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滨 > 正文内容

    田间地头藏着幸福密码 ——汉滨办好水利民生实事改善乡村面貌纪实

    作者:佚名 时间:2023-12-20 08:19 来源:汉滨区 字号: 打印

      曾经的荒山秃岭,现在变成省级水保园区,山峦逶迤,梁坡层叠,满山的茶园青枝苍翠,绿意盎然,水保园区内的梯田似波纹,像金阶,盘旋环绕山梁,层林尽染的山坡与阡陌纵横的农田构成一幅林茂粮丰的生态画卷……在汉滨大地上,随着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乡面貌得到大幅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也越来越高。
      汉滨把更新改造灌溉设施、整治病险水库、农村供水改造提升、移民后期扶持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列入民生实事,水利系统干部专家倾心付出,确保建设项目早启动早建成早受益。截至目前,汉滨区今年已累计整治病险水库36座,更新改造灌溉设施200余处,受益面积6.5万亩。“灌溉有保障,我家的果园蔬菜丰收了,今年在家门口就靠果园和蔬菜增收3万多元。”建设水库下游村民丁礼旦兴高采烈地说。去年,当地遭受极端干旱天气,建设水库蓄水量不足,下游村民的农业园、蔬菜园、瓜果园因灌溉受到影响,导致产量锐减,加固改造后的水库给农民带去满满的安全感。
      汉滨区高度关注库区移民生活品质提升,以实施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为着力点,大力加强库区移民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助推水库后期扶持政策显成效,做好移民扶持“水文章”。据了解,汉滨区对水库移民扶持项目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改善移民基础设施条件,新修、拓宽、恢复、硬化道路65.42公里,安装安全护栏11.11千米,新建挡墙2298米,绿化5113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891盏,建成美丽移民村2个。
      “桥兴村以前的路面坑洼不平,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自从开展美丽移民村建设后,村里通上了自来水,铺了水泥路,安装了照明灯,有了文化大院、体育广场,角落都进行了绿化美化,乡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持续向好,村民幸福感越来越高。”桥兴村党支部书记唐汉帮说。走进汉滨区瀛湖镇桥兴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平整的水泥道路和丰富多彩的墙体彩绘,道路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与静谧的乡村生活相映成趣。“目前,围绕5个移民产业示范带、10个精品移民产业园区、10个移民美丽家园示范村、100个亮灯移民村等后期扶持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实施,移民工作无小事,一张蓝图绘到底,加大移民后续扶持力度,让移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生活。”汉滨区库区移民工作站站长陈道筠说。
      汉滨区还把农村饮水安全当做重中之重,打破行政区划和城乡壁垒,按照“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大覆盖”思路,加快推进规模化集中供水和管网延伸工程,全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6.12亿元,先后建成村镇供水工程520处,实施饮水安全改造提升工程12处,巩固提升了1.83万人饮水安全保障水平,集中供水率和普及率均达100%,初步形成了以规模化水厂为主体、小型标准化工程为补充的供水保障体系。截至目前,汉滨区共有各类供水工程5503处,镇村直属水厂39个,28.18万农村人口全部吃上放心水,基本实现了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通过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