一桌一灯一椅一斜榻而已,空间狭窄远不如现在漂亮大气,时代不同居住环境自不相同。幼时在外公的教习下读书启蒙,桌上《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首》是启蒙课本。外公是位慈祥而严厉的老师,清晨即唤醒教授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一边煞有介事地晃动着小脑袋,一边高声诵读着,不消多久这些诗句便映入脑海。外公颔首抚掌,必有糕点共享。
  外公入夜必读书。此时,调皮的我也会挤进怀抱撒娇,也要看书写字,外公便拿出纸笔写出我的姓名,然后指着一个大大的“姣”字,然后对我说道“这是你的名字,一定要学会哦”,我乖巧地点点头,回答得很干脆,一笔一划认真地写起来,写完便抬头等着外公表扬一番。外公自会慈爱地抚摸着我的头,亲亲我的小脸,然后悉心指点字体的间架结构,传授如何才能把字书写的笔挺端正。昏黄的灯光下一老一少两个投影,成为了世界上最温情的剪影。而外公书屋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慈爱与温馨。成年后,我一直感念外公当年的严格施教、耐心讲义,为我奠定了做人学文的良好基础。他让我熟读诗词典章,学习古文知识和成语故事,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礼仪和为人处世的道理,知识的花火总在我心中如若云霞,点燃我对古诗词的热爱与痴迷。小小斗室,成为书山路、学海舟的起点,带我遨游在无尽慈爱与知识海洋中。
  也艳羡过别人的书屋,邻居周文海叔叔,一个喜欢读书而长于绘画的青年人,他戏称我为“小友”,因能完整背诵《滕王阁序》而受邀去他书屋看画作。那是怎样一间令人欢喜的书屋啊,陈设典雅,色系统一,文史经哲,书籍琳琅满目。他常常自叹自吟:庭有余香,谢草郑兰燕桂树。家无别况,唐诗晋字汉文章。犹记得当时书桌上摆放一部精装版丝绸封面的《红楼梦》十分耀眼,书橱内摆放着许多纸片画作,室内堆满了油画、水彩画、铅笔画。最令人吃惊的是,他有一面照片墙,照片均是他自己的作品拍摄而成,各具神态、栩栩如生。一如居者所言,“心中如有热爱,便有另一片山海。”我牢牢记住了这句人生箴言,少年的我们摸着这些照片,心中突然有了憧憬,何时自己也能拥有一间这样的书屋,一个可以保护热爱,感悟生活,看见山海的地方。
  现在,我的“雅室”得偿所愿。“雅室”之美,非华丽之装饰所能成,在洋溢文化之馨香。我的“雅室”虽不似刘禹锡的“陋室”那般旷达高洁、安贫乐道,也不似蒲松龄的“聊斋”那般玄妙入神、下笔生辉,更不似梁启超的“饮冰室”那般牵挂时事、忧国忧民,却也有自己的小欢喜蕴含其中。静坐书桌闲翻书籍,像打开色彩斑斓的天窗,身心皆平静安详。读《静夜思》,在朗朗月光中体会古人的离愁别绪;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情怀;读《石壕令》哀叹战争的无情和百姓的苦难;读《天净沙•秋思》感慨游子倦于漂泊的凄苦愁容。我沉浸于书香中快乐着、悲伤着、痛苦着、喜悦着,烦恼时效法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扫情绪的阴霾;高兴时沉醉于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在澎湃不羁中洋洋自得;伤感时体会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奉献与付出中满怀希望地赓续读书与创作的文脉生机。情绪起伏间,“雅室”包容着我的喜怒哀乐,给我自由给我空间,它是看世界的眼,抚平伤痛的曲,承载欢乐的歌,更是瞭望世界的窗,窗外便是斑斓锦绣的世界和曳曳辽阔的星空。
  “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书有华,秀于百卉”。藏书于室,便藏富于心,书房是精神的富裕地,灵魂的安乐乡,书生守志的静夜思。长卷在手,日积月累,将改变一个人的心性与气质。难言的心事,无法分享的喜悦与忧伤,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心灵疗愈的寄托。书屋亦可审视过往规划未来,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愿天下有志读书人皆有一间清静书屋,以书卷涵养心田。
  (作者系市政园林处干部)
  责任编辑:谭勇 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