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凝聚建设幸福安康的磅礴力量 ——全市五年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

    作者:黄昊 郭邦胜 时间:2023-12-27 11:13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汉水热潮涌,秦巴四季春。
      回首五年,安康拔节生长的向阳之力愈发醇厚,孕穗破口的突围之势更加昂扬。2020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科学论断至今萦绕耳畔,“平安顺利、幸福安康”的深情牵挂始终温暖于心,激励着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建设幸福安康。

    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凤凰茶山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五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切实担当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同心唱响时代奋进凯歌,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汇聚起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磅礴力量。


      高举思想旗帜 以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

      旗帜引领方向,思想凝聚力量。
      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前任村支书罗显平对“旗帜”的理解、对“思想”的领悟,正是在难得的切身体验和无数次理论宣讲中,得到了升华。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片茶园,我就站在总书记的身边向他汇报。我们的距离很近很近,我特别激动。”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的蒋家坪凤凰茶山,此后就成了罗显平开展理论宣讲的主阵地。
      这里是罗显平的舞台,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接受创新理论培根铸魂的重要场所之一。这种理论教育和宣讲,在我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且在这五年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纲举目张,聚焦“关键少数”——

      2023年1月29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第一次(扩大)集中学习暨“新春廉政第一课”。这是市委连续12年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新春第一课,旗帜鲜明讲政治的“品牌”历久弥新。
      今年的4月21日,市级四大班子领导深入蒋家坪村开展学习研讨,并作出一致表态:“我们将自觉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在整体把握、贯通领悟、一体落实上持续深化,以推动安康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厚爱。”
      五年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落实“第一议题”“第一时间”学习机制,开展集中专题学习80次,在“原汁原味学、融会贯通学、联系实际学”的过程中,建立起覆盖全市的中心组学习列席旁听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党组)及时跟进,学懂弄通做实不仅是要求,更是实践。
      入脑入心,覆盖“绝大多数”——
      2023年8月4日,市直部门“聚力建设幸福安康”群众宣讲比赛精彩上演,来自35个部门的50余名选手一展风采。通过层层选拔、以赛宣讲、以赛促讲、以赛选人,不断增强群众宣讲的吸引力、影响力。以故事化说理、艺术化讲述、微型化宣讲等方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五年来,我市创新实施“一县(市、区)一宣讲示范点、一宣讲品牌”的基层群众宣讲品牌培树提升工程,以点带面高标准推进基层宣讲工作。组建基层党组织书记宣讲团、志愿服务宣讲团、先进人物宣讲团等各具特色的群众宣讲团80余个,全面推广“理论宣讲+文艺下乡+百姓故事+现场互动”宣讲模式,推动理论宣讲通俗化、大众化,打出了党委宣讲团集中宣讲、文明实践团基层宣讲、公益电影映前“三讲”等“组合拳”。全市累计开展各类面对面宣讲30余万场次,直接受众400余万人次。
      创新模式,收获“最佳分数”——
      秉持有观点的表述、有态度的声音,以“新思想 新青年 新安康”为内涵的“三新”宣讲团,自2020年4月24日在安康高新区扶贫空间首秀后,就踏上了精彩的旅程。当年7月,全省首个原创电视理论宣讲栏目《“三新”开讲》在安康电视台正式开播。2023年10月,《理“响”安康》全新上线。三年来,共录制宣讲微视频节目130余期,受众超400万人次。
      理论宣讲线上线下兼具,指尖心尖全占,我市充分发挥媒体融合联动作用,运用全媒体传播矩阵,持续放大理论宣讲的传播力、影响力。2021年11月9日应运而生的“学习强国”安康分平台,以及后续开通的岚皋、旬阳、汉阴等县级融媒号,形成了市县立体多元的理论宣传格局。平台订阅用户1202万,累计浏览量8038万人次,在理论宣讲融合之路上获得了亮眼的分数。


