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互动交流>政协提案 > 正文内容
    标题 关于提升社区公众卫生志愿者专业化服务水平的建议
    编号 7 办理部门 安康市卫健委 处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王黎 签发日期 2023-08-08 10:00 发布日期 2023-08-09 10:00 类别 B
    正文

        志愿服务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一环,根据今年发布的《志愿服务蓝皮书:中国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1—2022)》,报告指出,我国志愿者总人数达到2.17亿,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热情高涨,在疫情防控中,社区公众卫生志愿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公共卫生志愿服务在专业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低。志愿者年龄参差不齐,接受教育水平差距较大,培训效果不突出,部分志愿者沟通技巧不足,服务技能相对较弱,习惯依靠个人直觉和生活经验处理遇到的问题,服务结果难以令人满意,甚至与服务对象产生矛盾冲突。

        2.志愿服务团队协作能力弱。“旧人未熟,新人已来”是许多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志愿者流动性大、成员之间关系生疏、团队归属感不强,在共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协调困难,影响了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3.志愿服务知识储备不足。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志愿者需要掌握“公共危机应对,突发事件处置,传染病传播防控途径,以及防控政策解读”等全方位的知识,才能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然而多数志愿者,仅仅是一知半解就匆匆上岗,知识匮乏、技能短缺,给志愿工作的安全防护、联动协作、高效服务带来挑战。

        4.志愿管理机制有待加强。“危机教育、危机演练、危机应对”完善的志愿者培训体系有待构建;志愿者团队建设、组织管理、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以及参与志愿服务的门槛设置有待强化。

    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传染性、危机性”的特征,随着新冠纳入乙类乙管,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志愿者将成为摸清重症、基础性疾病人群基数,掌握一线情况的一支必不可少的力量,为提升社区公众卫生志愿者的专业服务能力,建议如下:

        1.组建公共卫生志愿服务专门组织。组建公共卫生志愿服务专门组织,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志愿者服务档案管理,将参加志愿服务与职务职级晋升、职称评定挂钩,以此鼓励“有医疗专长、服务意识强、志愿服务参与度高”的年轻人参与组织建设,打造高水平、常态化的公共卫生志愿服务队伍。明确志愿者的权利、义务、责任,制定相关的保障措施、激励措施、惩处措施。

        2.提升公共卫生志愿服务的准入门槛。公共卫生危机往往具有“风险高、影响大,危害程度深”的特点,专业志愿者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要将心理健康测评、压力承受能力测评、身体素质测评等作为加入专业志愿者队伍的考核要件,避免工作岗位超出志愿者的能力范围。

        3.建立公共卫生事件志愿服务培训体系。协调“医院-社区-志愿组织”开展联合培训。首先,针对公共卫生志愿服务专门组织中的骨干成员,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就各类传染病的预防管控、危机管理、应急处置等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强化应急演练,促进培训循序渐进,成为社区“常备力量”。其次,针对临时招募、首次参与志愿活动的人员,制定初级志愿者培训计划,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志愿者的服务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应急能力,确保志愿服务做到群众满意。

    回复

    民盟安康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提升社区公共卫生志愿者专业化服务水平的建议》(第7号)收悉,现回复如下:

    我市各行业志愿服务组织是在市委文明办领导下,安康志愿者联合会指导下开展工作的。近年来,安康市卫生健康志愿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市直卫健系统先后成立了9支志愿者服务队,注册志愿者2782人,开展志愿服务项目358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9.94万小时。先后有7人被评为“安康好人”,1人被评为“陕西好人”;在市委文明办举办的全市志愿服务大赛中,安康市人民医院紫薇志愿服务队获三等奖;安康市疾控中心、安康市中心血站两支志愿者服务队获评三星级志愿服务组织。在全省卫健系统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安康市中医院、安康市人民医院志愿服务项目获二等奖,安康市中心医院两个服务项目分获三等奖。安康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科、安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康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被授予省级“青年文明号”,安康市中心血站被授予省级“学雷锋示范点”标兵称号。

    上述成绩的取得主要是依托卫健系统自身行业优势,具有一定专业性和特殊性,但在面对全社会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时,仅凭卫健系统志愿服务队伍就显得力不从心。

    贵委在提案中指出的,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暴露出公共卫生志愿服务者存在“专业化水平低、团队协作能力弱、知识储备不足、管理机制有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确实不同程度存在。这主要是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医护人员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社区公共卫生防控工作主要由各单位、社区组织的社会志愿者承担,这些志愿者大多无医学背景、不具备基本的医疗知识和技能、没有经过专业的服务培训,导致出现上述问题。

    针对社区公共卫生志愿服务暴露出的问题,结合贵委提案中的建议,我委拟从以下四方面提升和规范社区公共卫生领域志愿服务。

    一是提升卫健行业志愿服务队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卫生健康行业志愿者多数为医护人员,熟悉自己从事的技术领域,但公共卫生服务专业性不强,下一步我们将有针对性的邀请公卫专家和社区工作者对卫健行业志愿者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培训,编写公卫志愿服务手册或操作指南,让他们的医学知识在公共卫生领域也能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服务水平。

    二是配合做好志愿服务组织的公共卫生专业化培训。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加强与安康市志愿者联合会合作,对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公共卫生服务专业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如心肺复苏、外伤处置、体外除颤仪操作等急救技能,以及中暑、卒中的紧急应对等基本医学常识,提高志愿服务者的专业服务能力。

    三是加大公共卫生知识的社会化普及。结合“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健康安康”创建契机,通过“健康机关”“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联合社区、教育、机关事务等部门开展“小手拉大手”“公卫健康讲堂”“健康进社区”等多种形式活动,加强公共卫生知识的社会面普及力度,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四是探索成立规范的公卫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议市委文明办、市志愿者联合会在指导做好社会公益性服务的同时,探索组建专业化、细分领域的公共卫生志愿服务组织。市卫健委作为公共卫生主责部门,配合做好公卫人员、医护人员招募,非医护人员志愿者培训、公共卫生应急设施设置等,形成星火效应,力促我市建立起更加规范、更加专业的公卫服务队伍。

    最后,再次感谢贵委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关心关注,我们将持续推动卫生健康领域志愿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服务。

    对政协安康市五届二次会议第7号提案的答复函.ofd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