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听力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实现“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根据中、省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绩效目标
(一)人工耳蜗救助: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手术,听障儿童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家长培训率100%,康复服务有效率≥80%,家长满意率≥85%。
(二)助听器验配服务:助听器首次验配率100%,康复服务有效率≥80%;服务态度满意率≥80%。
(三)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通过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训练建档率和家长培训率100%,康复服务有效率≥80%,家长满意率≥85%。
(四)听力残疾人助听器验配、听力语言康复训练、人工耳蜗植入服务质量监管:服务态度满意率≥80%;康复服务有效率≥80%;服务对象满意率≥85%。
二、经费来源及使用范围
县(市、区)听力残疾人助听器验配服务费在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资金中支出,绩效目标、使用范围、救助对象及标准、项目内容、工作流程及要求等参照省直项目实施。
人工耳蜗产品和手术费用补贴由省财政承担;助听器产品补贴费用指标内的由省财政承担,指标外的产品补贴费用由各县(区、市)残联承担(见市残联《关于做好2023 年度人工耳蜗、助听器适配服务工作的通知》);非基本型人工耳蜗和助听器超出财政补贴部分由残疾人承担。
三、救助对象及标准
(一)为本市18岁周岁以下听障儿童和青少年免费植入单侧人工耳蜗,已经享受过单侧人工耳蜗救助项目的不得重复申请。
(二)为本市全年龄段听力残疾人进行助听器适配服务。其中:18周岁以下听力残疾人经评估有需求的可配两台助听器(8-18周岁须为本市户籍,持有听力残疾人证),7周岁以下不受有无残疾证限制(市外儿童须有安康当地签发的居住证)。已经享受过本市该项目的申请人三年内不得重复申请。助听器验配服务费按照每台600元的标准执行(含首次硬质耳模制作、评估、验配、回访、调机和建档等)。
(三)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按照本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执行。
四、项目内容
(一)人工耳蜗救助及调机:经评估对符合植入人工耳蜗条件的,为其提供一次单耳免费植入手术。人工耳蜗救助项目之外,需要调机的可单独申请。
(二)助听器验配服务:开展项目咨询、病史采集、裸耳听力评估、助听器验配、助听器保养和使用方法指导、跟踪回访;为符合要求的听力残疾人、儿童提供双耳助听器验配、调试服务、首次耳模制作。
(三)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对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的听力残疾儿童,以及言语残疾儿童提供康复训练,训练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学年。
五、工作流程
(一)人工耳蜗救助工作流程
1.初筛。听力学筛查、影像学筛检查及精神行为发育测试在定点手术医院进行;听觉言语能力评估、学习能力评估在人工耳蜗手术定点医院或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进行。对学习能力及精神行为发育测试有异议的由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或西安儿童医院进行评估。
人工耳蜗手术定点医院有: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陕西省人民医院。定点手术医院项目负责人对符合人工耳蜗植入筛选标准的申请人,在其诊断证明上签属同意申请项目意见,由其监护人通过“陕西省辅助器具综合服务平台”申请。
2.申请。申请程序:申请人的监护人通过“陕西省辅助器具综合服务平台”自主申请人工耳蜗救助项目,选择人工耳蜗品牌型号。基本型耳蜗无需申请人自付费用,非基本型需要申请人自付补贴超额部分。
申请项目资料上传平台后,由申请人持申请资料原件到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参加现场审核。通过审核者现场签订人工耳蜗品牌型号和手术医院确认书,接受术前培训。
申请项目资料包括:
听力检查报告单包括:裸耳和助听听阈测、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反应(ABR)、耳声发射(OAE)、声导抗、多频稳态检测报告单扫描件。
影像学检查报告:颞骨CT(报告中必须描述内耳发育状况)、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报告单扫描件。
听觉言语能力评估报告、学习能力及精神行为发育测试报告扫描件。(注:提供的听力检查资料为1年以内的测试结果)
申请人及其法定监护人户口薄首页及各自页扫描件1份。
申请人法定监护人身份证扫描件1份(含二代身份证正反两面)。
3.召开术前家长会。培训内容包括项目介绍、听力学基本知识、人工耳蜗基本知识、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康复训练注意事项等。
4.耳蜗产品费用结算、配发。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在收到人工耳蜗产品后,将耳蜗产品配送到定点手术医院。
5.人工耳蜗手术定点医院对申请人进行术前复筛评估,为具备手术条件听障儿童进行手术。申请人按照定点医院安排的时间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开机、耳蜗调试等。
按照省医疗保障局、省卫生健康委、省残联《关于做好听障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康复项目患儿转诊和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陕医保函﹝2020﹞175号)要求,陕西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协助做好分级诊疗转诊工作,简化医保经办流程,直接到陕西省听障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康复项目手术定点医院就诊,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享受正常的报销待遇。