      壮大主流舆论 以讲好安康故事凝心聚力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而新闻舆论工作处在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被习近平总书记定义为“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五年来,全市新闻战线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坚持内宣外宣一体,网上网下联动,以生动的笔触和优质的镜头讲好安康故事,传播安康声音。
      守正创新,唱响发展主旋律——
      2023年记者节前夕,陕西日报社驻安康记者站站长陈嘉采写的《“外婆”的礼物》,被评定为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样的精彩,在安康新闻界一直在上演。2019年,安康人民广播电台的作品《矗立在瀛湖岸边的丰碑》,斩获第29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近三年,全市还有34件作品荣获陕西新闻奖。
      《乡村常吹“新民风”》《富硒产业 富了百姓》《山上建园区 山下建社区 农民就地变工人》《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毛绒玩具在中国西北“安家”“长大”》……一组组精准聚焦的重头报道、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奋进画面,不断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联播》、《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重磅推出,安康经验强势出圈。
      纵挥凌云笔,抒写新时代。全市新闻战线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统筹开展形势宣传、政策宣传、成就宣传、典型宣传,聚焦重要节点、重大活动、重点领域,一场场精心策划的主题采访活动,一个个紧贴实际的专题专栏,一次次邀请中省媒体赴安采风,都为安康这五年的高质量发展做了最生动的诠释。
      开放包容,传播安康好声音——
      “我爱安康,我爱陕西,我爱中国!”2022年8月,汉江两岸霓虹璀璨,流光溢彩,来自21个国家的26名外国记者组成中国国际新闻交流中心欧亚、阿拉伯、拉美记者团,在参观西城坊、体验安康“夜经济”后,齐声发出赞叹。
      安康云山雾海、高山草甸、峡谷湖泊、密林小溪频频登上央视,南宫山、瀛湖、草池湾、凤堰梯田等一幅幅壮美画卷刷爆朋友圈。
      安康的好,不能只有安康人知道。五年来,精心组织“走进我们的小康生活”“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调研采访行”“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追梦中华·幸福安康2022海外华文媒体安康行”等集中采访活动200余场,邀请国内外媒体“走进来”。扎实做好“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丝路之源·幸福安康鎏金铜蚕与开放发展大会”宣传推介,依托国际茶博会、进博会等重大活动和安康市名优特色产品经贸招商活动,把安康特色“推出去”。举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富硒产业发展”等主题新闻发布120场,搭建起政媒互动的良好平台,不断提升安康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深度融合,占领新的舆论场——
      导向为先,内容为王。
      五年来,全市新闻战线积极践行“四力”,把镜头和笔触对准基层一线,对准百姓生活企业生产的生动实践,推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温度、沾泥土、带露珠的鲜活报道。《未感染40多名密切接触者,陕西安康25岁小伙的教科书级防护》被人民日报和新华视点置顶热搜榜,传播量达4.6亿;2020年安康市第二中学“最美追车少年”石梦林,经安康新闻网首推,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新闻等央媒集中报道后,全网阅读量过亿次;《振兴路上又一年》大型融媒体直播活动,在新华网、直播中国、陕西广电网络107家县级融媒平台同步推流,观看人次达3200余万,进一步形成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舆论强势。
      “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成为安康新闻战线沙场练兵的最大动力。五年来,全市各级新闻单位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的转型期抢抓机遇,快步踏上媒体融合的新赛道,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建成融媒体中心,市级媒体正全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报、台、频、网、微、端“六位一体”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让主力军挺进主战场,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弘扬文明新风 以践行核心价值滋养城市

      文明生生不息,思想与时俱进。
      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人文根基的安康,在走向文明的进程中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以2019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的新民风建设为基点,安康深度运用新民风建设成果,进一步推动聚力建设幸福安康行稳致远。
      五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弘扬时代精神、树立时代新风、造就时代新人有机统一,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树立起崇德向上、共建文明的鲜明导向。
      榜样引领,弘德安康喜结硕果——
      “当时只看到水中的险情,一心想着救人,别的什么也没想。”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朱海义不顾个人安危,跳入十几米深的水库,从落水车辆中“三分钟救起三个人”,演绎惊心动魄的“生死时速”。
      朱海义在安康不是个例,这样的正能量也并不单薄。他们植根于这块文明沃土,涵养出最有形最鲜活的价值观。五年来,全市1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8人荣获陕西省道德模范,1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62人荣登“陕西好人榜”,“孝义善举、家国情怀”深入人心。
      2023年8月召开的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安康市委关于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建设崇德向上幸福安康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实施理论武装铸魂工程、优秀文化传承工程、孝义善举培育工程、文明建设提质工程、以文塑旅增效工程, 不断提升思想引领力、城市软实力、时代感召力、服务供给力、产业竞争力,必将凝聚起全市干部群众价值观“最大公约数”,把“弘德安康”建设推向新阶段。
      攻坚提质,文明创建纵深推进——
      停车难是安康中心城区的老大难问题。2023年4月21日,一条消息引起市民和游客的一片赞誉:我市中心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在休息日向社会开放,首批866个车位提供公共停车服务。
      这只是我市深入推进文明创建便民利民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将文明创建特别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使其成为聚力建设幸福安康、满足群众殷切期盼的应有之义。
      在强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建立“每日常态督导、每周联合巡查、双周现场推进、每月重点调度”的常态长效机制,实行市级领导包抓、市级部门帮扶,统筹推进“八大环境”建设、“十大提升”行动、“六个周边”综合治理、“五大五小”专项整治,打造文明示范街10条,改造老旧小区71个、背街小巷36条、便民市场39个,拆除违建3.5万平方米,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五年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蓬勃开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43个,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172个,注册成立志愿服务联合会9个,实名注册志愿者20余万人,组建志愿服务队伍4400余个。文明,已然成为安康人永不止步的追求。
      深化拓展,文明实践深得人心——
      10月22日,陕西省文明实践“十百千万”创评项目发布,汉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28个项目获评全省示范称号。
      载文明而驰远,笃实践而立心。2019年10月,我市岚皋、石泉、旬阳三县(市)被列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单位,先行示范。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建设标准,各县(市、区)盘活各类资源,创新方式方法,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质扩面、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阵地2082个,延伸建设文明实践基地、点1566个。全覆盖建成运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智慧云平台13个,运用“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四单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全市开展基层宣讲、文化惠民、学习阅读等文明实践活动6万余场次,有效打通了宣传、教育、引导、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丰富文化供给 以深化体制改革惠民立本

