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县下好“先手棋”奋力实现巩固衔接工作首季“开门红”

    作者:严桢 陈先林 时间:2023-04-20 09:16 来源:石泉县 字号: 打印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起势见精神。今年以来,石泉县树牢“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理念,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紧紧围绕“三个年”活动,狠抓“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以一季度“开门红”筑牢“全年红”巩固衔接工作基础。

      巩固脱贫成果
      科学谋划部署,坚守工作底线。制定巩固衔接工作要点,明确“12126”工作思路。对标《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细化全县上下目标任务,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持续深化“15345”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长效机制,全面推行“三化”监测、“三单”推进、“三查”联动工作法,严把“监测、纳入、帮扶、退出”四道关口,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一季度,识别纳入监测对象66户199人,稳妥消除风险15户39人,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优化服务保障,促进稳岗就业。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391人,组织“春风行动”招聘会19场次,征集就业岗位信息1万余个,常态化推送就业岗位信息到群众身边“最后一米”,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65万人。召开归雁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大会,搭建了政商交流对接平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0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8万元,扶持创业32人。
      强化金融监管,规范项目流程。持续加大对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发展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做到应贷尽贷全覆盖。今年以来,发放120笔脱贫人口小额信贷544.95万元、兑付贴息资金130.8万元,有效解决群众发展产业资金不足问题。坚持抓早抓细规范项目管理,通过村申报、镇审核、部门联审、领导小组审定等程序,共入库项目221个,总投资4.79亿元。按照财政涉农资金“规模不减、力度不大幅下降、应整尽整”要求,共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78亿元。截至目前,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开工率达100%,位居全市首位。
      提升示范引领,村庄规划先行。全面落实省、市、县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制定《石泉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及“两个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围绕“一核引领、四区联动”整体布局,着力打造4个五大振兴示范点,启动6个市级、12个县镇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村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建设、程序规范、务实管用原则,建立全县年度乡村建设任务清单,细化量化乡村建设任务。

      推进“五大振兴”
      以发展特色赋能产业振兴。全县一季度播种粮食作物7.2万亩、油菜7.22万亩,种植蔬菜1.25万亩,新发展羊肚菌600亩,签订紫长茄子、辣椒等订单1300亩,管护黄花菜3000亩。围绕中、省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策划、包装、储备重点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5.01亿元。启动第一批产业类项目28个,总投资5032.09万元。按照富硒食品预制菜首位产业打造“石泉食美”品牌和实施“百城千店”计划。突出富硒食品(预制菜)、蚕桑产业等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优链,高质量策划包装农业产业项目16个,积极开展产业链专题招商活动。通过做主体、建基地、接订单、抓生产,建实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以铸魂塑型赋能文化振兴。召开2023年全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和文化振兴工作观摩推进会,组织各单位到池河、中池、迎丰等部分镇村进行了实地观摩。成功举办“中国 石泉”山地自行车骑行赛,开展“送文化下乡”“一村一场”农村电影免费放映。把道德评议作为乡村治理的突破口,对评议结果利用“红黑榜”张榜公布,并与爱心超市积分、评优树模、增星减星相挂钩,不断提升道德教育震慑力,不断凝聚群众精神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以基层党建赋能组织振兴。结合“一月一主题”全员大培训,分层级、分领域、多轮次培训全县党政干部540余人。谋深做实“基层党建全域提质年”活动,打造了59个省、市级村级党组织标准化示范村,储备了446名45岁以下村级后备力量,为34个村选配了1名大学生。持续推进“三联”工作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育“三联”工作机制样板村12个。推行“旗帜领航先锋行”主题行动,分领域制定工作方案,印发《加强“头雁工作室”建设实施方案》,明确3类12项具体措施,已打造“头雁工作室”3个,建成“红色驿站”8个,成立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链党委,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以筑巢引凤赋能人才振兴。建立“六大产业链”招商引资“资源清单、产业项目库、目标企业库和产业链人才库”“一单三库”,以产业项目引导“群雁”回归,搜集归雁创业优质项目122个,扶持大众创业52人,已实现劳动力县内转移就业1.35万人。开展春耕实用技术培训100余场次2000余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5期560人次。聚焦产业发展,成立6支产业技术服务分队,聘请专业技术人员38名,产业发展指导员147名,组织开展产业培训会、现场会600余场次,培训及入户指导1.5万余人次。
      以厚植本底赋能生态环境。持续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厚植生态本底。争取中央环保专项资金,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积极谋划5个行政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不断补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短板。充分发挥区域垃圾处理厂作用,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全面启动18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试点,建强基础设施,建好示范乡村,建优人居环境,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挖掘乡村振兴新潜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子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