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关于加速升级全市中药材产业链的建议 | ||||||
编号 | 308 | 办理部门 | 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处理状态 | 已办结 | ||
签发人 | 罗云忠 | 签发日期 | 2024-06-28 10:00 | 发布日期 | 2024-06-28 17:00 | 类别 | A |
正文 |
安康北依秦岭,南靠巴山,独特的自然禀赋,孕育了生物多样性,是药用植物的基因库。一直以来,中药材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是全市八大产业链之一,以黄连、葛根、绞股蓝等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条日趋完善,产业效益逐步显现,如:绞股蓝、黄姜种植面积居全国之首,紫阳厚朴面积达15万亩,镇坪黄连、岚皋杜仲面积均突破5万亩大关,平利绞股蓝、镇坪黄连及玄参通过国家GAP认证等。综观全市中药材产业链现状,虽在发展模式、基地建设、品种培育、产品研发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对标中药材全产链的标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不强”:
一是供应链不强。中药材种植品种分散、规模不大,种植园区承载力不强,未占领市场的制高点,在全国中药材市场无话语权,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二是加工链不强。确立的链主企业北医大、安得、振兴、新森林、古仙湖、逢春等企业尚在成长期,加工能力尚弱,市场占有量较低,链主企业拉动力不强:镇坪飞地大健康产业园、镇坪中药科创园等园区均在建设之中,中药材加工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低,主要靠卖原材料为主,产业附加值不高。
三是创新链不强。已开发产品知名度不高,所占市场份额较低,品牌效应未得到有效发挥;创新链部署滞后,中药材研发中心建设迟缓,产业的科技含量较低;产业链布局不精,主打产品靶向发力不够,产业集群尚未形成。
四是销售链不强。与全国知名药企合作机制建立迟缓,线上交易平台和线下交易市场、集散地发展滞后,中药材销售难尚未得到根本破解。
五是服务链不强。政策奖补力度不大,“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发挥不明显;项目统筹捆绑力度不够,对产业的牵引力有待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不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现状未得到根本改善;投融资力度不强,多元化产业投资模式尚未形成;资源要素配置力度不大,土地、林地、基础设施等要素保障有待加强等等。
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加速升级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产业效益,特建议:
一要做大供应链。强化政府统筹协调力度,对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再谋篇布局,精选品种,集中打造,如:黄连、葛根、玄参、绞股蓝等优质品种,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实施区域协同发展,在全市范围内发展一批种植基地和种植园区,尽快实现中药材种植基地量的大幅增长,达到全国种植面积之首,抢占市场制高点,夺取市场话语权,用规模上的优势、供应链的强势来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二要做壮加工链。对北医大、安得、振兴、新森林、古仙湖、逢春等链主企业实施扶壮计划,坚持“扶壮、加速、招引”三措并举,实行“一企一策”,配套政策“大礼包”,在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重点支持,打造行业领军企业,提升产业拉动力;进一步加速中药材加工园区建设,在全市启动建设一批中药材加工园,重点建设标准化厂房,采取“租赁、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让中药材加工企业入园发展,化羽成蝶,发展壮大,打造一批拳头产品,最大化吞吐本地原材料,全面提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加大知名药企招引力度,制定更为优惠的招引政策,在江苏、浙江等地设立招引工作站,招引一批全国知名药企到安康建基地、建车间、建生产线,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快速壮大。
三要做强创新链。在研发中心建设上发力,充分利用中国药科大学定点帮扶镇坪县的有利时机,以镇坪农科所为依托,建设秦巴中药材研发中心,在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新产品研发上重点发力,在药食、药剂、药疗、药浴、保健品等领域开发强竞争力的新产品,为中药材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紧盯黄连、玄参、葛根、绞股蓝等主打产品,研发打造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唯一性的系列地域特色产品,如围绕镇坪中药配方颗粒項目,研发多种中药颗粒配方;要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紧盯中药领域新的研发成果和发展方向,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把种植基地主动向己有研发成果的产品上靠,做到有科研支撑,与市场紧密契合,提升中药材产业科技含量,避免同质化、走弯路。
四要做精销售链。加强与全国知名药企对接,在技术合作、原材料供应、产品开发等方面深度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借船出海”;加快建立中药材线上交易平台,尽快融入全国网络,共享资源;加大中药材交易市场和集散地建设力度,随着巫镇高速的建成通车,镇坪己成为安康向南开放的桥头堡,为更好抢占长江经济圈中药材市场,可把镇坪正投资4.3亿元建设的边贸物流园打造成秦巴中药材交易市场和集散地,让四面八方的药商汇聚安康。 五要做优服务链。加大政策奖补力度,制定出台中药材奖补办法,对全产业链予以重金奖补,撬动发展;要加大项目资金整合捆绑力度,把乡村振兴、陕南循环发展、园区建设、专项债等项目资金予以整合捆绑,集中投放到中药材产业发展中,提升项目牵引力;加大投融资力度,建立中药材发展基金,几何倍放大融资担保能力,开发多种中药材产业金融产品,提高产业放贷率,鼓励支持国有平台公司深度参与中药材产业建设,迅速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模式,拉动中药材产业提等升级;要加大服务力度,重点在人才支持、用地保障、手续办理等方面予以倾斜,在要素保障上优先配置,创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全面升级产业链条,让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动能竞相迸发,发展效益充分彰显。 |
