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互动交流>政协提案 > 正文内容
    标题 关于加强我市儿童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
    编号 357 办理部门 安康市卫健委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王黎 签发日期 2023-07-31 10:00 发布日期 2023-08-01 10:00 类别 B
    正文

        一、全市儿童医疗资源情况及儿童医疗服务存在的问题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安康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72547人,占18.95%。据调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主要指标呈连续下降趋势,三分之一的儿童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隐患,小眼镜、小胖墩、小糖人和心理卫生等问题较为突出。

        全市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数为0.53名,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床位数为2.8张。儿童疾病综合诊治能力仍存在较大短板弱项。一是全市的儿童急诊急救体系不完善,全市目前各级医院均没有单独设置儿童急诊科,没有全市的儿童急救中心。二是疑难疾病诊治能力差,绝大多数二、三级医院的儿科主要诊治小儿内科呼吸系统感冒、肺炎为主,而疑难疾病、大病、心理行为疾病、精神疾病、小儿外科疾病手术大多数需要转诊到西安、北京、上海等地。三是儿童预防保健体系不健全,重治轻防,全市标准的市级、省级儿童早期发展基地较少。

        二、几点建议

        (一)做好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区域内儿童医疗服务资源。形成儿童医疗服务网络。以市儿童医院为依托,上联西安市儿童医院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综合实力较强、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陕南儿科区域医疗中心、安康市儿童急救中心。以其他妇幼保健机构、综合医院儿科为建设重点,其他医疗机构的儿科作为有效补充的省、市、县儿童医疗救治网络。结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明确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定位,儿童医院和三级综合医院重点收治重大专科疾病和疑难复杂疾病患者,二级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儿童疾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等。积极推进资源共享、利益共享的区域儿科专科联盟建设。

        (二)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加大对全市二、三级医院儿科基础设施改善、医疗设备配置、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对儿童健康服务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在儿科基础设施改善、医疗设备配置、重点学科建设、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等方面;二是参照市、县妇幼保健机构标准给予儿童医院及其他二三级医院的儿科医护人员进行人头工资补助;三是加大对儿科床位的专项补助;四是提高儿科医护人员薪酬待遇。在医疗机构内部分配中,充分考虑儿科工作特点,结合儿科业务发展情况,对儿科医护人员给予倾斜,儿科在岗医护人员平均待遇水平要超过本医疗机构同级别人员平均水平的20%。五是加大儿科人才引进力度。各医疗机构在公开招聘中优先引进和招聘儿科人才,落实紧缺专业人才招聘的有关政策,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与国内知名儿童医院、儿科专家建立合作关系,借助其在管理、资源、专业等方面的优势,提升我市儿科专业发展水平;在儿科医护人员招聘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招聘程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回复

    杨关山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儿童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建议》(第35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实施,给儿科医务人员带来较大的挑战。近年来,为加强儿科医务人员队伍建设,保障儿童健康,我市积极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完善薪酬待遇、加大财政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综合措施,努力完善儿科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儿科医疗服务能力。

    一、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将市儿童医院建设作为市政府的重点项目进行建设,该项目已于2015年12月建成投用,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我市儿童看病就医的现状和条件,而且有效提升了全市儿童疾病的救治能力。二是将市、县级医院儿科建设作为等级医院评(复)审的重要内容和必备条件,对完成建设任务的才能进行现场评审。目前全市100%的三级医院、二级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及80%以上的县级中医院均已设立儿科并开展了门诊和(或)住院诊疗服务。三是以安康市儿童医院为牵头医院,联合市内外公立医院的儿科组建了“安康市儿科联盟”,以推广应用适宜技术为重点、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形成了专科速进的发展态式,有效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儿科的救治能力。四是鼓励支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加入各级医院牵头组建的儿科医联体,并在医联体内部形成上下联动的儿科人才培养机制,极大提升了各医疗机构的儿科服务能力。