      文化是安康的江河,是300万人民的根和魂。文化的厚度,决定着安康发展的高度。唯有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清醒勇毅的历史自觉、深沉坚定的文化自信”来布局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才能为安康高质量发展浇筑下坚实的根基。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五年行而不辍的实践,一手厚植文化底蕴,一手壮大文化事业文旅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高品质生活愿景逐步实现。
      优化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精彩富足——
      “自从有了数字图书馆,孩子在家里就可以远程‘云端’看书,太方便了。”2022年1月,随着汉阴“智秦云图书馆”的建成,许多汉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海量的图书资源。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构建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常态化开展“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我们的节日”系列文化活动10万余场次,服务群众达1000余万人次。打造“安康四季主题文化”系列活动,形成“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处处有精彩”的文化氛围,搭建安康讲堂、百姓大舞台、红色戏剧展演、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等服务平台,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设置率100%,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让群众全年可看、可学、可唱、可秀、可品文化成果。
      放歌时代,文艺精品创作百花齐放——
      2023年10月4日晚,大型汉调二黄现代戏《激战牛蹄岭》在铜川市耀州文化艺术中心开始了角逐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奖的演出。该剧原汁原味保留了汉剧打戏的精彩,配合声光电、烟幕、气弹等特效,营造了革命先辈的血色浪漫,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该剧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舞美奖”。
      用文化艺术展现安康形象,见证伟大时代。五年来,先后出台《安康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方案》《安康市文艺创作重点项目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了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运作模式。排演《激战牛蹄岭》等舞台剧10部,拍摄《漫长归途之贡茶传奇》等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的电影4部,出版长篇小说《蜀河口》《石榴花》《汉水游女》《炉火时代》等文学作品100余部,反映我市时代风貌和人文精神的文艺佳作层出不穷,为繁荣安康文化注入了新动能。
      提质增效,文化产业迸发全新活力——
      “五一”小长假,安康嗨翻天!今年“五一”,我市精心策划推出了“毛绒玩具+文旅”系列主题活动,为本次活动创新打造的“安安”“康康”城市形象IP,深受广大市民的认可和欢迎。“萌动汉江”毛绒玩具主题嘉年华、“幸福安康”快闪、“夜游汉江”游船观光、“安澜奇遇夜”沉浸式夜游等新产品新业态,正在引爆新的文旅消费点,形成新的文化IP。
      这是我市大力实施“文化+”融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制造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积极成果。五年来,相继出台《安康市“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安康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初步形成支撑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1+N”政策体系。坚持用政策杠杆撬动增利空间,市级财政每年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2019年以来累计争取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35个共计328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投入48850万元,有效引导优势资源向文化产业集聚。
      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重点打造的安康市文化创意产业园、汉滨区毛绒文创总部产业园、鎏金铜蚕特色文化小镇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运营,其中安康市龙舟文化园、古西城文化园等13个园区(基地)获评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全市文化产业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秦岭巴山盛景如春,汉水东流扬波激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更加饱满的激情砥砺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拼搏奋进,为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再谱新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