||||||
回复 |
李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速升级全市中药材产业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安康秦巴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进一步优化产业链部署,印发了《全市重点产业链优化整合工作方案》《秦巴医药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产业链链长、副链长,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落实了三项目标、五项重点任务,制定“一图七清单”,制定了秦巴医药产业链“十个一”工作机制(一条产业链;一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支专家团队;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一个主办银行;一支招商顾问团队;一个分析研究小组),开展医药企业“六个一”包联活动(包联一家产业链链主企业;落实一名包联责任领导;按季度开展一次专题调研;落实一定的包联经费;解决一件包联企业具体问题;建立一套包联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2023年来,先后召开专题会议8次,武文罡书记、王浩市长亲自带队开展招商推荐考察,听取工作汇报。先后举办了秦巴医药产业产供销对接大会、校院赋能安康高质量发展大会、中国药科大学陕西校友会暨秦巴医药产业链校地企融合发展大会,在西安举办政企对接会,赴北京、上海、江苏、深圳、成都、安徽、内蒙等地开展产业链招商活动,项目建设取得一定实效。
(一)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2023年,全市共新建医药产业项目31个,实际到位资金52.86亿元,2024年上半年全市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达30万亩,比上年度增加10万亩,全市共有医药相关产业经营企业53家,比上年度增加10家。一季度,秦巴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41.3%,中药材产量5.4万吨,同比增长2.5%,位居全市六大支柱及特色工业增加值增长排名首位,一季度产业链实现总产值20.7亿元。在建的中国秦巴中药跨境贸易产业园项目、华卫医药中药饮片研发生产基地、朋成医药大厦、康瑞荣升药业大健康产品研发生产、新高新医药现代医药物流配送中心等重点在建项目顺利推进。康瑞荣升药业大健康产品研发生产项目3月底正式量产,5月份已正式出口,胶原蛋白粉、氨基酸粉、植物蛋白粉等大健康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地区。
(二)产业链招商得到加强。产业链紧扣招商拜访对接任务,产业链链长、副链长先后带队赴北京、成都、天津、山东等地外出招商考察3次,参加安康在北京、深圳举办的城市机会清单发布会,发布秦巴医药产业项目清单。各县(市、区)开展小分队招商15批次,先后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川、重庆、安徽、河北等地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已拜访对接头部企业、重点企业40家,其他医药企业40家。邀请北京、浙江、安徽、四川、西安等省内外医药企业来安康高新区、紫阳、宁陕、汉滨等县区考察20批次。新包装的秦巴医药现代医药港、安康高新区医疗器械产业园、秦巴医药数字化交易中心等优质项目招引形势喜人,为秦巴医药产业链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协同推进运行良好。各县(市、区)结合县域实际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镇坪县、宁陕县、紫阳县、安康高新区、汉滨区等县(区)依托道地药材资源优势、基地优势,在项目招引、产业发展上成效突出。镇坪县制定了《中药材种植奖励扶持办法》,新发展中药材基地8.7万亩,中国秦巴中药跨境贸易产业园项目全面动工,食品药品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项目、中医馆项目已开始装修,镇坪县中药科创园项目1.8万平方米房建主体工程已完工,镇坪县秦巴绿植自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施的植物提取项目已建成加工厂房6000㎡,建成植物提取生产线3条;安康高新区按照“龙头培育、延链补链、研发创新、品牌建设”四项重点,拜访企业40余家,接待到访企业8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家,招引落地企业1家,金思铭细胞制备中心、新高新医药现代医药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两个项目完成项目备案,总投资1.8亿元;宁陕县大力发展天麻、猪苓中药材示范基地,积极对接北京同仁堂集团,企业相关负责人4月份来宁考察后,初步达成中药材基地建设投资意向。宁陕飞地园区中药饮片企业加快产供销合作产能同比实现倍增;平利县积极培育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八仙党参”,建设党参基地2000余亩;紫阳县发挥厚朴基地优势,提升厚朴产能,上半年销售厚朴200吨,紫阳飞地园区中药膏剂生产项目加快建设;汉滨区召开全区医药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参观重点园区、企业,并组织技术专家对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培训,进一步落实产业发展工作开展。
