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互动交流>政协提案 > 正文内容
    标题 关于促进我市夜间(地摊)经济提质升级发展的建议
    编号 377 办理部门 安康市城市管理执法局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王 毅 签发日期 2024-07-15 10:00 发布日期 2024-07-16 16:00 类别 A
    正文

    近年来,鼓励夜间(地摊)经济发展作为“促就业、保民生、振消费”的重要举措,不仅为经济带来活力,还为推动就业、保障民生做出重要贡献。经过城市管理、执法等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我市中心城区随意占道经营、摆摊秩序混乱、路边摊贩污染环境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尤其针对东坝片区、培新街片区等人流量大、摊位密集地区,采取划行规市、集中管理等措施,为我市地摊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但是,随着我市夜间(地摊)经济走向发展正轨并逐步提质升级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法规落实还需加强。陕西省2019年修订了《食品小作坊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对经营范围、主体责任、监管与服务等做出了明确要求,我市关于摊贩及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相关管理措施、细则不够完善,部分地区小摊贩管理未完全落实备案登记、健康登记等管理措施。二是一些市民反映地摊货质量不好保证,售后维权难;担忧地摊食品不卫生、不安全。三是我市地摊经济还处在发展阶段,经济聚集效应还不明显,尚未形成行业自律的组织架构,宣传培训力度不足。为进一步优化管理,促进我市地摊经济提质升级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政策落实。出台我市地摊经营相关的措施、细则。研究地摊经营合法化途径,倒逼其自我整改、提升服务质量,也是解决买卖纠纷、规范市场的有效途径。保证政策的延续性和可持续性,避免“一阵风”式管理整治。公平摊位抽选方式,及时公开公示经营区域及经营规范要求,避免恶性竞争。

    二是创新监管途径,保障消费者权益。规范进货渠道,透明相关商品质量检测监管,日常管理与抽样监管相结合;引入“黑白名单二维码”等信息公示渠道,消费者扫码即可了解信息;针对夜间(地摊)经营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对片区点位实施考核;借鉴南京“十二分制”管理,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推动维权渠道多样化、便捷化,建立消费者维权反馈体系,方便消费者评价、投诉、建议,同时可根据消费者反馈数据对摊位评级,也可作为质量监督及相关执法部门线索收集渠道,加强执法监督,保证商品质量及食品安全。

    三是打造夜间(地摊)经济聚集片区,建立行业自律组织。科学合理规划,根据夜间经济业态特点,利用夜间闲置的便民市场、公共开放空间等场所打造夜间(地摊)经济特色聚集区,形成规模经济优势、特色竞争优势、人气聚集优势。建立行业自律协会,构建“经营者-协会-消费者”循环模式,探索公司化运营、标准化考核、差异化竞争,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作用,提升夜间经济活力。

    四是加强培训宣传,鼓励社会监督。加强从业者培训、行业协会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公开公示信息,宣传各项支持政策及管理规范;公开群众投诉举报方式,鼓励广大市民参与监督,及时执法,形成行业自律、监管及时、市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回复

    刘锴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我市夜间(地摊)经济提质升级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结合我局职责,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地摊经济既体现了一座城市烟火气,也是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一个窗口。近年来,我局围绕省市“稳就业、促消费”系列决策部署,积极行动、主动作为、依法规范、精细管理,全市共设立摊区(点)104处,摊位2614个,解决就业3211人,努力实现市容和繁荣、卫生和民生、城市之美和“烟火气”共生共赢的目标。

    一是科学制定标准。根据国务院《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陕西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先后编制完成《安康中心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制定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城市管理实施四允许一承诺一提升工作措施》和《安康中心城区摊区(点)精细化管理标准》,明确摊区(点)设置类型、设置标准、管理规范。

    二是坚持依法管理。紧扣城市创建,围绕市容市貌、环境卫生、“六个周边”、“十乱”治理,创新“一街四管”,实施专项整治,精细管理。中心城区先后实施翠屏路、白庙巷、滨江大道等5处共1.15万平方米便民市场建设,新增摊位1000余个,规范设置临时果蔬和早夜市疏导点37个,满足市民群众购销需求。

    三是创新管理机制。在摊区(点)设置过程中充分听取街道、社区意见,鼓励群众参与,尽力满足群众生活需求。充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按照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等方式,积极引导国企和其他社会资本参与摊区(点)经营管理。在摊区(点)设置后,落实监管责任,对摊区备案、垃圾处置、燃气安全等事项强化日常联合检查,督促规范经营。

    二、下一步工作

    您提出在监管中引入“黑白名单二维码”、“十二分制”管理、实施片区点位考核和探索公司化运营、强化行业自我管理等建议非常中肯和有借鉴意义。我们在制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设摊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中已采纳和吸收。

    一是推动管理提质。围绕新时期城市市容管理需要,按照科学布局、规范管理、因地制宜、确保安全的原则,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设摊经营活动的指导意见》,规范提升商业综合体特色外摆、特色夜市、户外展销、临时促销等设摊经营行为,推进共管共治。

    二是深化专项整治。围绕市场周边、部分路段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占路为市等问题持续反弹问题,落实“一街四管”机制,固化联合巡查执法,持续开展市容秩序规范整治提升攻坚。

    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加大城市市容管理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安康智慧城管”小程序及时发布摊区(点)设置规范和位置,鼓励市民通过“随手拍”举报占道经营和不规范经营等行为。深入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 服务群众面对面活动”,加强社区设摊经营工作指导,及时解决群众诉求,努力形成市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真诚希望您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