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农业局按照市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平利县八仙镇乌药山村开展领导联点、支部联建、党员联帮、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在帮扶过程中,该局以“三联共建”为载体,以新农村建设为核心,以培养新型农民、夯实产业基础为抓手,以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为根本;发挥部门优势,突出行业特色,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三联共建”活动取得明显活动。
一是领导联点示范带动,一批民心工程顺利实施。该局三名局领导联系该村,不仅亲自讲党课、讲发展、讲建立农民稳定增收机制,而且还亲自落实事关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各项事业。经多方协调争取,今年在该村实施130余万元的民心工程,其中包括村小学新教学楼的建设、225名师生饮水困难与安全、4条灌溉渠7500米的维修、4300米的村道修建、3000米农电改造以及4个组12400米人畜饮水工程等,受益党员和农民群众几乎覆盖了全村7个组、566户、2232人。
二是支部联建,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该局组织机关支部以及下属7个事业单位党支部各包一个村民组。通过倾听村情民意、组织党员群众听党课、学政策、学技术、带头兴村致富等活动,把村党支部锻造成推动全村产业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一年来,村党支部不仅成为全村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而且在全村社会事业发展、社会治安和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有了质和量的突破,仅今年就吸收新党员7名,是近十年总和。既为组织增添了新鲜血液,又调整了党员年龄结构。
三是党员联邦,夯实产业基础,突出行业特色,破解发展难题,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全年抽调科级以上和局属7个单位班子中的党员领导干部32名,与全村57名党员中的30名党员结对联邦,通过“五送一建”活动,着力把困难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非党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进一步激发党员兴业建家的积极性。通过引导农民用工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的理念谋划发展现代农业和示范推广猪、沼、苕(茶果)生态循环模式,标准正大规模养猪模式、“一建三改”模式和保护地设施蔬菜模式,今年全村建成循环模式40户,圈舍面积超过1100平方米,发展养殖大户7户,面积达520平方米,示范镀锌钢管大棚蔬菜5亩,推广脱毒高产红薯5.5万株(可折41亩)。从而使该村产业发展基础得到巩固,一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正逐步成长起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