    二、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通过招考、定向培养等方式为基层引进补充包括儿科医师在内的合格人才。一是我委从2016年起,带编为乡镇卫生院招录了包括儿科专业在内的900多名医学大专生,此举及时为基层补充了一批儿科医疗人才。二是按照省级文件精神,积极改进事业单位人员招聘方式,对儿科等紧缺特殊人才,经人事部门核准后,可根据实际简化招聘程序,采取面试、组织考察等方式进行公开招聘;对市直医疗卫生单位招聘儿科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可单独组织招聘,不进行笔试而直接采用面试考察的方式确定人员。三是积极推进儿科医师多点执业,鼓励和促进儿科医师合理有序流动,推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以缓解基层医疗机构儿科专业人员紧缺、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三、加强儿科重点专科建设及医疗质量管理。一是督促各医院切实落实重点专科建设的激励措施,2017年在巩固提升原有57个市级医学重点专科和26个市级医学重点专科培育单位的基础上,依托安康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成功创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二是我委依托市中心医院并组织市县级儿科专家成立了安康市儿科诊疗质量控制中心,不仅加强了全市儿科专业的医疗质量管理,而且建立了儿科专业质控网络。三是成立了安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并依托安康市中医院成立了陕西省国际医学交流促进会中医儿科专业委员会。通过加强儿科学会建设及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儿科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四、努力提升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一是以市儿童医院为龙头积极构建区域儿童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并依托技术力量较强的县级综合医院,在每个县区建立了1个急危重症儿童(新生儿)救治分中心。二是组织各县区、各医疗机构合理调配儿科医疗资源,以满足高峰期儿童患者的就医需求,同时全面加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内科高年资医师的儿科专业培训,使其具备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能在儿童就诊高峰期为其提供医疗服务。三是及时下发儿童流感及儿童呼吸、消化、血液、肿瘤等疾病诊疗规范和指南,组织儿科专业医务人员加强学习培训,努力提升儿科疾病诊疗服务能力。四是积极组织市内外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每年派驻包含儿科医师在内的中高级职称医师到县级医院开展临床诊疗、专科建设、技术培训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儿科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及基层儿科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五、努力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认真落实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及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督促各级医院在绩效考核时要向儿科等重点岗位倾斜,目前,我市儿科从业人员的待遇已逐步得到提高,人员队伍较为稳定。

    虽然我市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正如您所言,还存在儿科儿童医疗资源区域分布不合理、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综合诊治能力相对不足、儿科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等问题。下一步,我委将积极采纳您提出的宝贵建议,继续贯彻落实中、省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增加儿童医疗资源,完善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儿科医疗服务能力。

    一是加强儿科医务人员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培养一批、转岗一批、提升一批”的方式,强化儿科医生培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面,根据临床医学、儿科学毕业生数量和岗位需求,将培训招生向儿科倾斜;继续开展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增加儿科医务人员数量,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争取政府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市、县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市儿童医院、市、县级综合医院儿科和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整合市内儿科医疗、教学、科研资源,积极争取上级大医院来安设立儿童医疗分支机构和省级支持在我市建立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提升儿科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加大对口支援及儿科医联体、医疗集团建设力度,促进儿科优质资源横向和纵向流动,培养和提升各级儿科师资力量和骨干人才的水平。

    是推动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合理调整。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争取医保部门合理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对于儿童临床诊断中有创活检和探查、临床手术治疗、中医针灸等体现儿科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特点和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要高于成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的5-10%。

    四是加强儿科医务人员待遇政策的落实。根据中省相关规定,督促公立医院落实薪酬制度改革的要求,引导公立医院完善内部分配办法,在内部分配时统筹考虑专职从事儿科等医疗服务医生的工资收入水平,落实儿科医师各项待遇政策,确保其收入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医务人员收入平均水平。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对政协安康市五届二次会议第357号提案的答复函.ofd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