(四)科创团队加快组建。按照“首席顾问+首席科学家+产业发展专家+技术专家+金融及投资专家+企业领军人才”的全产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架构,聘请了中科院院士担任首席顾问,产业链科技创新团队正式组建。科创团队紧紧围绕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企业服务、招商引才、咨询服务开展服务工作。主要聚焦秦巴医药产业链重大科技创新需求,确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急需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凝练技术攻关项目,组织重点技术研发,破解发展难题。瞄准产业链科技创新成果,推动成熟、先进、适用的技术创新成果集成、示范和推广,促进成果转化,开发新品,提高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6月26日签订了科技服务协议。
(五)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按照“2025年底,全市道地药材面积达40万亩以上,优势道地药材产量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制定了《2024年中药材种植发展实施方案》,明确了“品种道地化、种植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思路,绞股蓝、黄连、天麻、葛根、厚朴、猪苓、黄姜等秦药和区域特色大宗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持续增大,上半年全市各县(市、区)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步伐,新增中药种植面积10万亩,全市各县(市、区)中药材基地建设开始了规模化发展步伐。“镇坪黄连”“宁陕猪苓”“八仙党参”等地标标志保护产品使用进一步加快。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融资难依然突出。北医大、金思铭等药企债务负担沉重,企业流动资金困难无法正常开展新药试产,有的小微企业不敢涉足大额产品订单,一怕滞销,二怕市场波动,融资难是部分企业无法进一步做大的最大难题。二是企业发展壮大速度迟缓。我市药企整体创新发展动能不足,龙头企业带动力弱,差异化竞争不足,产值过10亿、医药单品过亿元的医药企业还未实现“零”突破。三是种植规模不均衡。我市中药材种植适种面积广,但规模化种植程度较低,道地药材挖潜和技术指导不够。道地药材仅占人工种植面积的19%,通过中药材GAP资格认证的仅有3个。四是项目招引落地效果不佳。全市招引项目落地成果少,落地项目建设进度慢。除高新区外,各县(市、区)2024年尚未有医药相关项目建成达产。依托头部企业建设大宗道地药源基地建设成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坚持市场导向,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自建或共建方式建立种植基地,规范经营管理,带动农户按标生产,实现道地中药材全程标准化生产。锁定区域特色品种,走规模化、规范化种植路径,出台奖补政策,优先种植头部企业需求量大的道地药材品种或药食同源类品种。大力推行“中医药+文旅+康养体验”模式,将种植基地与文旅康养紧密结合,着力构建集旅游、观光、医养、科研为一体的综合业态,多维发力,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二是完善产业发展要素保障。紧盯产业链发展短板弱项,梳理整合现有各级支持政策,落实企业包联帮扶工作,协调做好用地保障、企业融资、人才招聘、品牌建设、产品创新、市场拓展、技术创新等全环节、全流程要素保障。进一步加大项目策划包装力度,持续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活动,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投向秦巴医药产业。积极对上汇报,主动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将我市重点医药企业和项目嵌入省级生物医药产业链。
三是加大培育中药饮片企业。结合我市产业链发展实际,在中药饮片企业生产许可获证方面做好服务支持,依托安康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设备、技术优势,减免检测费用,为企业做好服务。鼓励中药饮片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和道地药材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整合市内医院中药饮片采购资源和代煎资源,将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共同发力吸引中药饮片企业落户安康。鼓励条件成熟社会资本投资兴建中药饮加工企业,进一步延链补链。
四是支持在链企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要盘活现有中成药生产企业药品文号资源,丰富产品类别、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要突出绞股蓝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优势,加快绞股蓝提取、绞股蓝原料药、绞股蓝总甙等系列产品市场份额,加大绞股蓝茶、酒、化妆品等大健康系列产品开发力度。支持相关企业建设秦巴中药展览馆建设,加强规划指导,积极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快项目实施。
五是建立秦巴中药集散中心。要策划包装覆盖陕南三市及省外相邻市县的秦巴医药交易中心、集散中心或仓储物流交易中心项目,建设医药交易专业市场。依托我市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以市场化为导向,招引企业建设秦巴中药集散中心。通过配套交易市场,仓储中心、初加工车间、饮片车间、物流配送中心、电商中心等,串联起中药材收购、初加工、生产、交易等各个环节,带动产业链全链条发展。
六是加快招商拜访跟进落地。对标《秦巴医药产业链招商对接任务分工表》,扎实开展未拜访头部企业对接工作,产业链重点县区旬阳、宁陕、镇坪、石泉、高新要按照拜访方案在6月中旬完成拜访对接,确保6月底全面完成全产业链未拜访头部企业任务。主动对接已拜访企业,已考察企业,寻求项目合作,邀请天津天士力、成都迪奥来安考察,促成同金思铭药业、安康北医大项目合作,进一步放大扩展北京同仁堂优质药源基地建设范围,在全市布局畅销产品原料药基地,拉动基地建设。
在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诚邀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