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互动交流>政协提案 > 正文内容
    标题 关于加强我市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设的建议
    编号 62 办理部门 安康市卫健委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王黎 签发日期 2023-08-03 10:00 发布日期 2023-08-04 10:00 类别 B
    正文

        案由:

        我市地处秦巴山区,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人工中药材种植规模逐年扩大,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实现我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优良品种及优质种子种苗是基础。只有建立健全种子种苗繁育体系,保证中药材质量,才能使中医药在健康养生、治病救人中发挥独特优势,进而促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从我市中药材种植情况看,目前还存在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设滞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品种选育基础薄弱,二是繁育技术落后,三是种子加工技术研发滞后,四是基地建设滞后。

        建议:

        一是加大对秦巴山区野生中药材品种的调查,摸清底数。秦巴山区号称中药材生物资源库,要在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区划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秦巴山区进入《中华药典》主要野生中药材资源进行普查,掌握我市野生中药材资源种类、分布情况。

        二是积极做好中药材种子繁衍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加强资源评价与利用,积极申报秦巴山区中药材种质资源库、基源库国家重点项目,争取获得国家在资金、人才上的支持,并作为国家战略持续推进。

        三是制订秦巴山区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体系和标准。以抗病、高产和优质为目标,加强中药材种子提纯复壮和新品种选育,形成秦巴山区中药材种植、加工标准体系。支持生物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根据中药材种子种苗生长繁衍规律,研究解决在秦岭保护区红线内开荒育苗等问题,实现既保护生态又降低种植成本的目标。

        四是在中药材资源大县建立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基地。我市山区县具有建立中药材现代种子种苗基地的气候、土壤等自然优势,素有秦地无闲草,遍地都是药的说法。市上要制定政策,对山区县中药材种子产业基地在资金投入、科技支撑方面进行扶持,在主产区支持有能力的种子企业建立集种子种苗研发、基地建设、贮存、加工、检测、销售和质量追溯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集聚科技资源,加大技术攻关和良种推广力度,彻底改变种子种苗自繁自育的落后方式,解决种子种苗混杂和质量不高的问题。

        五是严格执行《秦岭保护条例》,对秦巴山区野生中药材资源加强管控。要制止在山上私挖滥采中药材行为,保护秦巴山区中药材生物多样性,让秦巴中药材资源永续造福山区人民,为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回复

    陈述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结合我委职能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中药资源普查,全市共有中药资源1299种,其中植物药1215种,动物药57种,矿物药27种,占全省中药资源总量的39.47%以上。2022年,全市药材人工种植面积61.3万亩、产量20.85万吨,发展形成镇坪、平利、紫阳、岚皋等药材主产县区以及以厚朴、杜仲、黄连、绞股蓝等为代表的大宗药材品种,现有中药材各类种植主体517家,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23户。

    二、采取的措施

    我委和其他秦巴医药产业链领导小组成员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有关中药材产业发展会议文件精神,按照各自部门职责,聚力开展中药材调查摸底、选育育种、规范种植、保护利用等工作,持续夯实中药产业发展基础。

    (一)全面摸底弄清中药材情况。2012年至2020年全市10县(市、区)分两期开展了国家第四期中药资源普查。今年,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开展了中药材种植规划摸底调查,组织各县(市、区)对县域内中药材种苗繁育、人工种植面积、大宗品种、经营主体、专业人才、支持政策、发展计划等情况全面统计,掌握全市中药材发展第一手资料。

    (二)制定规划培育优势品种。结合种植传统、产业现状、支持政策等因素,组织各县(市、区)优选1-2个道地药材品种重点支持发展,积极培育打造大巴山药材产业带和秦岭南坡药材产业带,计划重点发展形成天麻、黄连、黄精、白芨、猪苓、大黄、党参、木香、玄参、金银花、五味子、黄姜等12个特色主导药材品种,提升认定400个中药材种植主体,实现不少于20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

    (三)持续加强中药材种质资源研究保护。市与中国药科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成立了“秦巴中药材研究中心暨博士工作站”,安康市中药材试验示范站建成投用,为我市道地药材研发、保护提供了难得机遇。成功争取陕西省第一批药用植物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单位1个,农业部门强化中药材种质资源库保存,重点对黄连、绞股蓝、五味子、玄参、猪苓、天麻等优势品种开展筛选研究,进一步加强濒危野生中药材生态特征特性研究和人工驯化栽培和组培快繁研究。此外,包装“中国(秦巴)基因库”等项目,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四)大力推进标准化种植提质效。一方面积极开展秦药等品牌认定。持续推进国家、省级中药材基地、示范基地及示范县的认定,组织平利绞股蓝申报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完成了“定制药园”“镇坪黄连示范基地”“旬阳羊山林麝养殖”生态种植示范基地认定工作,大力开展农产品“两品一标”认证,镇坪黄连、宁陕天麻、宁陕猪苓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另一方面开展标准化种植。支持和引导药材经营主体实施药材种植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中药材质量水平,支持鼓励安得药业等一批医药企业建立GAP示范园,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您为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建议,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相关意见建议,在进一步加大野生中药材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尽快印发《安康市中药材种植规划》;“加强资源评价与利用,争取获得国家在秦巴山区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上的项目、资金、人才支持;加快推动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建立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种植示范基地,实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健全完善秦巴山区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体系和标准体系。同时,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中药种苗研发、基地建设、贮存、加工、检测、销售和质量追溯等方面的政策、资金扶持,加大“秦巴山区野生中药材资源加强管控”,“保护秦巴山区中药材生物多样性”。

    衷心感谢您对安康中药产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62号提案的答复函.ofd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