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支持安康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 ||||||
编号 | 335 | 办理部门 | 安康市人民政府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
签发人 | 王 浩 | 签发日期 | 2024-07-11 10:00 | 发布日期 | 2024-07-12 09:00 | 类别 | A |
正文 |
背景分析:2022年9月,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推动企业‘走出去’发展。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在市场潜力大的区域设立建筑业常驻服务机构,协调解决建筑企业跨省承揽业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省际战略合作关系,促进企业和从业人员无门槛自由流动。搭建省内企业海外发展平台,建立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联系机制,支持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和“推进建筑工人职业化转型。改革建筑用工制度,推进建筑劳务企业转型为具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公司化、专业化作业企业。健全建筑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深化职普融通、校企合作,大力开展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建筑产业化技能人才供给。支持符合条件的建筑企业对本企业职工开展自主培训评价,鼓励建筑龙头企业对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服务。”
根据调研:2023年安康市建筑业产值201亿元,其中本地一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8家,完成建筑业产值71.09亿元,占比35.37%。从市场环境分析:一是市场总体规模有限。安康市作为一个发展中城市,建筑业市场相对较小,但需求增长迅速,导致竞争加剧。二是外部央企、国企挤压本地企业发展空间。大型央企、国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对本地企业形成较大竞争压力,压缩了安康市建筑企业的发展空间。三是国内大市场进一步开放。随着国家对内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进,建筑业市场进一步开放,域外企业进入加剧了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安康市拥有301万人口,其中64万人选择外出务工,有17万人从事建筑产业工作。而“旬阳建工”作为安康市的劳务品牌,每年可以带动6万人左右就业,并创造近40亿元的劳务收入。但是建筑产业工人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技术水平不高。尽管建筑产业工人数量庞大,但他们的技能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先进的建筑技术,使得他们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应对新型建筑领域的施工要求。二是缺乏专业培训。建筑产业工人往往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培训,缺乏对建筑行业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维权保障方面。三是社会保障不足。建筑产业工人往往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使得他们在面临工伤、疾病等风险时无法得到足够的保障。
建议内容:建议省住建厅和安康市住建局指导,安康市龙头建筑企业牵头:一是组织安康市优质建筑企业组团走出去,共同拓展域外建筑业市场。通过对外合作,增强本地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安康市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二是大力培育“旬阳建工”劳务品牌,提升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安康市建筑工人的整体形象和市场认可度。三是健全建筑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统筹社会保障职能,为安康市的建筑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通过培训,培养一批具备专业技能的产业工人,提升本地建筑业的整体水平。 |
||||||
回复 |
雷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支持安康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335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省关于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要求,紧扣“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工作主线,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积极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富强机场、汉江大剧院、北环线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投用,累计创建中国建设工程领域质量最高奖项“鲁班奖”4项、“国家优质工程奖”6项、“中国钢结构金奖”2项、“市政金杯奖”1项、省优质工程“长安杯”奖20项,“旬阳建工”成为住建部表彰的劳务品牌,旬阳市被省住建厅授予“全省建筑业强县”。2023年,全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01.4亿元,执业资格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从业人员达7.1万人;全市建筑企业资产总计达260亿元,年均增长18.76%,其中总产值超亿元企业达45家,占建筑业总产值比重50%以上。同时,陕建十二建、宏远、盛义等一批企业拓展省外市场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市有建筑业企业912家,其中资质以上企业352家,特级企业1家,一级总专包企业61家,数量居陕南首位。针对您提出的建议内容,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交流合作,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
出台《安康市促进建筑业联合体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亲商助企”遍访帮联相关措施,实现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帮联“全覆盖”。探索实施“联合体”合作模式。“走出去”,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及我市建筑业龙头骨干企业优势,结成若干互助合作体,开展“以大带小”“以综带专”等帮扶行动,切实提升中小型建筑企业综合实力、市场竞争能力;“请进来”,引导参与我市重大建设项目的央企、国企、骨干企业积极与安康本地企业开展项目合作。同时,引导企业上伸下延,拉长建筑产业链,优化新型产业结构,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
二、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建筑企业影响力
积极打造安康建筑业特色品牌,扶持打造以“旬阳建工”为引领的安康建筑劳务品牌,不断提高安康建筑工人的整体形象和市场认可度。落实优质优价政策,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优质工程质量奖项的建筑企业,按照相关标准计取优质优价费用;对获得“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等国优工程和省优工程“长安杯”的主承建企业,市、县(市、区)两级给予一定奖励,让行业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着力提升安康建筑业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三、加强人才培育,提高建筑企业内核力
深化职普融通、校企合作,开展建筑工人职业技能培训,增加技能人才供给。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金州工匠”品牌,倡导“名师授徒”,推行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支持龙头骨干建筑企业申报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开展产业工人培训、考核、认证工作;鼓励建筑企业开展内部培训,提升员工专业素质和能力,建立完善建筑人才库,为行业提供优秀的人才资源。同时,积极支持建筑企业引进和储备一批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能人才,对在企业管理、工程建设、设计咨询等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给予奖励,并在相关先进评选中予以优先推荐。
感谢您对我市建筑行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