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我市围绕主线奏响2010年全市科技工作强音

    作者:孟 辉 时间:2010-01-25 10:29 来源:市科技局 字号: 打印

           2010年全市科技工作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以加强科技进步与创新,建设创新型安康为主线,围绕为六大支柱产业提供科技支撑这一中心,突出抓好两个工作重点,坚持三个创新,大力推进科技管理工作,努力提升科技贡献率,推动我市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为我市经济社会的突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全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成果转化,加快构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有力解决六大支柱产业和八大民生工程发展中的技术瓶颈,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提升技术水平,支撑科学发展。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发展,加强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关,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全市组织实施60项科技攻关和新产品研发项目,力争取得重大技术成果20项,,申请国家专利75件。
           突出两项科技工作重点。一是强力推进富硒食品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富硒食品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富硒食品新产品开发、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强富硒科技成果的评审、推广、转化和交流。培育壮大富硒龙头企业。扶持企业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组织开展企业产业发展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富硒食品产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农户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生产与技术之间的联系。抓好富硒食品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富硒农产品种植比重,积极开发富硒食用菌、五谷杂粮等产品,组织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推进富硒食品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依托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工业园区建立富硒食品技术研发中心,开展创新型企业联系、对接与服务。加强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引导扶持富硒新产品、新包装和新技术申请专利,推进富硒食品专利产业化建设进程。加大富硒食品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发挥“中国硒谷”网站的作用,积极与国内知名媒体合作,利用各种形式宣传推介“中国硒谷?绿色安康”。二是加快月河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继续突出发展畜牧、蚕桑、优质粮油、设施农业四大主导产业,努力实现农业主导产业建设、龙头企业及特色品牌的培育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的新突破,使园区成为浅山丘陵地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现代农业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体制、机制、制度改革与创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整体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科技特派员质量,扩大选派范围,选派科技特派员800名以上。继续抓好星火科技“12396”运行和大荔农技“110”试点推广工作;继续抓好10个专家大院建设,聘请省内外专家教授进驻大院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服务活动。大力推行重大科技项目首席专家负责制,对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进行总体负责;积极开展重大项目招标制试点,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中选优”的原则,完善科技投入环境,科学有效地调控资金和科研力量的投入方向;充分发挥政府科技奖励的导向及激励作用,重点奖励有突出贡献、对建设创新型安康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的科技成果。
           强化科技管理,实现科技工作新突破。做好项目的前期调研论证、包装策划、组织申报等服务与管理工作。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采用、引进新技术的企业为工作重点,做好项目的筛选准备、包装策划及申报工作,建立储备库。挖掘潜力,拓宽思路,增加工业项目比重,争取尽可能多的项目挤进国家和省科技计划盘子,重点支持创新性强、成果转化快、产业化前景好的科技项目。组织申报中、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项以上,争取立项支持20项以上,争取项目资金1000万元以上。进一步做好成果评审奖励工作。重点围绕六大支柱产业,抓好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加快特色产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科研攻关,努力形成一批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支撑引领作用的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完成20项市级科技成果验收和奖励,推荐申报省科技奖励项目10项以上,力争授奖4项。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以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为主的技术创新平台,大幅度提高重点特色产业和骨干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新建2个技术研发中心。加强一批以现代科学技术示范辐射为主的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园区的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功能,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升级,新建2个科技示范园区。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培训,抓好国家专利产业化试点市建设,努力提高全市重点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全面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应对突发震害的能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强化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加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和陕西省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安康服务站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增强科技信息对经济和科技的支撑能力。继续抓好10家专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努力形成专业中心与县区中心协调发展、示范中心辐射带动的良好局面。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服务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了一支能征善战的科技管理队伍。推进政务公开,提高行政效率,始终保持科技队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不断推动科技事业向前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邓康萍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