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12月29日上午全市群众文化工作会上传来讯息,近年来,我市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全市共投资5000多万元用于馆舍、设施设备建设。新建了9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74个农家书屋、为471个村配送了文化器材、为7个县区建设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为332个乡镇、村建起了文化信息资源基层服务点。
在阵地建设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我市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汉滨区举办的龙舟节、每年春节民间文艺汇演、汉阴的油菜花节、平利、紫阳的茶文化节,白河、岚皋、旬阳、石泉打造的《白河水色》、《南宫山之夜》、《兰草花开》、《丹青石泉》等风情歌舞晚会,使全市群众文化活动呈现出百花争艳之势。
同时,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稳步推进。2009年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已全面完成。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名录2项,省级名录16项,市级名录146项,安康小场子、汉江号子、安康花鼓子、旬阳民歌、平利弦子腔、龙舟风俗6项正在申报第三批国家级保护名录。
会上透露,到2010年,我市将新建18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为80%的自然村配送文化器材和建设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