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互动交流>政协提案 > 正文内容
    标题 关于推进安康市产业振兴的建议
    编号 31 办理部门 安康市乡村振兴局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陶勇俊 签发日期 2023-06-26 10:00 发布日期 2023-06-27 10:00 类别 A
    正文

        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都是重要前提和基础。加快推进产业振兴,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大力破解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和堵点,营造出有利于乡村产业茁壮成长的环境,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存在问题

        一是农村产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安康市自然灾害频发、土地条件差、机械化率低、人工成本高,产业基地比较分散,生产道路建设滞后,农田水利设施配套不足,防汛抗旱能力不足,靠天吃饭、种“望天田”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二是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企业普遍技术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原料产品的初加工、粗加工阶段,产品价值开发深度不够、附加值低,导致产业整体效益低下。

        三是人才队伍不足。调研中发现,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新一代农民对农业生产普遍缺乏认同感。这就使得农村既缺少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经管、营销、电商、金融等人才,也缺少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契合的本土实用技术人才。

        四是经营主体与农民的利益联结关系不强。部分新型经营主体或龙头企业出于组织成本、盈利能力的考虑,带动农户特别是带动贫困户的意愿不高,与农户的产业带动模式基本都处于初级阶段,多数仍是劳务用工、参股分红等传统手段,技术指导不够,产业发展成效不明显。

        二、建议

        (一)补产业基础设施短板,奠定产业振兴基础。一是增加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管护财政支持力度,充分调动政府、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二是围绕农业灾害防治,加强农业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加强水利设施管护,提高现代农业自然灾害治理能力。

        (二)多措并举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紧抓产业振兴关键。一是延长乡村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引导企业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打造农产品生产、深加工、衍生品制造一体化产业链,进而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依据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化,生产高质量、小众化、精准化的产品和服务,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二是加强品牌建设。搭建培育农业品牌创建主体平台,加快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为核心的乡村产业品牌矩阵,提高乡村产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三是推动标准化建设。重点引导龙头企业、产业链主等参与标准制订,推动标准化生产理念和方式贯穿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保障产品品质和安全。

        (三)内育外引强化人才保障,提供产业振兴动力。一方面,以“内育”培养乡村产业人才,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提升本土人才应用技术水平、生产经营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为乡村产业振兴培育“领头雁”。另一方面,要以“外引”促进乡村人才最优化配置。引进懂科技、懂管理、懂市场、懂法律的现代化人才,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产业振兴长效机制。一是推动订单农业发展。充分利用农业企业市场化、信息化优势,引导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签订农产品购销合同,根据订单组织安排农业生产。二是提供技术资本服务。充分发挥企业在资金、技术、社会化服务方面的优势地位,推动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普通农户建立技术资本服务协作,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增强乡村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回复

    九三学社

      首先感谢您对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推进安康市产业振兴的建议的提案(第3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补产业基础设施短板,奠定产业振兴基础。多措并举推动产业提质增效,紧抓产业振兴关键。内育外引强化人才保障,提供产业振兴动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产业振兴长效机制。”等建议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我们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充分借鉴吸收。

        一、当年推动的工作及推进措施

        一是做精项目管理。坚持财政衔接资金支持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庭院经济发展和全产业链开发等重点,全力推进衔接项目谋划质量、项目入库质量、项目实施质量、项目资产后续管护质量、资金监管质量“五个提升”行动,最大限度提高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效益效能。截至目前,已到位中省财政衔接资金20.74亿元,开工项目1340个、开工率100%,支出资金7.56亿元、支出率43.75%,开工率及资金支出进度均位于全省前列。

        二是做强产业质效。紧紧扭住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有产业、有就业、有收入和发展可持续“三有一持续”工作主线,做实“经营主体带动、小额信贷促动、消费帮扶推动”的联农带农机制,大力发展“土特产”和庭院经济,不断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截至目前,全市投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1.62亿元,投放总量居全省第一。

        三是培育乡村工匠按照确保质量、宁缺毋滥,成熟一批、遴选认定一批的原则,正式启动乡村工匠培育工作。

        四是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县(市、区)对通过土地流转、资产资源入股、吸纳脱贫群众就业等方式建立联农带农的乡村产业经营主体,使用财政衔接资金给予产业奖补、贷款贴息等支持。

        二、计划采纳的建议及工作计划

        一是促进产业融合带动。优化衔接资金使用结构,将中省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提高到60%,突出对联农带农效果好,能增加本地就业岗位的产业项目的支持,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二是夯实重点领域发展。以衔接资金项目建设为引领,抓好脱贫县特色经济、集体经济发展,落实支持5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0个重点帮扶镇、252重点帮扶村和742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加快发展政策措施,提升内生发展动力,推动更多补短板促发展项目落地。

    三是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一要本土培育,要加快培育各类技术技能和服务管理人员,探索建立乡村工匠培养和管理制度。二要外来引进,支持熟悉乡村的专业技术人员投身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护人才互通共享。三要加强研发,鼓励支持企业、科研机构等开展乡村特色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分类制定技术导则和标准体系。

        四是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发挥好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通过各类组织把农民凝聚起来,引导到乡村产业发展中。要引导农民深度参与到乡村产业发展的项目谋划、项目建设、项目管护全过程全链条中,激发农民的参与意愿,丰富农民的参与方法。在利益保障上,要通过“四议两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保障农民从乡村产业发展中能获益、不受损。

        再次感谢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关注,诚请您继续关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对政协安康市五届二次会议第31号提案的答复函.ofd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