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午,共青团安康市委召开机关全体干部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了 共青团十六届三中全会、共青团陕西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驻点工作会及农村青年工作会等有关会议精神,学习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锦斌、团省委书记卫华在团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会上,团市委书记、党组书记李全成同志强调,2010年全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要认真贯彻团省委十一届三次全委会和市委二届七次全委会精神,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任务,以“夯实基础、活跃基层、突出特变、寻求突破”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权益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共青团工作实现新发展。
李全成强调,2010年全市共青团工作要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推行1+1+X+5建团模式,激活基层团组织建设。在乡镇团委,全面推行1+1+X+5建团模式,进一步夯实“五个一”工作机制,即: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个月确定一名执行委员、每月明确一项工作重点、每月开展一次主题活动、每月报送一篇宣传报道,努力构建乡镇新型团组织体系。扎实推进“两新”组织的团建工作,加强在各类经济组织、协会组织中建团的力度,每个县区至少建1—2个,不断扩大团的组织覆盖面。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志愿者、选调生兼任基层团干部工作机制,使全市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出成果、见实效。二是拓宽服务渠道,全力做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今年,全市各级团组织要以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村青年为重点群体,以资金扶持、培训提升、信息提供、观念引导为主要手段,实施青年就业创业行动。继续联合银监局、信用联社实施青年创业小额贷款项目,大力扶持青年创业,全市扶持100名创业青年,县区至少扶持10名创业青年,并进行跟踪服务管理。加强与高校、企业的联系,积极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力争新建立5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新增见习岗位50个。大力开展农村青年“领头雁”培训工程,不断提高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和本领。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希望工程实施力度。继续扩大希望工程宣传力度,广泛内引外联,拓宽筹资渠道,加大希望小学项目争取建设和管理力度。以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青年、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等特殊困难青少年群体为重点,实施大学生圆梦行动,营造关注贫困学生、关心希望工程、参与公益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打造品牌项目,提升青年者愿者服务活动水平。继续做好以“双创”和“青春辉映夕阳红”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努力拓展服务内容,丰富服务形式,把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提升共青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五是提高综合素质,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工程。要多层次、多门类的开展培训工作。进一步创新培训方式,高效率、大规模地开展团干部教育、青年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工作。要深入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保持正面声势,注重培养青年骨干。要选树培养青年典型。重点挖掘、宣传就业创业青年、岗位创新青年典型,评选表彰第十一届“安康市十大杰出青年”和“十大外出务工青年”,发挥优秀青年人才的典型示范作用,激发其他青年发奋图强的热情,从而培养更加文明、更加全面、更加开拓的当代安康青年。六是加强宣传调研,提高团的宣传工作水平。具体要抓好以下四项工作:1、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团干部带头撰写有事实、有依据、操作性强的调研报告;2、抓好信息报送工作,建立迅速高效的信息报送制度;3、要加强团市委网站建设,扩大青少年网络阵地的覆盖面和吸引力;4、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宣传工作骨干,确保团的信息渠道畅通,不断提高全市团的信息工作水平。
李全成指出,为确保2010年工作落到实处,在全市各级团组织中建立四项工作机制。一是目标考核机制。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年终成立调研考核组赴各县(区)团委、市直机关团组织实地调研考核。坚持日常考核和重点工作落实相结合,对重点工作和创新性工作,加大分值。通过加减分形式,拉开档次,努力在全市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良好局面。二是通报提示机制。在安康共青团网站建立信息平台,按月、按季度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公布,对工作推进不力,班子涣散的团组织,进行团内通报。三是督办落实机制。对团省、市委安排的工作做到有安排、有检查、有结果。团市委成立监督指导组,不定期深入到基层团组织,对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加大落实力度。四是情况反馈机制。对于在工作中不能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工作不力等问题比较突出的团组织和团干部,团市委将采取面对面或书面的形式向同级党组织反馈通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