6.术后康复训练。术后开机后,申请人的监护人按照就近就便、家长自愿原则,到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残联申请,或请所选择的定点康复训练机构代为申请,对申请人进行术后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二)人工耳蜗调机工作流程
1.提出申请
(1)申请方式。电话申请(029-89573450);前往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现场申请。
(2)申请材料。提供申请人本人身份证或户口(居住证)复印件1份(二代身份证正反两面均需复印);提供申请人人工耳蜗植入时的病例(住院和出院)以及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检查报告。
2.调机服务
(1)病史询问。调机师通过查阅手术病历、各类听力学评估报告、家长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申请者植入侧情况。
(2)调机前评估。通过声场助听听阈测试、口语交流、教师及家长观察信息反馈等方法评估人工耳蜗当前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3)调机。依据评估情况,在调机软件中个性化设置人工耳蜗电极刺激量、优化言语处理器各参数设置。
(4)调机后评估。调机结束后,采用言语测试,如林氏六音的察觉和辨别,口语交流反馈等方式评估本次调机参数设置是否合适。
(5)建议及指导。告知植入者或其家人本次调机的程序及参数设置情况,日常使用指导及注意事项,并做好下次预约调机指导。
3.满意度调查。调机结束后,由申请者或其监护人签字确认。
4.资料归档。将人工耳蜗调机服务记录等相关资料整理归档。
(三)助听器验配服务流程
1.申请。申请人自主在“陕西省辅助器具综合服务平台”上提出申请。申请基本型助听器,申请人无需自付费用。申请非基本型助听器,申请人自付补贴超额部分。
2.助听器产品补贴费用结算、配送。申请人完成申请并经审核同意,由助听器供应商将产品配送到县(市、区)残联,并将审核通过的助听器产品按月汇总上报市残联,产品费用由省残联统一和产品供应商结算。
3.助听器验配。助听器验配服务机构对申请人进行助听器评估、验配和耳模制作服务,验配记录和结果上传陕西省辅助器具综合服务平台。
4.回访。在助听器验配三个月后,由验配服务机构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回访,申请人有调机需求的应当进行调机。回访内容包括助听效果和满意度调查。
(四)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工作流程
1.受助对象。按照本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执行。
2.建立档案。为受助的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建立《听力语言康复教育档案》(第一版),做到内容完整、持续更新。
3.康复训练。为符合救助条件的听力、言语残疾儿童按照听力语言康复机构服务规范开展康复服务。全日制康复训练每天单训不少于30分钟;0一3岁小龄儿童采用亲子同训方式,每周开展4次集体教学和1次 AVT 教学,每次不少于1小时;大龄或入普的采用预约单训形式,每周 AVT 教学3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家长康复指导、心理辅导、康复咨询等服务,每月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4.数据录入。收集《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项目申请审批表》,填写《听力、言语残疾儿童训练项目汇总表》,并将救助对象康复训练信息录入听障儿童康复服务数据管理系统。
5.对康复训练到期后的听力、言语残疾儿童进行3年跟踪随访,定期评估。
六、职责分工
(一)人工耳蜗救助和调机
市、县(市、区)残联负责将有需求的残疾人转介到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接受服务。
(二)助听器验配服务
市残联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督导和报送补贴项目执行进度情况,配合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质量督察评估,解决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县(区、市)残联负责按照就近就便原则,依据《陕西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准入标准与技术规范(试行)》,确定具有听力残疾儿童助听器验配资质的机构为助听器评估、验配定点服务机构,评估、适配服务费按照规定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组织“陕西省辅助器具适配综合服务平台”操作平台培训,补贴对象的筛查,指导、组织助听器项目申请以及评估和验配。负责助听器补贴审核 、产品接收和验配服务费用结算和服务质量督查。
(三)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免费康复训练
市残联负责督导康复训练实施情况;县(市、区)残联负责申请、转介、资料审核、费用结算、数据录入和跟踪回访工作。
七、工作要求
1.加强资金管理。要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专款专用,严防出现挤占、套取、拖欠、挪用等非法违规现象。
2.开展工作督导。各县(市、区)残联要根据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流程,做好各环节衔接,定期检查项目实施情况,保障项目顺利实施;要加强服务机构规范化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督导整改落实。
3.做好信息收集与统计。县(市、区)残联将审核通过的助听器产品及时上报市残联,配合完成产品费用结算;及时录入项目服务信息,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和完整;做好有关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及声像资料)的收集、存档。
附件:
1.2023年陕西省辅助器具适配综合服务平台助听器验配登记汇总表
2.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康复训练项目申请审批表
3.听力、言语残疾儿童训练项目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