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市民政工作坚持项目拉动,实施创新发展。全年争取中省资金6.05亿元,其中争取中省项目资金1.42亿元,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城乡社会救助扎实有效。新建县级中心敬老院5个、农村区域性敬老院21个、乡镇敬老院5个,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60%。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由每年1640元/人提高到1856元/人。城市低保对象24252户49224人,人均月补差163元,农村低保对象26.8万人,月人均补差69元;城乡防灾减灾和灾害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完成农民安居工程建房3521户9986人,修订市、县区、乡镇应急救助预案,指导480个重点村制定了“防抢撤助”方案;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开工建设3个县区城市社区服务中心、1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22个城市社区服务站改扩建项目,完成投资597万元。开工建设160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项目,完成投资2001.2万元。同时,对744名新任村干部进行了示范培训;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有新发展。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继续抓好“万户优抚工程”,共扶持优抚对象建房300户,资助1.5万重点优抚对象“参合、参保”,解决1000名重点优抚对象大病医疗救助。出台《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办法》,136名退役军人选择了自谋职业。
同时,社会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434家,基本实现村村有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民政项目建设富有成效。总投资2.4亿元的八大民生工程项目和社会福利项目建设均已完成。编制、储备、上报了概算投资23亿元、10个类型的民政社会发展项目。全年完成福利销售7200万元,为市本级筹集公益金720万元。“圆梦工程”资助困难大学新生510名;在强力项目拉动下,民政自身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