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千峰竞秀绘彩屏

    ——平利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综述

    作者:杨兴中 刘 勇 胡才东 蔡汝平 时间:2009-11-11 09:31 来源:平利县委学习实践办 字号: 打印

    金秋时节的女娲故里,香飘四野,硕果满枝。一次次大培训,蓄积科学发展能量;一次次大调研,破解科学发展障碍;一件件大实事,见证科学发展成果……平利县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犹如东风劲吹,恰似战鼓催征,使山乡焕发出勃勃生机,呈现出千峰竞秀、万木争荣和美画卷。

    平利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陕西生态经济强县”为实践载体,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推进,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以及建章立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受到省市检查组的高度肯定。

    超前谋划,绘就发展蓝图

    阳春三月,平利县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县委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摆在统领全局的位置,及早行动,超前谋划,精心部署,认真组织,强力推动活动向纵深开展,在女娲故里奏响了一曲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

    县委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高站位统筹,高标准推进。中央和省委提出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以后,县委于去年11月初召开常委会,研究部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调研活动,由3名县级领导带队深入到乡镇、部门、学校、厂矿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学而思,思则变。”该县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的重大契机,将全县单位64个、党员2759名和1个试点乡镇和1个试点村纳入参学范围, 坚持学习与调研相结合,重点开展导学、研学、送学、自学和互学,将大学习贯穿于活动始终。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陕西生态经济强县”为实践载体,县委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带头学习必学篇目、带头上党课作辅导、带头领题调研、带头到基层和联系点开展工作,做学习实践科学发展的先行者和引领者。各参学单位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交流、干部自学、学习测试等形式,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精髓。县委根据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的思想状况,明确了活动的主题和每个阶段的载体,制作了活动流程图。县委成立了理论宣讲团,启动“党委书记上党课”活动,先后开展集中轮训7次,巡回到部门开展宣讲15次,集中培训达到了全覆盖。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该县深入开展“五谈五提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增强了学习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用科学发展理念谋划工作、落实工作、推动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形成了凝心聚力谋发展的生动局面。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坚持项目带动,推进全民创业,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奋力建设陕西生态经济强县。力争到2012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07年翻一番,一、二、三产业的比重调整为30:35:35,把县域经济社会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强力推进,注入发展活力

    全县党员干部踊跃投身“推动科学发展、争当吴祥义式创业先锋”的活动之中,涌现出50余名创业典型,成为全民创业的排头兵。这是该县紧密结合实际,灵活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一个缩影。

    为丰富活动载体,确保学有所思,学有所获,该县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六个一”活动,即精读一本书、开展一次专题辅导、撰写一篇调研文章、剖析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一次解放思想讨论专题发言、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按照“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目标,在全县深入开展就业富民、社保惠民、维权安民的“三为民”主题实践活动,有效改善了民生环境,促进了社会和谐;在县直机关部门中开展 “三服务一促进”活动,选派100名优秀干部包抓重点企业和产业大户,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各参学单位也紧密结合实际,灵活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如开展“三抓三提”、“三规范一争创”等活动,推动了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主体,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基层感受最深,群众看得最准。该县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视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深入查漏补缺,找准突出问题,明确整改方向,破解发展难题。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谈心、设立意见箱和网络信箱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据统计,全县累计发放调查问卷、征求意见表3800余份,走访党员群众1000余人,召开各类座谈会70余场次。县委常委班子专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四不召开”和“四不放过”,确保了专题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同时,按照“四评五议两公开”的要求,县委召开评议座谈会,参评对象132人,群众对常委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满意率达98.5%

    该县建立反馈和督办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建议,由县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统一梳理归类后,以县委名义反馈相关单位,按照“四明确一承诺”的要求限期整改,并列为县委、县政府重点督办事项。县委常委会针对梳理后的6个方面问题31条意见建议制定整改措施,确定整改项目22项,各参学单位梳理了13个实际问题,明确了整改时限和要求,为科学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老县镇作为市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乡镇,镇党委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安康强镇”实践载体,紧密结合实际推动产业发展,招商4家企业落户,新建狮头柑园500亩,启动农村电网改造、集镇设施配套、农村饮水等项目,其经验在全省第三批动员大会上交流发言。

    注重实践,破解发展难题

    学习是基础,实践是关键,推动科学发展是目的。该县坚持实字当头,惠民为先,一手抓学习实践活动,一手抓当前经济发展,实现了互促双赢。元至8,全县预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5亿元,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8428万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0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100,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幅度较大,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坚持“两手抓、两结合、两不误”,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抢抓“危”中之“机”,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全民创业破解“就业难”。面对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的严峻现实,县委、县政府广泛开展全民创业年活动,成立了全县劳务经济协会,开展了“推动科学发展,争当吴祥义式创业先锋”活动,及时完善《农民增收五年规划》,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定了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膨胀县城人口带动创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迅速形成政府鼓励、社会支持、市场调节、充满活力的创业机制。目前,全县新增个体工商户300余户、私营企业32家,新增就业岗位2000余个,有组织输出劳动力1.9万人。全民招商破解“引资难”。为扩大对外开放,县上开展了全商招商活动,县上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加强与外界的沟通联系,积极引进外来客商。同时,充分利用“西洽会”、安康“龙舟节”和第三届平利“茶之旅”文化节等招商平台,开展项目洽谈对接,累计实现签约引资16.2亿元。金融改革破解“贷款难”。为解决农村贷款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扩大农村信贷有效担保物范围试点工作的意见》,在长安镇选择3个村进行试点,3个村增加农民贷款1200万元,开创了此项改革的先河,得到省市银监部门的充分肯定,目前试点经验正在全县大面积推广

    该县以关注民生为己任,集中力量从文教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安居工程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围绕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目标,不断加强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工作,有效提升了城镇品位和形象。实施安全饮水、农网改造、通达工程等工程,实现了饮水、电力、通讯“村村通”;全面改善农民居住环境,解决了1.6万贫困人口的脱贫,有效缩小了城乡差别;农村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等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止目前,全县共解决影响本地本单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148个,占挂号问题的65%,促使县域经济社会步入健康较快发展的轨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广娟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