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性教育活动,犹如一场正当其时的甘霖,使汉阴山城处处都涌动着滚滚建设的春潮、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勃勃生机。走进城乡村组、机关院落,党员干部察民情、知民心、解民忧、帮民富的惠民新风扑面而来。
围绕意见抓落实
县级领导班子带头征求意见抓落实,针对基层干部反映文山会海的问题,县委常委会立即作出压缩会议、精简文件、减少应酬的决定。为实施“城镇靓县”战略、早日建成山水园林县城,县委书记徐铁军及县长邵向农带领工作人员深入走访,一次次敲开被征地户、拆迁户的家门,与村民面对面交谈、心与心沟通,终于解开了村民心中的“死疙瘩”,县城顺利进行“南充北扩”。县上领导在企业调研时,针对企业主反映的私营企业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难发挥、党建工作难开展的问题,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研,提出了采取独立式、联合式、挂靠式、派驻式四项措施加强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在征求农村党员群众代表和村组干部的意见时,村民争着发表看法,直言不讳地说:“发展产业缺资金、无技术,致富不知选啥门路好?”。群众的意见引起了县上的高度重视,经调查研究确立了大力发展三元杂交生猪这一产业,年初出台了《畜牧业奖补办法》,县财政局拿出100万元奖励和扶持养殖大户,108名县乡机关党员干部、技术人员离职创办、领办养殖场,为农民作示范,把技术要领编成小册子发给农主户,带领村民发展畜牧产业。目前全县生猪饲养量达18万头、出栏6万头,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和7%。
针对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反映网吧市场散、乱、差且违规严重的现象,广视局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逐一清理、排查,整合网吧市场,将城区分散的网吧整合成一个大网吧,采取集约经营、集中监管。针对城区群众反映菜市场卫生条件差、老街巷道需改造的意见,城建局出台了《城区环境综合治理整治方案》,拟在原客运站和梅子沟口新建两个标准农贸市场,计划用2年时间改造完17条背街小巷,目前已筹资187.1万元,启动了4条共1838米的街道改造工程,增加卫生清洁队6个、建垃圾处理场6个、增设公厕4处。
务实新风惠三农
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全县党员干部搞建设、谋发展、办实事聚集了不竭动力。入春以来,农工部、宣传部等单位通过为群众讲“一号文件”、讲发展思路、讲产业形势等改变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群众致富的信心;信用联社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备足资金送款上门,发放支农信贷资金4000万元,解决农民贷款难题;烟草局出台了12项优惠政策,与烟农业签订收购合同,党员干部为烟农送籽种、地膜、肥料等,解决技术、资金、市场三大难题,扶持农户发展烤烟3817亩;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以“课程表”的形式,分季度帮助农民制定致富增收目标和措施,为农户捐款捐物、提供技术服务、联系贷款,帮助农户寻找致富的门路。
三夏农忙期间,阴雨连绵,望着地里熟透了的庄稼收不回来,村民焦急万分。县委书记徐铁军、县长邵向农等县上领导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即组织涉农部门和乡镇负责人召开会议,成立了三夏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千余名县乡机关党员干部成立党员支农服务队186个,全部下到田间地头帮产业大户、缺劳户收油菜、割小麦、插秧苗、种玉米。村民望着大堆大堆的粮食收回了家,激动得说:“如今咱农民种地不但不收税,县乡干部还经常来防治病虫害、送技术、送劳力,这真是老百姓想也想不到的好事……”。预计今年夏粮收获面积12.6万亩、总产2.5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33.9%和30.4%;油菜收获面积10.7万亩、总产1.56万吨,分别比去年增长21.5%和18.7%;计划播种秋粮29万亩,已完成16.57万亩。
兴办实事聚民心
为解决计生户后顾之忧,该县率先在全市实行计生奖励扶助试点,为农村计生户办理养老保险,发放扶助金12.48万元;投资530万元的12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如火如涂,已修建通村公路39公里、渠道25公里、建人饮工程5处、打水窖210口;计划高标准完成800户的扶贫迁移和以工代赈异地搬迁工程全面开工,308户的新居已竣工;新建的178口沼气池已投入使用,4处共3097平方米寄宿制学校房屋已通过验收。今年投资121万元计划建成60座便民桥解决山区群众“过河难”的问题,现有15座竣工,10座已完工40%,酒店镇沙河村村民李选富站在村里刚刚竣工的便民桥上热泪盈眶地说:“村里几十个学生娃,以前天天趟水过这条河,有一回涨水险些冲走两个,修这座便民桥是俺村里人老几辈盼望的事,这回终于实现了……”。通过“十件实事”的办理和十项重点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凝聚了民心、增强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供稿:刘仁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